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作文教学让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体验
【作者】 杨万春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朱家场镇洪家湾小学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典型评价为范例;以互评互改为主要形式,促使每个学生参与到评改实践活动中来;同时要展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关键词】作文教学;成功体验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很重要,在小学所有设置的学科当中作文是最能全面反映儿童综合人文素质的。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又很难。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厌作文。当教师布置作文后,大多数学生通常的做法就是到各类的作文刊物中去“拷贝”。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首要一点就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每个人都成功的体验而不是空洞地强调作文的重要或强迫学生去写,所以其中的关键是改变作文评价入手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说到评价,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一般是老师精批细改,甚至不放过一个错别字,标点符号。但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只是看看成绩,读读评语,很少主动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学生不但不知道该怎么写,还会害怕作文了。“这样一来,不是劳苦功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探求灵活多变的评改方式和方法,为每个孩子的自主评改创造机会和条件,促使他们都参与到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来,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每个人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成说,让评价活动成为每次作文写作的待续和发展。
一、 以典型评价为范例
使每个学生明白评价的标准,从而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例如四年级习作《写一次活动课》,不少学生对活动的过程写得不具体。针对这个问题,有的教师把典型的例子抄到黑板上,像打沙包,丢手帕,跳绳,踢毽子,拍皮球等等。把这些场面给学生作细致的介绍,请学生自已选择几件事例来写进自己的作文中。一名学生这样写到:“……操场上,活动的人可真多呀!有踢毽子的,拍皮球的,跳绳的、你看,六七个人围成一圈,你一脚我一脚踢毽子多有意思呀!每个人都得提高警惕,不要让飞舞的毽子毁在自己的脚上。这不证明了一个道理吗?团结的力量大呀!还有拍皮球的,每个人都那么认真,那么争先,谁也不服输!孙X拍二十下,王x拍四十下,王x累得满头大汗,拍多少?六十个。再看跳绳的,他们玩的是鱼贯式,一个接一个地跳,如果有谁稍不注意慢了一下,可就惨了!真是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啊!活动课既锻炼了身体,对提高了智力……”学生把活动的内容写得丰富只是给人感觉不像是在记叙一次活动课,而是在写自己的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进行了课堂评价,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同时告诉学生,记叙方应该以记事为主,活动的精彩是靠描写活动的过程来展示给读者的,不是靠自已主观评价如何热烈与精彩的。这样学生明确了修改作文的方向,也就会“改”出好作文来。
二、 以互评互改为主要形式,促进每个学生参与到评改实践活动中来
在整个评价活动中,要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无论是构思写作,还是评改交流都突出一个自主,尊重学生的判断权,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教师只做组织者与参与者。
1、 以自评自改为前提
每次写完作文,要留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认真读两并进行修改。讲评课上,要让他们读,自已给予评价,再认真体会教师批读的含义,然后根据已掌握的方法品味补教师肯定或未被教师发现自己觉得不错的好词好句,在自我欣赏中感受快乐。
2、 以互读、互评为中心环节
教师在作文评改活动中向学生提出“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做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做法是:学生完成作文后,不是当时收上来,而是让学生保留两天。要求学生主动给作文找读者,并且让读者留下评语。
3、 以教师评价为催化剂
教师为学生的习作评语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中间环节。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交流,做习作者的“灵魂导师”,写交心式评语,尽量进行面批。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对学生的哪怕一点闪光点也要大加赞赏。
三、 展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
每篇习作都是学生们的心爱之作,不管他写得怎样,作者总是希望它能“发表、有读者、有听众。”这种观众甚至重于最终老师给的成绩。所以教师把展示交流也作为作文评价的一项,一有机会就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念给大家听,然后再听听同学们的一两句评价。这种不可多得的成功体验。可能会拨亮孩子希望的火花,鼓足其前进的风帆。
我们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学生,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愿望一定会早日实现。
小学语文教学的作文很重要,在小学所有设置的学科当中作文是最能全面反映儿童综合人文素质的。然而,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又很难。大多数学生怕作文,厌作文。当教师布置作文后,大多数学生通常的做法就是到各类的作文刊物中去“拷贝”。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首要一点就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让每个人都成功的体验而不是空洞地强调作文的重要或强迫学生去写,所以其中的关键是改变作文评价入手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说到评价,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作文评价方式。一般是老师精批细改,甚至不放过一个错别字,标点符号。但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只是看看成绩,读读评语,很少主动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学生不但不知道该怎么写,还会害怕作文了。“这样一来,不是劳苦功不高?”要改变这种现状,关键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评价观,探求灵活多变的评改方式和方法,为每个孩子的自主评改创造机会和条件,促使他们都参与到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来,使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让每个人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成说,让评价活动成为每次作文写作的待续和发展。
一、 以典型评价为范例
使每个学生明白评价的标准,从而有针对性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例如四年级习作《写一次活动课》,不少学生对活动的过程写得不具体。针对这个问题,有的教师把典型的例子抄到黑板上,像打沙包,丢手帕,跳绳,踢毽子,拍皮球等等。把这些场面给学生作细致的介绍,请学生自已选择几件事例来写进自己的作文中。一名学生这样写到:“……操场上,活动的人可真多呀!有踢毽子的,拍皮球的,跳绳的、你看,六七个人围成一圈,你一脚我一脚踢毽子多有意思呀!每个人都得提高警惕,不要让飞舞的毽子毁在自己的脚上。这不证明了一个道理吗?团结的力量大呀!还有拍皮球的,每个人都那么认真,那么争先,谁也不服输!孙X拍二十下,王x拍四十下,王x累得满头大汗,拍多少?六十个。再看跳绳的,他们玩的是鱼贯式,一个接一个地跳,如果有谁稍不注意慢了一下,可就惨了!真是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啊!活动课既锻炼了身体,对提高了智力……”学生把活动的内容写得丰富只是给人感觉不像是在记叙一次活动课,而是在写自己的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进行了课堂评价,鼓励学生创新精神。同时告诉学生,记叙方应该以记事为主,活动的精彩是靠描写活动的过程来展示给读者的,不是靠自已主观评价如何热烈与精彩的。这样学生明确了修改作文的方向,也就会“改”出好作文来。
二、 以互评互改为主要形式,促进每个学生参与到评改实践活动中来
在整个评价活动中,要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无论是构思写作,还是评改交流都突出一个自主,尊重学生的判断权,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教师只做组织者与参与者。
1、 以自评自改为前提
每次写完作文,要留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认真读两并进行修改。讲评课上,要让他们读,自已给予评价,再认真体会教师批读的含义,然后根据已掌握的方法品味补教师肯定或未被教师发现自己觉得不错的好词好句,在自我欣赏中感受快乐。
2、 以互读、互评为中心环节
教师在作文评改活动中向学生提出“给自己的作文找读者”的做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做法是:学生完成作文后,不是当时收上来,而是让学生保留两天。要求学生主动给作文找读者,并且让读者留下评语。
3、 以教师评价为催化剂
教师为学生的习作评语正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中间环节。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的交流,做习作者的“灵魂导师”,写交心式评语,尽量进行面批。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对学生的哪怕一点闪光点也要大加赞赏。
三、 展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
每篇习作都是学生们的心爱之作,不管他写得怎样,作者总是希望它能“发表、有读者、有听众。”这种观众甚至重于最终老师给的成绩。所以教师把展示交流也作为作文评价的一项,一有机会就会让他们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念给大家听,然后再听听同学们的一两句评价。这种不可多得的成功体验。可能会拨亮孩子希望的火花,鼓足其前进的风帆。
我们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学生,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愿望一定会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