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自主互助”教学模式下学困生的转变

【作者】 黄明菊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直属小学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自主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困生从被忽略到被关注、从被轻视到被重视的质的改变!
【关键词】无助;关注;激励;自豪;优秀
【正文】 

  从教二十余年,“学困生”总是让人很头疼,课堂上没有时间关注他们,课后没有时间辅导他们,平时,课堂几乎成了优等生的天地,在以前的课堂上,优等生争相发言,学困生几乎没有说话的机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也没有时间去太多的关注学困生,长此以往,时间越久,这部分学生越没有回答问题的信心,更没有回答问题的习惯,对学习也越来越没有兴趣,越没有兴趣,学习就越来越差,学习越差就越不想学……。这样的恶性循环,学习怎么会好!
  其实,在学校,学困生是多么让人心疼和无助的群体,他基础不太好,学习差,在课堂上不被老师关注,课后不会写作业又被同学看不起,怕被同学老师笑话,不敢问老师,不敢问同学,在家父母能力有限,辅导不了,也许他们每天都在战战兢兢、提心吊胆中度过,怕老师批评、怕同学笑话、怕家长打骂,多么可怜的孩子,怎样才能改变这个现状,还学困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自从有了“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后,这个问题也许可以得到解决,“主动、互助”教学模式的宗旨就是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已经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研究交流的场所,学生通过彼此之间进行交谈、倾听,在分享想法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掌握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合作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在教学中,所有的评价以小组成绩为准,这样,优等生知道,只有自己一个人行,不是真的行,要全组成员都行,才是真的行,所以他会尽可能的去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也知道,自己不行,不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事,还关系到全组同学的荣誉,他也会尽可能的用心去学。这样的课堂有了学困生的一席之地!
  在分组时遵循优差搭配强弱互助原则,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搭配,评价机制也对学困生有很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我把每个小组的同学先编号,成绩差的编在最后,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给小组加2分,其余同学加1分。这样各小组都会尽量让学困生回答问题,怎样才能让他们多回答问题呢?首先在预习中,小组成员会认真督促他,如果有不懂的,小组成员会尽力的教会他,班上有两个学生,学习特别的差,学习习惯也很不好,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偶尔抽他们回答一次问题,站起来时你会发现他们一脸惊慌和不知所措,即使是最简单的问题,他们也会语无伦次,回答得前言不搭后语,同学经常答话他们。自从采用“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后,他们小组的同学会主动帮助他们,组长每天都会很认真的检查他的作业,记得学生在预习了两位数乘三位数后,我检查导学案时发现有好几个同学没有学会,其中也有这两个同学,第二天上课时我抽这其中的一个同学上黑板做这样的题,我本想等他出错后再纠正,没想到他居然会做,上去就做对了,我问他:“我昨天看了你都不会,今天怎么就会了呢?”他说:“昨天组长在检查的时候就教我了,我就会了!”看他说得一脸的自豪,我心里真高兴!其实这样的情况时常会发生的,在预习后上课前我发现不会的同学,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好多都会了,问其原因,有的说是父母教的,有的说是组长教的,有的说是组员教的,有的说是邻居教的,可见,只要你想学习,就会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让你学会,连学困生都会主动的去请教别人,这是人件多么令人欣喜的事啊!
  其次,在课堂上,学困生也会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他们再也不怕了,不怕会说错,因为他在预习时已经作好了准备,他们再也不怕同学笑话了,因为他觉得他是在为小组挣分,为小组争光,他们再也不自悲了、不胆怯了,他们变得自信了,积极了。在一次家长会中,我把以前平时经常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家长留下来问学生在家的情况,大家都说现在孩子比以前听话多了,自觉多了,回家不用家长喊就会主动做家庭作业,不会的也会问了,有的会问家长,家长不会的,他们会打电话问同学,问老师,还有的同学回家会和家长说他今天又给小组挣分了,他今天的作业又全对了……。看到家长说得那么开心、那么自豪,我也感到自己很有成就感哦!
  还有,在课堂上,组长教不会的,老师去教就会很好教了,也许,大家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有的学生你怎么教也教不会,如果让学生教了后老师再去教那就不一样了。记得在学习了画垂线后(画垂线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我让小组内互相检查,不会的教会,过了一会儿,有个小组长对我说:黄老师,我怎么教他都不会。“哦!是吗?那我来试试!”我问那个孩子:“我来教你好吗?你有信心学会吗?”那孩子说:“有”。我在教的过程中发现他学得很认真,我教给他方法后,再让他自己操作画两次,他就会了,可见,只要想学没有学不会的!可以看出,哪个同学不会,组内成员会想尽办法帮助他,长期下去,学困生会越来越少,这不是我们的教学一直想要达到的效果吗?
  “主动互助”教学模式,让学困生有了自信的沃土,有了自己的舞台,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他们不再是课堂上让人笑话的对象,而是能为小组争光添彩的不可缺少的成员,是这个集体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里,他们会越来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