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高效进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 莫玉单

【机构】 广西桂林市恭城中学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上好阅读课,就要了解阅读教学的目的,明确高中生因该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清楚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目的;阅读能力;心理特点;教学
【正文】 

  外语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以每节课的教学质量的好坏为基础的。而我们每个单元的阅读课,则是外语教学的重头戏,因为每篇文章里面,包含了每个单元要掌握的相当一部分生词,词组,语法以及科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们高中的英语试题中,仅阅读理解这一项就占了40分。因此,尽管我们的外语进行了新课改,但每个单元都少不了一篇精心挑选的文章。可见阅读教学是中学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现在新大纲要求高中生的阅读量为六十万单词,要达到这一能力,英语教师必须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课教学的方法,教会学生正确阅读。然而,长久以来,受语法教学、翻译教学的影响,阅读课成了一个辨认文字符号,对词、句进行语法分析和字面解释的枯燥乏味的过程,把阅读课上成了生词课,语法课。久而久之,其结果必然是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笔者在数年的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同事们抱怨说,自己越教越不会教,学生越学越不想学了。有这种感慨的教师,或许恰恰就是把阅读教学当成了分析生词、词组、语法和重点句型的手段,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久而久之教师没有了教学激情,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教师就越教越不会教,学生越学越不想学了。这本身也与阅读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本末倒置。那么怎么做才能上好阅读课呢?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的
  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外语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了解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培养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与文化素养密切相关。外语对我们而言是跨文化交际。要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外语,光掌握其单词、语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读者面对的读物是用他所不熟悉的语言写的,而该语言又与他所不熟悉的文化微妙的联系在一起。” 而且“理解课文的能力不仅取决于读者的语言知识,还取决于他或她的一般常识,以及在阅读的思维过程中这些常识在多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所以,要真正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在掌握语言知识结构的同时,还得多懂一些说英语国家尤其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交习俗、政治宗教、思想文化,生活经验及科普知识等,以便在阅读中正确的理解文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只有正确理解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们才能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们能够最大程度的吸收所学知识,并学以致用。
  二、明确高中生应具备怎样的阅读能力
  了解阅读教学的目的之后,我们还要明确高中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阅读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这样描述的:
  1.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
  2.学生应能理解段落中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
  4.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
  5.能读懂常见题材的阅读材料;
  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
  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字以上。
  三、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才能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效率。高中生具有以下特点: 
  1. 不平衡性。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与行为。
  3.自主性。他们自信而自尊,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才能。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自己的主张。他们已不满足父母、教师的讲解,或者书上的现成结论,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要求有事实的证明和逻辑的说服力。
  4.进取性。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们对未来满怀希望、乐于开拓。
  5.闭锁性。高中生不像儿童期那样,经常向成年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又常常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找“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对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秘密。
  高中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群体。对事对物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不会轻信他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认同。高中学生的兴趣更加广阔。不但对文艺性的材料感到兴趣,而且对理论性的材料也感到兴趣;同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明显的选择性。他们对某一门学科的兴趣,一方面与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深入程度有关,另方面也与他们选择未来生活道路的志愿有关。如果教师能够积极地加以引导,高中学生常常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科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并且能够自觉地通过课外阅读,刻苦自学,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还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才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就要把握好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充分利用之。在日常教学中,不能以“专家”和“老古董”的形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而要用一些时尚的话题、他们感兴趣的流行歌曲导入、贯穿课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才是主体,教师要给与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四、充分备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一)阅读前善于导入
  1.善用“warming-up”,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和自然背景,特别是我国国情不同于西方国家历史、地理和风俗人情。在阅读前即“pre-reading”时先进行相关的文化和背景介绍。可以运用的方法有:图片导入法,视听导入法,背景导入法,话题导入法,提问式导入法等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们做好预习工作。
  2.要善于引导学生就标题、插图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和心理。
  (二)阅读中善于提出明确的目标
  教师可运用一些阅读技巧,提出相应的问题,把学生迅速带人问题情境中去,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提高运用有价值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跳读: 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2.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联系,帮助深化理解。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3.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这也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但是若遇到了关键的词句且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则要提倡学生使用手中的工具书,自行查阅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4.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 概括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设计一些有难有易的问题,让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回答正确的可为自己所在的组赢得一分。在讲解文章中的生词,重点句型和语法知识时,也可请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让知道答案的学生来回答。能够提出问题的和能够回答出学生的提问的,都得分,教师只作一些补充说明。这样不但在课堂上能紧紧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使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增强,摆脱了教师一言堂,学生只作笔记被牵着鼻子走的枯燥的教学模式。
  (三)阅读后善于表达
  1.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而不是复述课文;不要纠正学生的语音、语法错误,哪怕比较严重;
  2.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猜测情况,既然是猜,能沾边达意就行,不要对其用法作过多的分析;
  3.帮助分析长句和难句。长句和难句中包含较多的从句和较复杂的语法结构,是理解中的难点,我们要结合语法教学,通过分析句子结构对新出现的语法现象进行详细地说明,对英语中一些固定的句型和习惯搭配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思维,进行整体理解,不断章取义,帮助学生搬开这些阅读中的绊脚石。
  4.语言运用。复述是有效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对学生提高理解能力特别重要。(四)平时培养自学能力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是教不完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具备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还要教会他们自己独立学习的习惯。平时注意选取一些趣味性的读物(如小说、故事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作为学生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取更高层次的智力兴趣,渴望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自己的思维来满足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为此,我们应不断的来引导他们去学习、思考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是完成从“知识向能力过度“进行转化的实战,它不仅是常规教学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高考的重头戏,所以要狠抓长抓,只有这样,英语教学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教学方法与艺术案例全书》中学生外语教学篇
  [2]《怎样上好英语阅读课》 作者:孙迪  《中学生英语》  2009年2月
  [3]《浅谈怎样上好英语阅读课》作者:舒元榜 《英语阅读教学》 2010年 5月 
  [4]《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作者:赵士成  《高中生》 2009年 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