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论汉字书写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 黄 莉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金钟第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汉字书写水平是中国人语文素养有机结构的必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历史变迁,由新科技带来的文化传播手段的更新使得人们对书写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使汉字书写的实际使用范围缩减,这一变化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诸多影响之中,不得不引起警惕的就是汉字书写水平的下降。这在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身上已经表现得尤为明显。我们有必要重视语文教育过程中与汉字书写相关的各个环节,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提高。就汉字书写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现状看,提升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势在必行。在此,我认为汉字书写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个重要性应引起重视。
一、写字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
识字、写字是儿童由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儿童不认识或不会写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阅读和写作,也会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难以形成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达到3500字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就可以比较顺利地阅读和写作,这不仅是继续学习语文,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要手段。
二、识字、写字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活动对大脑两半球均有一定的“刺激效应”,尤其右脑。这是因为汉字字形有图像特征,书法运作的信息直接在右脑进行处理,而呈现右脑活动加强之势,称之为“书法优化效应”。 学生写字靠手指的触觉把握的运力,手指的触觉灵敏度很高,管辖手指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功能区域面积很大,手指经常活动,能促进大脑发展,增强脑的活动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把写字和记忆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写字训练能把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能的效果。
三、写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写字的过程,是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味的过程。学生随着“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而逐步提高文化品味。在写字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汉字知识和把握汉字形体、结构、笔画的特点,认识和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的文字从原始象形文字开始,经过书体演变而发展至今,其本身就是我国的文明史、文化史,所以进行写字教学无疑就是进行文化教育。从长远来看,写字教学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是大有裨益的。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已经使用了五千多年,由周秦以前起,经汉、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在文化传承上居功甚伟,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自从清代后期河南殷墟发现甲骨文字起,又把汉字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逐渐的由甲骨、钟、鼎、石鼓、大篆、小篆、隶、楷、行、草延续至今,不可替代地起着文化传承的作用。 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形成了草隶篆行、印刷美术等多种形体, 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观赏价值, 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华夏子孙理应永远维护汉字汉语的辉煌与权威,否则, 就愧对祖先和后人了。
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身心素质培养,审美教育。写字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素质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在写字教学中有所体现。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字之一。进行写字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汉字的习惯,把汉字写得好,合乎规范,写得美观,写得快,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热切希望学生在写字课上能真正学到东西,并能规范、正确、整洁地书写汉字。也殷切希望现代国民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进而激发国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激发国人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和强烈愿望,人人都能写一手好字。
一、写字是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
识字、写字是儿童由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桥梁。儿童不认识或不会写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阅读和写作,也会影响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难以形成语文素养。对于小学生来说,达到3500字左右的常用汉字,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就可以比较顺利地阅读和写作,这不仅是继续学习语文,培养语文素养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学习和掌握其他学科知识的必要手段。
二、识字、写字是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活动对大脑两半球均有一定的“刺激效应”,尤其右脑。这是因为汉字字形有图像特征,书法运作的信息直接在右脑进行处理,而呈现右脑活动加强之势,称之为“书法优化效应”。 学生写字靠手指的触觉把握的运力,手指的触觉灵敏度很高,管辖手指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功能区域面积很大,手指经常活动,能促进大脑发展,增强脑的活动能力。
在写字教学中,教师把写字和记忆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写字训练能把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开发学生智能的效果。
三、写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写字的过程,是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味的过程。学生随着“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学习写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而逐步提高文化品味。在写字教学中,让学生了解一些汉字知识和把握汉字形体、结构、笔画的特点,认识和体会汉字的形体美,就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
我国的文字从原始象形文字开始,经过书体演变而发展至今,其本身就是我国的文明史、文化史,所以进行写字教学无疑就是进行文化教育。从长远来看,写字教学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都是大有裨益的。
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已经使用了五千多年,由周秦以前起,经汉、唐、宋、元、明、清到现代,在文化传承上居功甚伟,随着历史的发展,汉字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自从清代后期河南殷墟发现甲骨文字起,又把汉字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逐渐的由甲骨、钟、鼎、石鼓、大篆、小篆、隶、楷、行、草延续至今,不可替代地起着文化传承的作用。 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形成了草隶篆行、印刷美术等多种形体, 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美学观赏价值, 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华夏子孙理应永远维护汉字汉语的辉煌与权威,否则, 就愧对祖先和后人了。
五、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途径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身心素质培养,审美教育。写字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素质教育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在写字教学中有所体现。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文字之一。进行写字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汉字的习惯,把汉字写得好,合乎规范,写得美观,写得快,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热切希望学生在写字课上能真正学到东西,并能规范、正确、整洁地书写汉字。也殷切希望现代国民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进而激发国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和激发国人主动识字、写字的兴趣和强烈愿望,人人都能写一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