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作者】 何海鸥

【机构】 中国石油广安希望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推进体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体育课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师生互动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充分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体育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体、具有个体差异、各具发展潜能和动态发展”的学生观。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努力克服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的影响;要尊重学生,树立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意识;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因学生的体育基础差、学习成绩不好、班级地位低等因素而影响师生互动,也不因学生性别、智力、家庭背景、人格类型而影响师生互动;必须看到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性,用友爱、宽容、热忱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同时,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现实地位和主体性特征,就是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参与,这也是我们所期望的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事实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局面的观念前提。尤其是高校教师,近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课程标准》即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成果,对基础教育课程教师的培训途径更明确,绝大部分体育教师接受了新的课程理念,正在逐步确立起新的学生观。而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近年来却相对滞后,体育教师仍囿于原有的教学理念,亟需转变。
  二、体育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意识”
  教师的课堂角色体现于教师的课堂行为之中。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建立起“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意识。而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体育教师既要保持必要的权威,更要以一种伙伴的态度关照学生。体育教师必须清楚地知道,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执行课程计划,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使体育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如果体育教师仍然把自己看作是权威、中心,以长者的身份自居,要求学生绝对地服从自己而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向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是不可能构建师生互动关系的。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相对于中学生,大学生时期的个体身心发展已趋于成熟,了解和关心自己的成长、自我评价日趋成熟、尊严感及自尊心强烈、人生观逐渐形成,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理论性、具有更大的组织性及深刻性、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情绪体验强烈两极性突出、情绪的时间延续性更长、情绪和情感内容更加丰富,以“绝对权威”形象出现的体育教师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
  三、正确把握教师期待
  罗森塔尔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被期望的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态度反过来又影响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又会加强对学生的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存在互动的。体育教师的期望通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方式不同和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间的言语和非言语传递,使学生获得或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就会按体育教师的期望采取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朝着体育教师期望的方向变化。
  体育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应正确认识不同学生期望心理水平的差异,尊重所有学生的心理需要,合理满足学生的各种期待心理,并根据学生自身的期望水平,对每位学生抱有相应的期待,从而提高学生的期望水平。此外,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信任会引起学生神奇而微妙的心理效应,给学生带来最初的拼搏冲动。但是,此后如果没有教师持续不断的推动,学生最初的冲动就会渐渐消退,甚至对自己的发展潜力产生深深的怀疑。“期待”其实是一个以教师的信念唤起学生的自我信念、以教师的持久不断的努力激发学生不断努力的过程。体育教师还应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理解教师对他的期待,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将教师外在的激励、期待转化成学生内在的向上动力。尤其是对中学生而言,体育教师应利用这种“期望效应”,发挥其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过程,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同时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给予师生互动足够的重视。对于体育教师加强他们对互动活动的理解,让课堂互动形式不再单一死板,更加注重师生间的情趣互动,转换教师角色,建立起“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意识,在互动过程中营造出轻松,主动的学习氛围,以达到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课堂内容的目的。对于学生要加强互动意识,经常进行鼓励、表扬,以调动其互动积极性,使他们明白体育互动只为让他们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并鼓舞他们秉持平等的态度在师生,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消除心理压力障碍等。最后就是能加强师生的双向互动,教师秉着尊重学生人格的教学理性区别对待和分类指导学生,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相应地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