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分层异步、自主合作”的实效性
【作者】 梁凤芹
【机构】 山东省莱芜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面对一班自己很陌生而且又和以前教过的学生不一个阶段的学生,我感到了一丝茫然,觉得手足无措,无从下手,经过几天的了解,我知道了我接手的这个班有些特殊:有父母离异,导致孩子坏毛病一大堆的;有底子薄,成绩难提升的;有脑子聪明却很少听讲并从不做作业的;有讨厌学数学的,还有成绩虽好但是是老师硬逼着学的等等。了解到这些情况,我有些退缩,但经过反复思考,我鼓起勇气,不能气馁,我要让这个班的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激发兴趣最重要。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即使成天做数学题,也不能提升他的数学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老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这一细节,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重课堂教学艺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记着我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首先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读了《题西林壁》的古诗,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这首诗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横看、侧看、近看、身处山中看)。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不同方向看》。显然学生非常感兴趣,怎么数学课还要我们学习古诗呢?他们的小脸红红的,眼中充满了探求知识寻找答案的好奇。除了运用这种方法,我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也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爱学习了。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我把全班分成八组,各组里都有A生、B生、C生,在学习时,可根据不同问题提问不同学生,让他们最大限度的掌握属于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最基础性的问题,像定义、可直接求出面积的题可让C生回答,知道面积求高或底的题目可让B生回答,拓展性的题目可让A生回答,只要回答正确,就给本组加分,每月累计前三名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C生能够积极回答出中、难度的题目可多加一分,这样多数学生在得到满足的同时还有向更高难度题目挑战的欲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熟悉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通过以上实践,我感觉效果很明显。
三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变传统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合作性目标结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变个人之间的竞争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实际上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选择、判断的过程。
记得在一节数学课上,我们学习完第一章的内容后,配套练习册上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长方体,长是5厘米和宽是4厘米,高是8厘米,要制作这样一个长方体要用多少厘米的纸?”学生读完题目后,感觉这是在小学学习的内容非常简单,都迫不及待的举手要回答,有的同学甚至都说出:“不就是两个底面积加四个侧面积吗”“好像有些同学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可是对不对呢?这道题回答对的小组多加一分,但是错了要多减一分,刚才说出答案来的三组你们确定吗,如果确定你们可以回答。”我这样一说,他们有些犹豫了。“好,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各个小组可以讨论,三分钟后各个小组说出答案并讲解为什么,所以在讨论的时候要各抒己见,出现错误的同学,小组长要及时给予更正并讲解清楚。”同学们听我这么一说,兴趣来了,因为各个小组努力一节课有时候还得不到一分,听到我说多加一分都高兴的热烈讨论起来,看!三组的一凡“我说的没有错啊,长方体有四个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啊。”“我们认真算算答案有没有错误。”艳艳接着说,“没有,我们应该在认真看看题目。”组长发话了。“呀!长和宽的长度不一样啊,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四个侧面积不一样大啊!”小苗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吆喝着说,全班都喊“对”。我装作没听见,说:“好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坚持原来的答案?”“不是,应该是两个底面积加前后的面积再加左右的面积。”七组的晶晶终于沉不住气了,大声回答到。我故意开玩笑的说“你回答的很正确,但是没有举手就回答,是抢答应该扣掉一分。”“哈哈哈……”学生都笑了,笑容里洋溢着他们经过讨论发现问题并解答问题后的自豪。
通过努力,这个班有坏毛病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交往并爱学习了,底子薄的进了很大一步,不听讲和不做作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了,全班同学都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这些我感到了一丝欣慰,但不能骄傲,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新课标》,增强自身素质,认真研究教材,多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发现并及时实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好方法,相信我和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越来越好,也相信整个班级也一定会更加美好!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激发兴趣最重要。一个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即使成天做数学题,也不能提升他的数学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力。老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这一细节,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重课堂教学艺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记着我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一课时,首先请一名学生有感情的读了《题西林壁》的古诗,让苏东坡的一首《题西林壁》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再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数学知识。这首诗教会了我们怎样观察物体(横看、侧看、近看、身处山中看)。这也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不同方向看》。显然学生非常感兴趣,怎么数学课还要我们学习古诗呢?他们的小脸红红的,眼中充满了探求知识寻找答案的好奇。除了运用这种方法,我还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也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爱学习了。
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的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我把全班分成八组,各组里都有A生、B生、C生,在学习时,可根据不同问题提问不同学生,让他们最大限度的掌握属于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的问题,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时,最基础性的问题,像定义、可直接求出面积的题可让C生回答,知道面积求高或底的题目可让B生回答,拓展性的题目可让A生回答,只要回答正确,就给本组加分,每月累计前三名的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果C生能够积极回答出中、难度的题目可多加一分,这样多数学生在得到满足的同时还有向更高难度题目挑战的欲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所谓分层教学,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熟悉能力、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选择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通过以上实践,我感觉效果很明显。
三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分组合作尝试学习变传统的竞争型目标结构为合作性目标结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变个人之间的竞争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目标定向,“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乐于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实际上相互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重新选择、判断的过程。
记得在一节数学课上,我们学习完第一章的内容后,配套练习册上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长方体,长是5厘米和宽是4厘米,高是8厘米,要制作这样一个长方体要用多少厘米的纸?”学生读完题目后,感觉这是在小学学习的内容非常简单,都迫不及待的举手要回答,有的同学甚至都说出:“不就是两个底面积加四个侧面积吗”“好像有些同学已经把答案说出来了,可是对不对呢?这道题回答对的小组多加一分,但是错了要多减一分,刚才说出答案来的三组你们确定吗,如果确定你们可以回答。”我这样一说,他们有些犹豫了。“好,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各个小组可以讨论,三分钟后各个小组说出答案并讲解为什么,所以在讨论的时候要各抒己见,出现错误的同学,小组长要及时给予更正并讲解清楚。”同学们听我这么一说,兴趣来了,因为各个小组努力一节课有时候还得不到一分,听到我说多加一分都高兴的热烈讨论起来,看!三组的一凡“我说的没有错啊,长方体有四个侧面积和两个底面积啊。”“我们认真算算答案有没有错误。”艳艳接着说,“没有,我们应该在认真看看题目。”组长发话了。“呀!长和宽的长度不一样啊,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四个侧面积不一样大啊!”小苗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吆喝着说,全班都喊“对”。我装作没听见,说:“好了,看来同学们还是坚持原来的答案?”“不是,应该是两个底面积加前后的面积再加左右的面积。”七组的晶晶终于沉不住气了,大声回答到。我故意开玩笑的说“你回答的很正确,但是没有举手就回答,是抢答应该扣掉一分。”“哈哈哈……”学生都笑了,笑容里洋溢着他们经过讨论发现问题并解答问题后的自豪。
通过努力,这个班有坏毛病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交往并爱学习了,底子薄的进了很大一步,不听讲和不做作业的学生几乎没有了,全班同学都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到这些我感到了一丝欣慰,但不能骄傲,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新课标》,增强自身素质,认真研究教材,多向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发现并及时实践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好方法,相信我和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越来越好,也相信整个班级也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