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给予留守儿童一片爱的绿洲

【作者】 白志琼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塘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当今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人员愈来愈多。一外出就是一年半载,甚至几年几载,让孩子信奉“不挣钱就没饭吃”、“不挣钱就没衣穿”等的理念,而留在家中的是老弱病残的父母与年幼无知的孩子。家中孩子无人管理,无人教育,思想涣散,生活庸懒,学习拖沓,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班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如何给予留守儿童一片爱的绿洲,多年教育的摸爬滚打,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一、爱的教育
  留守儿童缺乏的是爱的滋润,爱的陪伴,爱的萦绕。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方向;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她(他)们到学校来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青睐。作为班主任,在班级中应大量营造爱的氛围,如拉拉她们的手,拍拍她们的肩,陪她们做游戏,为她(他)们梳理凌乱的头发,为她们整理书包,给她们信任鼓励的眼光。我班留守儿童唐小飞,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监护人爷爷六十几岁,隔代教育,无法沟通,造成学习懒散,网瘾特别大,一泡吧就是几天几夜,像是中毒极深的人,爷爷根本奈何不了他。我找他在办公室促膝谈心,陪他上下学,上课抽他答问,下课与他玩耍,中午与他一起用餐,用和善的眼神鼓励他,在爱的教育下,融化了他那颗冰冷的心灵,慢慢戒掉了网瘾,变得阳光自信,踏上了正常学习的轨道。
  二、学校和谐教育
  我的班主任手册上登记了留守儿童的所有信息,学生手中也有我的联系方式与家庭住址,便于学校定时联系,大致做到每个留守儿童每月与家长视频一次,让家长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意。浓浓的亲情,相思的苦楚,爱的依恋,都浓缩在那小小的视频里,老师每月与监护人电话联系一次,述说孩子的近况,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家访,到孩子生活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所有的留守儿童既与父母建立了沟通的平台,老师对监护人取得了适时的联系,双管齐下,何乐而不为呢?
  三、正面引导教育
  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无人知晓她(他)们心中的所思所想,因此脾气暴躁,性格压抑、孤僻,一触社会火山爆发,伤及无辜,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做正面的引导教育。“春风化雨,润物细物”。利用每周的思想品德课给他们讲解有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看视频,写心得,随时做到有法可依。鼓励他们多参加积极健康的有益的课外活动。如这次举办的中小学师生艺术节,许文安就担任了节目主持人,受到师生的好评,杜志鑫、周虹伶分别参加了男排和女排的角逐,获得殊荣。
  班主任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务必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用爱心耐心感化他(她)们;用真心责任心浇灌她(他)们;用火红的心点燃他(她)们;为他(她)们构筑一片爱的绿洲,温馨,甜美,让留守儿童的明天更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