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方法新探
【作者】 刘洪霞
【机构】 贵州省福泉市福泉中学
【摘要】电磁现象是自然界存在着的一类极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学物理教材中,电磁学的知识也占了很大的篇幅,而且涉及到了电磁理论的众多领域。电磁学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充分掌握电磁学的相关知识是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必须解决的问题。【关键词】高中物理;电磁学;有效引导;教学策略;实践探析
【正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高科技研究中充分使用,电磁现象和电磁技术分布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电磁学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学占据很大的篇章,而且其涉及领域非常广阔。在高中新课标改革要求下,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除教授学生系统的电磁学理论知识外,还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电磁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一、分析高中物理电磁学的整体教学结构
从电磁学教材整体结构分析,教材是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和它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和磁两大部分的学习,虽然教材教电磁学的学习分为“电”现象和“磁”现象,但是其实二者是一体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针对整本教材,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用物理思维分析问题,做到物理场景的假设;其次,教师应该继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思维对电磁学知识全面的掌握和理解;最后,还应强化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达到顺利解决物理问题。从电磁学本身的特点分析,基于高中物理力、运动和功这三大点贯穿整本课程,而电磁学的主要内容是由场和路这两部分组成,以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该抓住场和路这两方面,做到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把握基本规律,尤其是在做题的时候要认真分析题目,理清楚题目中所提到的运动形式和物理过程之间的联系,从力的角度和能的角度对物体全面分析把握。一般从力的角度分析时,学生应该考虑到整个受力情况,再结合物理过程的变化;从能的角度分析,学生需要考虑的是在整个物理过程中能量守恒是如何体现的,它们之间具体又是如何进行能量转化。让学生在电磁学本身抽象的特点上还能掌握能量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不会凭空增加或者消失,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二、培养学生对电磁学的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对学习如此重要,这便要求教师在对电磁学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培养学生对电磁学的学习兴趣。有兴趣固然好,如果没有,为了学好电磁学也应该培养学生兴趣。而所谓的学问,则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忘记思考提问,从而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故此才称之为学问。根据这一定义,教师在上课前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对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等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听讲,并且积极提高课堂参与度。当然激发学生对电磁学学习的方法不止这一点,在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下,教师应该利用快捷方便的计算机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由于网络媒体信息量大,查询方便、快捷等优点,这对学生在电磁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让学生在线观看视频,以一种更为直观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从而在大脑里搭建出完整的物理过程。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直观地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首先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对这一实验有所了解,继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这一实验的演示;利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在学生自己实验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加之,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的引导和鼓励,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作业或者任务,利用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一些有趣的制作,比如上完电阻定律这节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制滑动变阻器;在上完交流电一章后,可以开展以此相关的手工制作,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制电风扇等一些生活上简单实用的物品,之后进行课堂展示,共同打分,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表现和分享,是对学生自身及这门课程学习成果的肯定。
三、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的传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方法和技巧的传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利用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即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在电磁学教学上把握其特点将其充分使用。科学性,让学生以仰望的视角对这门学科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学习电磁学时将电磁学的发展及应用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自豪,达到知道它的神奇奥秘,进而想继续了解的效果。趣味性,即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乐趣。而课程本身就有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只需要选取典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实践性,是以演示实验进行阐述的,教师可以尽量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自身则只需进行引导便可,这也是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把握好物理学科本身特点的同时将其很好地利用到学习能力培养中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学习兴趣,掌握了所学物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改革创新的求知态度。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形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电磁学作为一门理论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岳.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研究[J].中学物理,2014(02).
[2]郭翌山.基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J].山西教育,2015(10).
[3]马新强.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及教法探索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0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磁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和高科技研究中充分使用,电磁现象和电磁技术分布于社会和生活的各个方面。电磁学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学占据很大的篇章,而且其涉及领域非常广阔。在高中新课标改革要求下,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除教授学生系统的电磁学理论知识外,还要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电磁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一、分析高中物理电磁学的整体教学结构
从电磁学教材整体结构分析,教材是研究电磁现象的规律和它的应用。主要包括电和磁两大部分的学习,虽然教材教电磁学的学习分为“电”现象和“磁”现象,但是其实二者是一体的,紧密相连,不可分割。针对整本教材,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用物理思维分析问题,做到物理场景的假设;其次,教师应该继续引导学生利用物理思维对电磁学知识全面的掌握和理解;最后,还应强化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达到顺利解决物理问题。从电磁学本身的特点分析,基于高中物理力、运动和功这三大点贯穿整本课程,而电磁学的主要内容是由场和路这两部分组成,以此教师在教授的时候,应该抓住场和路这两方面,做到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把握基本规律,尤其是在做题的时候要认真分析题目,理清楚题目中所提到的运动形式和物理过程之间的联系,从力的角度和能的角度对物体全面分析把握。一般从力的角度分析时,学生应该考虑到整个受力情况,再结合物理过程的变化;从能的角度分析,学生需要考虑的是在整个物理过程中能量守恒是如何体现的,它们之间具体又是如何进行能量转化。让学生在电磁学本身抽象的特点上还能掌握能量是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不会凭空增加或者消失,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二、培养学生对电磁学的兴趣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对学习如此重要,这便要求教师在对电磁学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培养学生对电磁学的学习兴趣。有兴趣固然好,如果没有,为了学好电磁学也应该培养学生兴趣。而所谓的学问,则是要求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忘记思考提问,从而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故此才称之为学问。根据这一定义,教师在上课前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对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等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听讲,并且积极提高课堂参与度。当然激发学生对电磁学学习的方法不止这一点,在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下,教师应该利用快捷方便的计算机新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由于网络媒体信息量大,查询方便、快捷等优点,这对学生在电磁学习中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让学生在线观看视频,以一种更为直观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从而在大脑里搭建出完整的物理过程。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直观地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授。首先可以通过视频,让学生对这一实验有所了解,继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这一实验的演示;利用演示实验的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在学生自己实验过程中,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加之,教师在学生实验过程的引导和鼓励,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一些有意义的作业或者任务,利用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一些有趣的制作,比如上完电阻定律这节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制滑动变阻器;在上完交流电一章后,可以开展以此相关的手工制作,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制电风扇等一些生活上简单实用的物品,之后进行课堂展示,共同打分,评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这样的做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表现和分享,是对学生自身及这门课程学习成果的肯定。
三、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的传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方法和技巧的传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利用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即科学性、趣味性、实践性等特点,在电磁学教学上把握其特点将其充分使用。科学性,让学生以仰望的视角对这门学科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学习电磁学时将电磁学的发展及应用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从思想上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自豪,达到知道它的神奇奥秘,进而想继续了解的效果。趣味性,即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乐趣。而课程本身就有趣味性的特点,教师只需要选取典型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实践性,是以演示实验进行阐述的,教师可以尽量鼓励学生动手实验,自身则只需进行引导便可,这也是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教师在把握好物理学科本身特点的同时将其很好地利用到学习能力培养中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下,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学习兴趣,掌握了所学物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改革创新的求知态度。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形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电磁学作为一门理论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岳.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渐进培养研究[J].中学物理,2014(02).
[2]郭翌山.基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探析[J].山西教育,2015(10).
[3]马新强.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及教法探索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