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导学案和电子白板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配合使用

【作者】 牛小东

【机构】 新疆巴州和静县高级中学

【摘要】在课堂改革中,以导学案为主要教学手法的教学模式能实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程理念,成为各校课改模式的主要手段。而郑州地区安装的电子白板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课堂互动的表现形式和互联网同步技术,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在课堂上,导学案和电子白板如何配合使用是目前争论的热点。无论什么样的教学工具都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唯有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才能实现导学案和电子白板的优化配合使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介绍了导学案和电子白板配合使用时的一些准备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课堂改革;导学案;电子白板;教学效率
【正文】 
  在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号召下,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先后涌现出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课改的榜样。我省各地不甘落后,积极向课改名校学习,探索出了道德课堂、绿色生态课堂等先进的课堂改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改革中,以导学案为主要教学手法的教学模式彻底改变了老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导学案成为各校进行课改的首选载体。
  在教育领域,中央为均衡各地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了,成立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即“基教联盟”)。基教联盟主要以交互式课堂教学、远程直播等方式展开,实现资源共建共享。郑州地区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在2011年对各中小学各级各班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白板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为一身,同时也具备黑板、粉笔、板擦“三位一体”的功能。由它引发了对陈旧教学模式的革命性改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加深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电子白板以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课堂互动的表现形式和互联网同步技术,更是为课堂增光填彩,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何有效使用电子白板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各校教师一方面积极参加电子白板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另一方面教师热火朝天地集体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使用。
  这样,在教学的课堂上既使用导学案的同时又使用电子白板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会出现:会出现使用了电子白板课件,用不上导学案;用上了导学案,课件来不及展示或未充分展示的情况。老师们不禁问:“导学案和电子白板是不是不能同时用?”有些老师甚至在贴吧上抱怨“让老师又是做电子白板课件,又是出导学案。到底让我们上课用什么?”
  实际上,如果老师把握好的话,导学案和电子白板配合使用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经过多次的使用、摸索和观察发现,要想把握好两者的配合使用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根据导学案和电子白板的特点,使两者相互照应,各显所长
  就是说,教师要对课堂上分别使用导学案和电子白板的各自长处和不足之处了明于心,再根据导学案和多媒体的各自优缺点,两者配合使用时做到扬长避短。
  2、从学生和教学实际出发,两者使用要有所侧重
  在课堂上, 电子白板以其功能多样、形象生动、动静适宜、声情并貌的特点受到师生的喜欢,但它任然是为人服务的,它可以辅助教学活动而不能主导教学活动,教师一定不能为了热闹课堂气氛而让电子白板当课堂的导演,哪儿有趣往哪儿走。而导学案是文字内容占主要,抽象而不生动,对于学生感性认识是不利,也就是对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不利的。这样根据两者的优点并紧紧围绕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出发,课堂上两者同时使用时,根据情况要有所侧重。
  结合本人使用导学案和电子白板时,在课前、课堂上的准备和使用情况谈谈具体操作方法:
  一、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教学策略
  对教师来说,课堂就是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实施。我省的道德课堂、绿色生态课堂等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可发展性。但是不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只要能在课堂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是符合新课改精神的好模式。因此,新课改倡导以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教学模式,但也不排斥优秀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能从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最明显的变化是,教材的变化很大。其中,高中生物教材加大了生物常用科学方法和思想的培养、生物科技的发展状况、学生的活动和动手实验等内容,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又关注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要求上的明显变化——科学知识内容的数量上减少了,但以学生探究和活动的方式学习科学方法,体验科学过程,学会理性思考人类活动及社会责任的要求增加了。
  教学模式是教师和学生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工具、环境)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途径、方式等,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生物课堂上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自学辅导法等。课堂上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是课前备课的核心,也是高效课堂的保证。而选择正确课堂教学方法,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归宿。它为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实施规定了方向,也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2.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管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大胆质疑的创新精神。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能力。
  3.开放性原则
  打破传统的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开放意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使生物教学走向社会,走近生活,走进生产实践。同时又从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一些与高中生物教学相联系的问题来促进生物教学。真正做到把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培养学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
  4. 面向全体原则
  新课标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有较大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条件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推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
  5直观性原则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内容很难用教师的语言说清楚,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中,一堂课的教学不可能仅仅使用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教学条件及教师自身的素质等因素,对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并进行选择和组合,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在使用导学案和电子白板时有所侧重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知识的输出方面上,还要对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进行研究,尤其是课堂反馈方面。新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新课改的课堂关键在于老师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怎样实现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呢?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是否真正地把握好这堂课的学习反馈才是关键,也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
  课堂上通过观察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情绪反应,适当调整导学案和电子白板的使用分量。如果学生的表情是积极的,情绪是高涨的,能跟上教学的节奏,可以适当的侧重于导学案,通过做导学案上的精选题,及时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升华。如果学生的表情是疑容满面,注意力分散,课堂秩序不佳等,则根据情绪反馈回来的信息改变教学方法,减轻教学难度,适当侧重于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先通过简单问题的答问方法,将学生情绪拉过来,再利用电子白板上的视频或动画将知识点直观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总而言之,一切教学工具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只有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才能把握好导学练和电子白板的配合使用。正如著名的媒体技术专家克拉克说的那样:“是教学设计,而不是用来传递教学的媒体,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导学练和电子白板的使用也不例外。导学练和电子白板都是可以让师生受益的课堂教学工具,我相信:教师如果能把握好导学练和电子白板的配合使用,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具生命活力,从而显著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的智慧》林崇德开明出版社
  [3]郝海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考试周刊》 2012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