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教学中合作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齐伟杰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

【摘要】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存在着多种问题,其中包括合作流于形式、参与不平衡及对资源的使用不当等三个方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教学;合作探究;对策
【正文】 

  合作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师生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师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对等交流的平台,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从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两个角度来进一步研究此种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具有许多优越性,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以乌鲁木齐市第十中学初二5班学生学习人教版初二思想品德第五课《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为例,谈谈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1学生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在此次教学实验过程中,当教师展示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及小组任务后,在讨论过程中,有些学生只是简单讨论几句就草草收场;有些学生只是在一旁独自学习,并没有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有些学生虽然在一起讨论,但讨论的话题和主题无关。在笔者课后总结调查中,共有21位同学(男生9位,女生12位)表示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占总数的37.5%。
  1.2学生参与不均衡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并不均衡,在小组合作交流中,“优等生”或性格较外向的学生参与度高,他们抢先发言争着表现,合作讨论成了他们展示风采的舞台,而另外一部分同学则默默地坐着或“袖手旁观”或“坐享其成”,很少参与或根本没参与到讨论中来。据课后的调查表明,29位同学(占总数的51.8%)表示失去了表达的机会。
  1.3网络资源使用不当
  在对本课教学开展前两天,笔者就对学生布置了相关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查阅、收集相关的网络资源。据调查,学生在收集有关资料过程中,面对网络中大量的文字、语音、图片、音像等大量信息,由于认识局限以及信息自身的冲击度,造成学生不能正确取舍。对于本课中涉及的各国多彩文化、不同文化交流遇到的尴尬学生关注较多,而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具体的做法及正面的报道却关注较少。这就体现出了学生对网络资源不能合理而有效地使用。
  依据以上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的解决对策。
  2对策
  2.1解决合作流于形式的问题
  (1)找准合作时机。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运用各种途径收集有价值的信息,为课堂的合作学习提供充足的讨论基础。只有这样,合作时机才算成熟。否则,就很难开展合作学习。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为例,学生在学习前教师就应该要求学生复习上节课有关文化的内容,为本课的学习做铺垫。
  (2)选择好合作学习内容。一般来说,适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是一些适合集体讨论、依靠个人能力无法解决的和需要学生分工合作的问题。在本课《做友好往来的使者》中,主题“如何做一名友好往来的使者?”就很值得学生讨论探究。
  (3)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走到学生们中间与他们一同学习,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监控和指导。在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及时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及反馈,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总结。
  2.2解决学生参与不均衡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学生、小组长、教师的要求,落实各自的职责,这样
  才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需要做到:独立思考、善于交流、学会倾听。对于小组长来说,他需要做到:对小组的讨论进度作出统一的规划、进行相应的沟通和调解并及时对组员的回答进行整理及总结。作为教师需要做到: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提出合作任务,指定小组负责人;其次,要走到学生中间,仔细聆听各组成员的意见,了解各合作小组的讨论进度,及时对小组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导和纠正,将小组的讨论引向更深的层次;最后,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结论作出及时准确的评价,激发起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兴趣,真正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舞台。
  2.3解决网络资源使用不当的问题
  (1)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网络,培养自己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面对大量资源时,教师引导学习自主查找知识、发现知识。在学生面对众多信息不知所措时,要帮助他们选择和组织信息。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面对信息的正确态度,使学生以一种批判、创新的精神面对纷繁的资源。
  (2)学校的责任。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学校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快的优点,把握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对各种信息有选择的获取、加工、组合和控制,充分发挥其自身优点,以便成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3)家长的责任。家长需要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注意培养它们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上网观念和方式,纠正孩子的不良兴趣。经常了解孩子的上网情况和内容,控制好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帮助孩子正确处理好学习和上网的关系,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净化网络环境。
  3.结束语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要将现代教育的各种手段、方式和策略充分运用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之中,真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的优质化。最终达到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为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