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以情境为依托,让英语进生活
【作者】 王 华
【机构】 新疆巩留县第一小学
【摘要】英语是一种语言,它来源于生活,赋予生活,是丰富鲜活的生活体现。如何把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英语最好的方法是将英语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的道路,以情境为依托,让英语进生活。通过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丰富的游戏和竞赛活动,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关键词】英语教学;生活;情境
【正文】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倡导“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英语是一种语言,它来源于生活,赋予生活,是丰富鲜活的生活体现。如何把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英语最好的方法是将英语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地道路,以情境为依托,让英语进生活。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的游戏和竞赛活动,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凌,同学们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Hello、Ok、Yeah”等,然后我还出示了一些上面标有简单英语的实物,展示给他们看,如“手表上标有“made in China”, 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他们喜欢吃的薯片上标有“potato chips”等。 如在教字母前,我拍摄了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 如:常见的TV、VCD 、KFC、WC…等。打印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My files、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让英语走进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学英语、说英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童谣儿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1、利用生活中的音乐、游戏,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带进英语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英语,学习乐趣不言而喻。“趣味性”互动活动能使英语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可以利用下面几种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一堂平凡的英语课亮起来:“guessing game”、“touching game”,“matching game”, “searching game”,“missing game”,“grouping game”“brainstorms”等。教学数字时,我设计了“报数”的游戏;教学单词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词”的游戏;教学句子时,我设计了“滚雪球”的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这种潜在因素的不断增长无疑对以后的英语教与学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
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如在教学小学英语 “A Birthday Party”这一课,我首先把教室布置成生日派队的样子,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生日派队的氛围中,带上生日皇冠、生日礼物、蛋糕等道具,进行生活化的生日模拟情境表演,通过送礼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一系列的生活化的情境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重点词组句型。这种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运用了语言。
3、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表演,运用语言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恰当、得体的英语。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表演对话、短剧,唱英文歌曲等。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表演对话、短剧,唱英文歌曲等。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多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少一些机械性的抄写,目的是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寓英语教学于日常生活之中,寓英语教学于快乐生成之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舞台上,充分运用英语来交流和交往,使英语为每一个学生所用,为生活所用。
如学到Our classroom这个单元时,要求学生给班级张贴标签;学到My Home时,要求学生在家给各个房间张贴标签。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将英语学习延伸到生活中的思维方式,而且有利于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英文标签和用语。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内贴上一些警戒语。例如:保持安静“be quiet”,保持清洁“keep clean”,勿忘关窗“don’t forget to close the window”。充满英语氛围的教室布置和家庭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思想意识,使他们感受学有所用。在教室外,也要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就在身边。在校园各处插上中英文标牌,如:操场Playground,花园Garden,大树旁Tall tree.让学生感觉到英语无处不在。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应将这个例子进行举一反三,把它与生活的实践联系起来”。让英语教学与生活同步,将给小学英语教学整体面貌带来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师们要善于运用生活中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情境为依托,构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感悟中、践行中做生活的真正主人。也就是说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回归日常生活世界,也必然走向日常生活世界。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倡导“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英语是一种语言,它来源于生活,赋予生活,是丰富鲜活的生活体现。如何把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英语最好的方法是将英语还原于生活,走英语教学生活化地道路,以情境为依托,让英语进生活。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丰富的游戏和竞赛活动,让学生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一、教材处理生活化,让英语贴近生活
小学英语教材本身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一幅幅插图生动形象、富有情趣;一篇篇文字短小精悍、极富文化底蕴。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大多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能经常运用的知识。如同学们最爱逛的公园、动物园;同学们最喜欢吃的水果、牛奶、冰淇凌,同学们挂在嘴边的一些日常礼貌用语……然而仅靠书中的知识点还远远不能为学生的感知、理解、记忆和运用提供最佳的语言情景。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为教学服务。“Hello、Ok、Yeah”等,然后我还出示了一些上面标有简单英语的实物,展示给他们看,如“手表上标有“made in China”, 餐巾纸上的soft,牛奶包装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他们喜欢吃的薯片上标有“potato chips”等。 如在教字母前,我拍摄了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缩写词: 如:常见的TV、VCD 、KFC、WC…等。打印了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电脑英语:Windows、My files、E-mail…这些生活中的英语让学生在学习字母时热情高涨、思维异常活跃、效率大大提高,也让学生感到英语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让英语走进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学英语、说英语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大胆开口说话,并根据教材内容,配以生活中的游戏竞赛、童谣儿歌、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让英语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
1、利用生活中的音乐、游戏,激发兴趣。
兴趣是获得学习效益的强大动力,要让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始终保持稳定而持久的兴趣,就必须坚持愉悦式的教学。把生活中的音乐、儿歌、游戏、竞赛带进英语课堂,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轻松的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学英语,学习乐趣不言而喻。“趣味性”互动活动能使英语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愿望。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一般可以利用下面几种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一堂平凡的英语课亮起来:“guessing game”、“touching game”,“matching game”, “searching game”,“missing game”,“grouping game”“brainstorms”等。教学数字时,我设计了“报数”的游戏;教学单词时,我设计了“击鼓传词”的游戏;教学句子时,我设计了“滚雪球”的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形成外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这种潜在因素的不断增长无疑对以后的英语教与学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2、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教学
要想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造和活用语言的能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如在教学小学英语 “A Birthday Party”这一课,我首先把教室布置成生日派队的样子,使学生置身于一种浓烈的生日派队的氛围中,带上生日皇冠、生日礼物、蛋糕等道具,进行生活化的生日模拟情境表演,通过送礼物、唱生日歌、吃蛋糕等一系列的生活化的情境活动,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重点词组句型。这种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们身临其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在轻松愉快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运用了语言。
3、通过生活化的活动表演,运用语言
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使用恰当、得体的英语。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表演对话、短剧,唱英文歌曲等。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表演对话、短剧,唱英文歌曲等。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让英语融入生活
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应树立大课堂教学观,多设计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少一些机械性的抄写,目的是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寓英语教学于日常生活之中,寓英语教学于快乐生成之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舞台上,充分运用英语来交流和交往,使英语为每一个学生所用,为生活所用。
如学到Our classroom这个单元时,要求学生给班级张贴标签;学到My Home时,要求学生在家给各个房间张贴标签。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将英语学习延伸到生活中的思维方式,而且有利于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英文标签和用语。我们可以在教室墙壁内贴上一些警戒语。例如:保持安静“be quiet”,保持清洁“keep clean”,勿忘关窗“don’t forget to close the window”。充满英语氛围的教室布置和家庭环境,能给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思想意识,使他们感受学有所用。在教室外,也要让学生感觉到英语就在身边。在校园各处插上中英文标牌,如:操场Playground,花园Garden,大树旁Tall tree.让学生感觉到英语无处不在。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应将这个例子进行举一反三,把它与生活的实践联系起来”。让英语教学与生活同步,将给小学英语教学整体面貌带来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师们要善于运用生活中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情境为依托,构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感悟中、践行中做生活的真正主人。也就是说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回归日常生活世界,也必然走向日常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