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用多媒体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 杨 瑞

【机构】 云南省镇雄县九棵树九年制学校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科技也日新月异,教育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课堂教学上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它声画并茂,能有效地把静态的物体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即吸引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多媒体;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手段
【正文】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的科技也日新月异,教育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步伐,课堂教学上多媒体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学生知识的获取是从直观到抽象逐步转化的,尤其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直观与形象,以直观形象的思维接触抽象的逻辑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而教师要把一些抽象的知识讲明白,又要让学生理解、接受,是要借助许多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它声画并茂,能有效地把静态的物体动态化,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过程,即吸引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知识形成的过程。
  一、巧用多媒体,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属于空间图形的领域,空间图形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一课时是“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它是在二年级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学生对它们有一定的认识,但只是停留在比较直观的认识上。射线、直线和角在现实生活的物体呈现上随处可见,却不知道它们与数学的关系。对于“射线”,学生生活中是经常接触到的,如,楼顶照射灯射出的光线,汽车灯射出的光线、手电筒射出的光线……等等,但学生并不知道这种线就是射线,而且这些物品不方便带到课堂上,所以,我收集了有关的图片,做成课件,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生活见到的现象,明白了生活中见到的汽车灯射出的光线、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就是数学说的“射线”。再在老师的引导下,把物像的射线画在纸上,转化为数学上的“射线”,并且明白了为什么射线可以说成是“有始无终的线”。在认识了射线后,利用多媒体演示:无限延长射线的另一端或无限延长线段的两端,就能得到另一种线?? 直线。所以直线也可以看成是“无始无终的线”。这样,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就把抽象的知识、概念形象、直观化了,呼起了学生的记忆,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体验科技在数学中的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角的度量”这一单元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量角、画角,但要让学生学会量角、画角先要学会使用量角器,而使用量角器前还要先认识“量角器”。教学认识“量角器”时,让学生先自己观察量角器,使学生对量角器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学生通过观察手中的量角器很容易发现上面有零刻度线和很多的刻度、刻度线,我们就顺势介绍量角器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显示,学生就能更清楚地知道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在量角器的所在位置了。但如何使用量角器,只认识这些是不够的,许多学生虽然知道了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的对应位置,但还是不会量角,那是因为学生还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我们学校的李伟强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把这一点考虑进去了。他介绍说,量角器就是把半个圆等分成了180份,每一份就是1度时,说完多媒体课件也马上显示半个圆等分成了180份,并从中抽离出1度的角,让学生感知1度角的大小,然后说明每一份是1度,每10份就是10度,为了方便观察,量角器的刻度就呈现了10度、20度、30度……180度。李老师又引导学生观察量角器是所有角的顶点都集中在了一个点,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并在课件中用红色的点显现出来,再让学生找到手中量角器的中心点。接着李老师让学生在量角器上找30度的角,许多同学就发现量角器上有两个读数,到底应该读哪个读数呢?李老师引导学生:你是从哪个零刻度数起的?学生就明白了从内圈的零刻度读起,就观察内圈的刻度读数,从外圈的零刻度读起,就观察外圈的刻度读数。李老师通过边介绍边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方法进行教学,就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形象地、直观地、动态地得到了理解,也体验了科技在数学中的作用。
  三、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增强数学的技能
  量角、画角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的数学技能,也是“角的度量”这一单元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的许多技能是通过实际观察-操作-验证而逐步形成的。学生认识了量角器,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度数的技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首先要进行正确的示范,但是,教师的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量角器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放在黑板上是看不清与所量的角的顶点和一边是怎样重合的,就不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了。有了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量角器使用方法的每一步进行正确的演示,能让学生更清楚、更明白地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为了杜绝学生出现一些错误,我们又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出了一些错误量角的图例,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怎样改正,使中下层的学生也知道不要犯以上的错,从而也记住了正确使用量角器的方法。再给学生自己动手试着量,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测量时体验正确量角的方法,并让同学们交流测量的度数和方法,使没有量对的同学知道自己错在哪,应该怎样改正,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量角的技能,为画角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张奠宙,李士,《数学教育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5]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