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为后进生“拨乱反正”
【作者】 刘丽艳
【机构】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实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案例
五(4)班有几个“坏小子”,这是我们五年级短线学科老师私下交流时谈论最多的话题。经常见到下课后,有两、三个上课捣乱的“坏小子”被“请”到五(4)班隔壁的教师办公室,接受科任老师的“感化”教育,其中来的次数最多的就是淘气顽皮的金玉杰同学(化名)。
又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第二节课,我在五(4)班上品德课。与往日不同的是,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课上到一半,有几个学生家长手里拿着雨伞已经站在教室后门边,悄悄地透过玻璃窗向教室里张望。平常不下雨时,班主任会组织学生站路队集体走出校门,学生家长只能在校门口等孩子。难得今天下了场雨,家长可以借给孩子送伞为由到教室外等待,顺便看看孩子上课听讲的情况。有的学生已注意到有小部分家长来了,这个消息透过学生的眉眼悄悄传递开来,原本有几个“坏小子”暗中的捣乱活动停止了,同学们都投入到课堂问题的探讨中来,有的积极举手发言,不断为本小组加分。(上课探讨某一个问题时,我会依次请各小组同学发言,若与前面发言的内容没有重复,富有独创性且合情合理,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10分,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为小组争荣誉。)
轮到二组同学发言时,我看见坐在第五排的金玉杰举手了,这可是他开学一个月以来第一次举手。这个平常上课时,不是与后面的男生悄悄地传纸条,就是扯一扯前面女生的小辫子,不是与同桌窃窃私语,就是趴在课桌上偷偷嚼一嚼口香糖的“坏小子”居然举手了,手举得挺高,似乎担心我看不到,还一直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我的心里一阵惊喜。较之优秀生,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由于他们长期受批评、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对老师心存戒备,看起来好像缺乏自尊心,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极渴望老师的理解、信任,甚至赞美,他们仍然十分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看来,一定得给这个孩子一次表现机会呀!我点了他的名,他站起来,有点害羞地回答问题。我仔细听,他的发言条理还很清晰,听完我又问同学们,“金玉杰的观点与前面同学的发言没有重复吧?”“没有。”大部分同学肯定了我的印象。“很好,金玉杰同学动了脑筋,发言有创意,可以加10分。”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几个拖长的“切——”的声音,这几个声音来自二组,充满了不屑与不理解。我问其中的一名女生,“你不同意老师给金玉杰加分吗?”“我不同意,他平时老欺负我们。”我看看金玉杰,他的脸涨得通红,眼中的亮光熄灭了,低下头不敢看我了。后进生的心灵其实很脆弱,偶尔冒出来的上进心就像刚刚钻出土地的一棵棵嫩芽,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
我觉得应该拯救他,替他辩护说:“可是今天,金玉杰因为积极发言加分,其实是在给你们二组的所有同学加分呀,你们组不要这份集体荣誉吗?”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加分我们还是要的,只是你表扬金玉杰,我们心里有点不舒服。”“老师理解你们,可能以前金玉杰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伤了你的心。想想的确也是,金玉杰以前做的调皮事,也曾经伤过老师的心。但是今天,金玉杰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二组争荣誉,你们能宽宏大量,给他一次知错就改的机会吗?”“能。”二组的大部分同学齐声说。“那老师就给二组同学加上宝贵的10分,这10分是金玉杰为二组争取来的,你们希望他继续为二组争光吗?”“希望。”“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他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好不好?”“好。”听着那热烈的掌声,金玉杰激动地抬起头,双眼明亮,满面笑容。“金玉杰,以后还想给二组争光吗?”“还想!”“真好,老师期待你更好的表现。”
……
放学后,我在学校门口的一个站台等公汽,看见金玉杰和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士各撑一把伞,并排走在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这个男士不是刚才站在教室后门边的一个人吗?一定是金玉杰的老爸。我明白了开学一个月以来金玉杰第一次举手发言的原因,他想在老爸面前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他做到了!其实,每个后进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他们就像自然界迟开的花朵一样。身为浇灌这些花朵的老师,不管在什么时间遇到这样的学生,若能用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可贵的上进心,用赞美性的话语给予肯定,把充满期待的微笑和出自肺腑的鼓励,化作滋润学生心田的阳光雨露,或许就能卸掉压在他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让他们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从而使后进的学生“重新做人”,奋发进取。这样,就一定会有更多的花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反思
小树不能在寒冬里茁壮生长,孩子不能在批评和冷眼中成长。莎士比亚曾说:“赞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老师遵循教育艺术,给后进生多播洒一些赞美的阳光雨露,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自信、快乐地成长。当然,赞美的目的不是去迎合学生,而是要不断唤醒他们主动要求上进的热情,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因此,赞美也要有技巧。
1、赞美要及时
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教师赞美学生,要学会捕捉最佳契机。学生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后的短暂时间内心情格外高兴,此时若能得到老师的“及时雨”——恰如其分的赞语,这赞语可以“抵万金”。若是能当着家长或学生认为重要的亲朋好友的面称赞学生,更会使学生倍受鼓舞,产生的激励作用奇大无比。
2、赞美要具体
事情越具体越明确,越令人信服。教师赞美学生,明确到人,具体到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针对性和目的性才更强。恰到好处的赞美,会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被发现的喜悦,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会化为强劲的动力,促使他们继续前进。这时教师再配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片掌声、一次拍肩等体态语,给予“无言”称赞,会让学生心领神会、回味无穷,让称赞的效果“别有洞天”。
3、赞美要有度
赏识和赞美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教育艺术,但也不能片面理解和过分夸大其作用,把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滥用赞美,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老师都大家赞赏,看似生动活泼、皆大欢喜,实则会导致学生缺乏谦虚谨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求学态度,会养成浅尝辄止、易于满足、只能接受表扬、不能听到批评的不良风气。因此,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教师还要做到赞美有度、因材施教。
五(4)班有几个“坏小子”,这是我们五年级短线学科老师私下交流时谈论最多的话题。经常见到下课后,有两、三个上课捣乱的“坏小子”被“请”到五(4)班隔壁的教师办公室,接受科任老师的“感化”教育,其中来的次数最多的就是淘气顽皮的金玉杰同学(化名)。
又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第二节课,我在五(4)班上品德课。与往日不同的是,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课上到一半,有几个学生家长手里拿着雨伞已经站在教室后门边,悄悄地透过玻璃窗向教室里张望。平常不下雨时,班主任会组织学生站路队集体走出校门,学生家长只能在校门口等孩子。难得今天下了场雨,家长可以借给孩子送伞为由到教室外等待,顺便看看孩子上课听讲的情况。有的学生已注意到有小部分家长来了,这个消息透过学生的眉眼悄悄传递开来,原本有几个“坏小子”暗中的捣乱活动停止了,同学们都投入到课堂问题的探讨中来,有的积极举手发言,不断为本小组加分。(上课探讨某一个问题时,我会依次请各小组同学发言,若与前面发言的内容没有重复,富有独创性且合情合理,可以为自己的小组加10分,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为小组争荣誉。)
轮到二组同学发言时,我看见坐在第五排的金玉杰举手了,这可是他开学一个月以来第一次举手。这个平常上课时,不是与后面的男生悄悄地传纸条,就是扯一扯前面女生的小辫子,不是与同桌窃窃私语,就是趴在课桌上偷偷嚼一嚼口香糖的“坏小子”居然举手了,手举得挺高,似乎担心我看不到,还一直用期盼的眼神看着我,我的心里一阵惊喜。较之优秀生,后进生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鼓励。由于他们长期受批评、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对老师心存戒备,看起来好像缺乏自尊心,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极渴望老师的理解、信任,甚至赞美,他们仍然十分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看来,一定得给这个孩子一次表现机会呀!我点了他的名,他站起来,有点害羞地回答问题。我仔细听,他的发言条理还很清晰,听完我又问同学们,“金玉杰的观点与前面同学的发言没有重复吧?”“没有。”大部分同学肯定了我的印象。“很好,金玉杰同学动了脑筋,发言有创意,可以加10分。”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就听到几个拖长的“切——”的声音,这几个声音来自二组,充满了不屑与不理解。我问其中的一名女生,“你不同意老师给金玉杰加分吗?”“我不同意,他平时老欺负我们。”我看看金玉杰,他的脸涨得通红,眼中的亮光熄灭了,低下头不敢看我了。后进生的心灵其实很脆弱,偶尔冒出来的上进心就像刚刚钻出土地的一棵棵嫩芽,需要老师的精心呵护。
我觉得应该拯救他,替他辩护说:“可是今天,金玉杰因为积极发言加分,其实是在给你们二组的所有同学加分呀,你们组不要这份集体荣誉吗?”一个男生站起来说:“老师,加分我们还是要的,只是你表扬金玉杰,我们心里有点不舒服。”“老师理解你们,可能以前金玉杰做过对不起你的事,伤了你的心。想想的确也是,金玉杰以前做的调皮事,也曾经伤过老师的心。但是今天,金玉杰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二组争荣誉,你们能宽宏大量,给他一次知错就改的机会吗?”“能。”二组的大部分同学齐声说。“那老师就给二组同学加上宝贵的10分,这10分是金玉杰为二组争取来的,你们希望他继续为二组争光吗?”“希望。”“让我们用掌声鼓励他继续努力,不断进步,好不好?”“好。”听着那热烈的掌声,金玉杰激动地抬起头,双眼明亮,满面笑容。“金玉杰,以后还想给二组争光吗?”“还想!”“真好,老师期待你更好的表现。”
……
放学后,我在学校门口的一个站台等公汽,看见金玉杰和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士各撑一把伞,并排走在马路对面的人行道上,这个男士不是刚才站在教室后门边的一个人吗?一定是金玉杰的老爸。我明白了开学一个月以来金玉杰第一次举手发言的原因,他想在老爸面前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他做到了!其实,每个后进生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他们就像自然界迟开的花朵一样。身为浇灌这些花朵的老师,不管在什么时间遇到这样的学生,若能用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可贵的上进心,用赞美性的话语给予肯定,把充满期待的微笑和出自肺腑的鼓励,化作滋润学生心田的阳光雨露,或许就能卸掉压在他们心上的自卑的巨石,让他们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从而使后进的学生“重新做人”,奋发进取。这样,就一定会有更多的花朵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反思
小树不能在寒冬里茁壮生长,孩子不能在批评和冷眼中成长。莎士比亚曾说:“赞扬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既然如此,就让我们老师遵循教育艺术,给后进生多播洒一些赞美的阳光雨露,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自信、快乐地成长。当然,赞美的目的不是去迎合学生,而是要不断唤醒他们主动要求上进的热情,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因此,赞美也要有技巧。
1、赞美要及时
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做到点子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教师赞美学生,要学会捕捉最佳契机。学生取得进步,获得成功后的短暂时间内心情格外高兴,此时若能得到老师的“及时雨”——恰如其分的赞语,这赞语可以“抵万金”。若是能当着家长或学生认为重要的亲朋好友的面称赞学生,更会使学生倍受鼓舞,产生的激励作用奇大无比。
2、赞美要具体
事情越具体越明确,越令人信服。教师赞美学生,明确到人,具体到事,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针对性和目的性才更强。恰到好处的赞美,会让学生有一种被肯定、被发现的喜悦,这种心理上的满足会化为强劲的动力,促使他们继续前进。这时教师再配合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片掌声、一次拍肩等体态语,给予“无言”称赞,会让学生心领神会、回味无穷,让称赞的效果“别有洞天”。
3、赞美要有度
赏识和赞美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教育艺术,但也不能片面理解和过分夸大其作用,把它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滥用赞美,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学生每回答一个问题,老师都大家赞赏,看似生动活泼、皆大欢喜,实则会导致学生缺乏谦虚谨慎、认真倾听、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求学态度,会养成浅尝辄止、易于满足、只能接受表扬、不能听到批评的不良风气。因此,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教师还要做到赞美有度、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