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

【作者】 胡云琴

【机构】 贵州省岑巩县大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这个命题是一个很普通的课题,一个永恒的课题,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课题,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课题,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也是一个老大难的课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思法,贵在得法。因材施教才是最好的办法。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引下,创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落实课程目标,激发学生兴趣,转而行课堂45分钟要质量,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笔者围绕怎样上好一堂数学课这个主题,从“实”、“新”、“趣”、“活”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从中悟出了几点粗浅的体会,我认为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应该具备“实、新、活、趣”的特点,即:
  一、实
  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
  在新理念的指引下,一切从学生现有实际出发,设计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一切向有利于落实双基,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着力体现对双基的巩固,理解掌握和运用方向发展。高度关注对历史正反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二、新
  新:理念新、方式新、手段新。在新理念的引领下,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具体体现在:首先,教师要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的荣辱。作为一名老师应该把学生的前途放在第一位,只有具备了这种思想,才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会激发出如饥似渴的积极热情,只有在那种“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奋战,才能把工作干好,干出色,教学上,要尽可能搭建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反思中学习,教师的作用不仅要教会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老师搭建的平台中感悟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其次,要求构思新颖,高效实用,“思路决定出路”,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四十五分钟,同样的老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努力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把适合教师讲解的内容尽可能变成适合学生探讨研究问题的素材。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境界。最后手段新,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投影作为一种较为普及的电教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可静可动、信息量大等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例如,直线和射线是数学教学中两个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过去只能靠语言的形象描述或借助生活中的现象作比喻式解说,学生总是想象不出直线和射线中“无限长”的含义。为此,教学时我设计了两组抽拉片,屏幕上先出现一个亮点,然后向一端延伸,成为一条亮线。教师慢慢抽拉,亮线越来越长。教师一边抽拉,一边叙述“像这样无止境地抽拉下去,亮线将无止境地延长。”借助这样动态的演示,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无限长”的图景。讲直线时,教师将双向抽拉片向两个方向抽拉,帮助学生想象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的情景。因为整个演示的过程学生看得清楚,所以教学效果很好。
  三、趣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选材选题贴近生活,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意义,有利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活动中掌握知识,感悟数学源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的做法是:(l)重视运用教具、学具和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此可见,教学不仅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的过程,同样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积极激发学生的情趣,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积极的鼓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待,教师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必然会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条件,有利于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四、活  
  活: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思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这一整体结构中的一个要素,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教材时,以演示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教材时,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技巧时,以练习法为主。从教学内容来看,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以演示法、实验法为主;应用题教学,一般以谈话法辅之以讲解法。对不同的新教材,教学方法亦不同,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的可用谈话注、引导发现法等;教学崭新的起始概念,一般用实验法、探究研讨法。从教学对象来看,低年级多用演示法、实验法;中年级多用启发谈话或引导发现法、探究研讨法;高年级可适当用讲解法、自学辅导法。一般来讲,年级越高,教学方法也应该越开放。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强,可以加强独立作业;有的抽象概括能力较为突出,那就可以减少直观手段;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从教学设备来看,有电化教学设备的学校,就应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坚持“一法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学时间用得最少,教学效果最好,达到教学方法的整体优化。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具价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各种思路中,有时确实存在某种方法比较简单,我们在教学中,常采取先发散后集中的策略,所谓集中就是比较各种方法,并说出哪种方法简单,但不能强加于人,要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要重视教学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精心安排好课堂练习,做到练有重点、练有层次,题型多样,针对性强。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对中、差生的帮助,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回答一些问题,学生答错了,不应错过机会,要帮助他们学懂,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答对了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就是说,对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缺少评价的教学,是不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的,更谈不上把学生教聪明。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话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后进学生,对他们更要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引导学生撑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