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语文趣味教学刍议

【作者】 李 倩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中心小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可以让人不觉疲倦废寝忘食地学习,从而相对轻松地取得丰硕的成果。而初中语文在此方面比其他学科更具优势,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培养学生兴趣一事做好,让他们变厌学为愿学,变死学为活学,把知识的趣味点出来,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关键词】初中语文;趣味教学
【正文】 
  一、从兴趣出发
  所谓“从兴趣出发”就是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设计好开篇导语,为学生提供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好的开端给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以启迪,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全神贯注听课。在此列举几种好的开篇方式供教学工作者们参考:
  1、音乐熏陶
  优美动人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享受,学生可以从心里深受感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讲父爱的《背影》一文,可以给学生欣赏歌曲《儿行千里》,歌词中“衣裳再添几件衣裳,饭菜多吃几口……”感人肺腑,贴切地描述了儿子即将远行时,母亲的担忧与牵挂,她的唠叨和课文中的父亲沉默寡言都是对儿子爱的体现,按照歌词的思路可以把学生的思路带入到课文当中,帮助他们熟悉场景。
  2、 利用时政和社会新闻
  信息时代,一些重要的社会事件会通过电视报纸或网络迅速传播。而且它们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讨论。03年衡阳大火二十多名消防官兵的牺牲换来了当地居民的平安,这样的牺牲奉献精神、团队责任意识可以为课文《斑羚飞渡》做引文,学生在了解讨论社会新闻的的同时还可以将社会事件的意义带入到课文当中,更好地去理解一个高尚团队的精神。课文中为小斑羚牺牲的老斑羚与牺牲的消防官兵一样,让学生肃然起敬,他们由衷地佩服这样的团队精神——敢于牺牲自我、舍小家保大家、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这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可谓是一举两得。
  3、 用事实和问题引出主题
  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很多学生会因为知道了问题然后本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对一个问题刨根问底,弄个明白。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文中,文中说明了罗布泊从前的美丽和纯净,所以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去搜索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对罗布泊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往往说罗布泊是杳无人迹的荒漠,是骇人听闻的无人区,接下来教师给学生看一组罗布泊昔日的美景,学生无不诧异惊奇,此时,再开始告诉学生这其中的原因就在课文当中,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这无疑是一节充满魅力的激情的课堂。相似地,在讲《化石吟》之前,教师可以找一些动植物化石的样本或图片给学生参看,同时提出相关问题,例如“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这样让学生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去学习课文,找出答案。
  二、 用灵活的方式丰富课堂过程
  新课改下的很多课堂都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这样丰富多彩并且带有动画的场景可以轻而易举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色彩动画和音乐的熏陶下,学生很容易融入其中,成为课堂中的小主人,把自己带入到课文中去,全身心投入,近距离接触作者、写作背景及故事情节。
  高尔基的《海燕》是在俄国革命黑暗年代的历史背景下写出来的,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与时代都有较大差距,学生不会一下子就领悟到作者想表达的意义,如果教师利用动画来展示暴风雨来之前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场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当时的自然背景而且被海燕的勇敢高傲所折服,也很容易就学习到海燕、海鸭、企鹅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学习比教师口头的讲解要生动传神许多。在了解到背景之后,教师再讲解海燕和这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引申含义,从而揭示出本文的主旨。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印象深刻,还能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寻找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联系社会知名人物
  知名人士通常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他们的粉丝甚至会将其所有行为都变成自己学习的榜样,作为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值得学习和模仿的,哪些是应该摒弃和改正的。由学生对偶像的兴趣转变为学生对课文的探讨不失为一种点亮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文言文《伤仲永》中的仲永,从小就是远近闻名的小神童,然而长大之后泯然众人,王安石在文中的议论发人深省,但由于是文言文,不少学生有着惧怕和抵触的心理,教师可以联系现实,例如张含韵在05年的时候唱片大卖,但因为她的名气和疯狂的粉丝,很多学校都将她拒之门外。这样一位天资聪颖的女孩没有好好的接受正规教育,没有把基础文化知识的底子打牢,在观众面前闹了笑话,很多网友希望张含韵能够把学习文化课和艺术平衡好。学生们张含韵的了解肯定比对仲永要多,在讨论完她的故事后,老师带领学生回到课文中,仲永为什么最后会变得普通寻常也容易理解了。
  初中时代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极强、对外界社会缺乏认知的年龄,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乐趣并把它们带入到语文课的学习当中来,更好地领会作者的意图,也为他们整个人生的文化素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鲍先学.有效的课堂对话,才能引导有效的阅读——对初中语文教学案例的剖析[A]. 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 2013
  [2]曹洪娟.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与语文知识教学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2008
  [3] 宁志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化策略研究[A].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江西卷)[C]. 2013
  [4] 党一博.中学语文教学的困惑与追求[A]. 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