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作者】 余俊先

【机构】 贵州省水城县南开中学

【摘要】历史证明,唯有“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强盛,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我国自成立新中国以来强化“依法治国,通过“依法治国”终于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而在国家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下一代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令人堪忧。我们的下一代法制观念淡薄,青少年犯罪的种种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减少青少年犯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深思,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通过什么途径教育已成为人们思考的一大问题,而作为教师,我们走在教育的最前列,我们天天和学生耳鬓厮磨,是对学生施以法制教育最适合的对象。只要我们提高意识,在教学中形成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变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那么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领域里,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制教育;挖掘;渗透
【正文】 

  人类社会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人类文明得以升华,已渐趋和谐、稳定的局面,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的政治家、改革家穷尽毕生精力探索治国的方略,此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尤为激烈,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就出现在这个时期,各国政治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治国方略,儒家主张“德治”和“仁政”,?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道家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墨家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无可否认,各家学派提出的观点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均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法家针对国情特点,制定各类法典,“依法治国”的确达到了国强民附的目的,秦商君在秦国施行“法治”,使秦成为了战国末期最强大的国家,终一扫六合而结束了战国时期混战不堪的局面,历史证明,唯有“依法治国”,才能使国家强盛,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
  我国自成立新中国以来强化”依法治国,并多次修订宪法,使我国的法律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具备人性化,通过“依法治国”终于使中国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而在国家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下一代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令人堪忧。我们的下一代法制观念淡薄,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达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伴随着青少年犯罪的年轻化,其犯罪类型也逐渐呈现多元化。青少年犯罪类型越来越多,暴力型、侵犯财产的案件仍居多,主要有盗窃、抢劫、伤害、敲诈。此外,杀人、强奸、绑架等恶性案件也时有发生。如江苏13岁少年残忍杀害9岁男童杀人灵感源于电视,贵州昭通一高中生与同学口角要求道歉未果,6刀将其捅死;贵州黔东南雷山一女学生因服装店的老板不肯降价卖衣服给自己而将该老板杀害;衡阳南华大学大一学生卢某因和同学李某发生过争执,一怒之下将李某刺死,自己也选择跳楼自杀;四川江津市两个14岁少年预谋后,持马刀和绳索杀害一名13岁学生,为今后闯社会“练胆”.....。以上种种触目惊心、闻之色变。究其根源,大部份青少年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本身自控能力极弱,一旦遇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剌激,就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青少年犯罪的种种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减少青少年的犯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深思,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通过什么途径教育已成为人们思考的一大问题,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也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不时深入学校进行法制讲座,但由于时间紧迫,所讲法制内容涉及范围难具全面性,也未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学生大部份家长法律知识浅淡,再加上日常工作事务繁忙,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并不多,而作为教师,我们走在教育的最前列,我们天天和学生耳鬓厮磨,是对学生施以法制教育最适合的对象。但在以往的传统教育过程中,大部份教师在教学时也很少涉及法制领域,偏颇认为只要努力传授好书本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即可,教师亦有一种思潮,认为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那是司法部门、公安机关的事,与教育教学无关,而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虽提及到法制知识,但亦不过是点滴而已,在学生心中没留下什么印记。何谈法制教育,今天,国家教育部门推出了全新的教育模式,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成为全方位的素质型人才,同时也要使学生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人,但同时大部份教师又产生了新的困惑,如何对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没有专门的教材,没有专门开设法制课,教材内容中又没有直接体现法制内容,大部份教师感到无法入手而弃之。实际上,我们只要细想一下,社会是由人、事、物组成,法制也离不开人、事、物,法是由国家根据社会的人和事物制定的一种社会规范,用以约束、指引人们的行为,同样教科书也离不开人、事、物,教科书内的知识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我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把法律知积迁移到教学过程中来,有意识的进行渗透,只要我们有“心”,只要我们坚持,就会逐渐树立学生的法制意识。使之成为遵纪守法之人。那么, 我们如何挖掘教学内容蕴藏的法制教育素材呢?可以说,每章、每节都蕴含着法制教育的内容。只要我们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到这个因素,就能找出渗透法制教育的良好题材。譬如,在进行有理数一节教学时,教材中的例题涉及乓乒球、大米的质量检测,就可借此渗透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六条 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第十四条 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在进行《科学计数法》一节教学时,结合教材图片可进行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进行《位置与坐标》一节的教学时,结合确定热带风暴的位置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第二十二条  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第二十四条  各级广播、电视台站和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报纸,应当安排专门的时间或者版面,每天播发或者刊登公众气象预报或者灾害性天气警报; 在进行《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时,结合医药问题,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第七十二条 未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生产药品、经营药品的,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进行《不等关系》教学时,可根据:做一做(1)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十四条  旅客乘车应当持有效车票。对无票乘车或者持失效车票乘车的,应当补收票款,并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拒不交付的,铁路运输企业可以责令下车,第四十八条  运输危险品必须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禁止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在进行《统计调查》教学时,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第九条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在进行《轴对称》教学时,根深国徽图案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在进行《垂径定理》教学时,根据教材中的习题“赵州桥问题”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教材中的例题“公路弯道问题”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
  在各年级的教材中,涉及的渗透法制教育知识可谓数不胜数,每堂课都有一定的素材进行渗透,以上列举只能说是窥见一斑。只要我们提高意识,提高思想,增强责任心,增强主动性,不断的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制素养。知道身边更多的法律事例,在教学中形成渗透法制教育的习惯。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变成自觉的教学行动和自然的教学习惯。那么在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领域里,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