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将学校教研进行到底——农村学校校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分析及建议

【作者】 郝 潇

【机构】 陕西省周至县教育局教研室

【摘要】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于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更加凸显出来。然而农村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却困难重重,状况令人担忧。赴西安市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近一年的跟岗学习,更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农村学校教科研工作与城市学校教科研工作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结合跟岗学习以来的见闻与感受,就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引起农村学校的重视和思考。
【关键词】教科研;重要性;教师成长;学校发展
【正文】 

  一、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变革,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对知识的需要和应用已远远超出了想象,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于是学校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便更加凸显出来。
  1.学校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也都有一定的缺点和盲区,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可以总结优点、反思不足、吸收经验、汲取教训,在相互交流、探讨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教研活动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活力,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指向性,教师的理论水平也会有所提高。研究促进思考,在思考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态度都会发生变化,教师们会用更加正确的眼光和态度看待自己的职业和价值。有目标的人生才是充实的,会研究的教师才是幸福的。
  2.学校教研活动是促使学生奋进的乐园。
  深化学校教研教改,有利于培养更多积极奋进的适应型人才。知识、能力、应用并重,是教育人必须研究的课题,如果应用创新思维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在创新教研的教学氛围中成长,这样发展起来的学生中一定能成长出更多积极奋进、创新意识强、适应能力高的人才。
  3.学校教研活动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沃土。
  教研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师素质的助推器,更是一所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建立积极的教研格局,让教师成为研修型人才,使教育成为研修的课堂,才能使学校教育工作走出瓶颈期,取得教育教学质量的更大收益。教师及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可以说学校不重视教育科研就难有发展,教师不重视教育科研就难有希望。
  二、城乡初中教科研活动开展情况对比。
  赴西安市碑林区,雁塔区和未央区的跟岗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农村学校教科研与城市学校教科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意识决定态度,农村许多学校对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认识不足,研究的意识不强,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不高。许多学校以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负担过重作为不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借口;有些学校,在众多的压力面前,曾煞费苦心制订了各种教研制度,组织了各项教研活动,花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而教师却并不积极参与,学校教科研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不可否认,农村学校的确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负担沉重的问题,但绝不能以此为由忽视学校教科研工作。相比之下,城市学校的领导更加重视对教师科研意识的培养,更加清楚教科研活动对学校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老师们也更注重在教科研活动中体验,更明确教科研活动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2.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及评价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重视度不够,农村学校在制定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上力度有所减弱,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为保障,就很难搭建起良好的教科研活动平台。另外学校对教师评价制度方式不新,也导致了教师对学校教科研工作积极性的缩水。
  相比之下,城市学校在制度和评价体制上对学校教科研工作都有所保障。以我跟岗学习的学校为例,学校不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科研管理体系,而且还出台了许多教科研表彰制度。学校对教科研活动的扎实开展与坚持令人敬佩,值得学习,学校所有的教科研活动绝不会因为临时性的重要检查或其它重大活动而轻易取消,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教科研形式丰富多彩,常常推陈出新,对于在教科研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学校都会给予丰厚的表彰和奖励。在这种热烈的教科研氛围中,教师在成长,学生在进步,学校在发展。
  3.教科研能力有待加强,教师渴望得到专业引领。
  许多农村学校为了把教科研活动搞的热热闹闹,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搞起了所谓的教研。殊不知,要搞好教科研工作,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积累,不断学习实践,在教学中验证,从而得到提高。仅仅注重研科究形式而忽视过程,终究难以得到真正的收获。目前农村中学的教科研活动常常缺乏教研部门的现场指导,许多学校的教科研活动依然观念落后,形式陈旧,极其渴望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引领。
  相比之下,城市学校与上级教研部门的联系就更为密切。学校领导常常邀请各学科教研专家亲临学校进行教研指导,开讲座、调研观摩、学术论坛活动,使校园教科研活动生机勃勃。教师与教育专家零距离接触,得到最直接,最实际、最有效的指导和引领,激发了教师教研热情,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大大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对农村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几点建议。
  1.领导重视是关键,制度完善是保障
  领导重视是教科研蓬勃发展的源动力。只有领导自己热衷于教科研事业,才能为普通教师树好榜样。学校主要领导亲自督导教科研工作才能把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教科研管理及评价制度,让教师的教科研行为有章可循,有本可依,才能保障教科研活动的有序开展。
  在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中,学校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研时间及场地设备,保证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为图书室、阅览室添置大量教研类图书报刊,方便教师查阅和学习。
  2.统一教师思想认识,提高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教师教科研认识的引导和统一,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宽松的教科研活动平台,让教师们克服的畏难情绪,提高教师科研的积极性,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3.注重专业引领,丰富教科研活动内涵。
  专家引领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专业引领的实践是低效的实践。专家引领可以把教育理念转化成教育实践。学校应加强与上级教研部门的联系,申请专家给予指导和引领。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大教师培养的力度,通过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为骨干教师搭建展示才华、体现价值的平台,为渴望提高的教师送去“源头活水”。
  4.发挥校本研修优势,让教科研成为习惯。
  校本教研作为教科研活动的形式之一,是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对教师专业的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内涵,及学校的持续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立足本校实际,认真组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团队智慧,让教科研走进教师的心田,成为习惯,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为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CN11-0035
  [2]《教学与管理》ISSN1004-5872
  [3]《江苏教育》ISSN1005-6009
  [4]《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