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手教师在机器人培训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
【作者】 杨 娜
【机构】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摘要】面对机器人社团的组织和培训,新手教师往往更关注于学生的知识的获得和动手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学生情绪、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其实,在机器人教育过程中,新手教师更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目标观,才能在教学、培训过程中达到一种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不仅仅学习机器人的相关知识,更学会独立、自主、积极有安排的学习生活态度。【关键词】新手教师;机器人培训;位置;价值观培养
【正文】
当今社会,机器人教学,机器人培训成为一种热门话题,更成为学校及各种培训机构的宠儿,“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口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学生。
作为一个较新的学科,新手教师势必增多,作为新手教师,在机器人社团教育、培训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学科,机器人培训有它的特殊性与个性,如何在机器人教育指导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达到教育目标,是新手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 摆正位置,让学生发挥主体
新教师往往会想当然的将自己当成机器人团队的核心,总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重要性夸大,尤其是新做教师,总想将所有知识全部交给学生,制定各种计划,分任务,分小组,制作美可观性强的PPT等等,但学生却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摆布,学生不是木偶,机器人不是解数学题。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个零件都是可变的,充满了想象和未知。指导老师做的越多,学生的手脚就被捆绑的越多。
那么,不妨放开你的心,相信学生,让学生去课堂,目标与任务,都交给学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现。学生翻身做了主人,觉得这是属于自己的课堂,势必会产生一种责任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他们需要的,每一步,都在按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
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那么顺理成章的,我们灌输知识式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新手教师也是传统教育下的产物,机器人课堂看似强调了学生动手,给学生创造空间,可是大部分改变还是流于形式,还是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来主导课堂。其实,要做到学生第一,老师第二,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观念,真正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在学习中可以做出正确及有效的判断。这一过程是反复的,甚至是让老师“痛苦”的,眼睁睁看着学生“犯错、走弯路”而不去主动指正,确实让好为人师的新教师“受折磨”,但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学生真正相信老师的放权让位,相信他们自己是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引入新事物、新思路,激发学生深层兴趣
面对机器人,一般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好有趣,好想玩,但是这种兴趣能够维持多久呢?面对长期被老师“灌食教育”而变得“懒惰”的学生,往往会在创新力方面缺乏主动性,怎样引导学生重新充满好奇心,发挥创造力,这就是新教师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我们在不伤害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不妨试一试将新领域,新科技多多的引入课堂,特别是和机器人相关的新发明分享给学生,这些有难度的挑战,刺激着学生,引导朝着他们梦想的目标前进,兴趣就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出来了,了解的越多,越有感觉,越有兴趣。
当然,这一过程对新手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面对纷繁的工作和教学任务,新老师需要不断关注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还需设置合理可达到的目标,能让学生既有动力,又不敢松懈,在动力中前进,找到兴趣点,发挥创造力。
三、 培养团队凝聚力,让学生懂得与人合作
在机器人教学中,特别是比赛中,往往是一个小组2-3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那么小组队员的明确分工和通力合作是任务完成的关键因素,怎样能让小组中每一位同学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事可做,有主人翁感,这是新手老师常常要考虑思量的又一问题。
往往,一个小组中会有一个核心人物—小组长,他们一般都比较有责任心,愿意承担任务,自然获得中心地位,但是老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少作为的同学,他们往往需要老师的“特别照顾”。首先,这些学生并不是不愿为集体做贡献,但是缺少自信,怕自己做的不够好,遭别人轻视;或是没有勇气面对困难,这样的同学,更好的方式可能是让他隐在集体中,交个他的任务都是集体完成的,这样,他的心理压力不容易过大,能够在集体中从容自在的完成学习与进步,等到他的能力足够时,不经意的就能让他主动承担任务,通过集体的支持,一般都能够顺利的完成,小任务的完成会极大的鼓舞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变得更自信,态度更积极。
当然,这一过程中,新手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不要在学生犹豫的时候认为他不够有责任心而勉强责备。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增加每一位学生的成功的体验,这对于学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学科的热爱度的提升,更是学生人生中一种宝贵的财富,自信心的获得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对于机器人培训的新手教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新手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有时没有好坏与对错之分,有的,只是是否适应学生。当然,教师的培养方式也应该做到有所放矢。教师要做到的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利益应远超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多的考虑学生态度、自信心、自我决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沟通机器人的培训,真正领悟到这种充满创造力的“玩具”的真正魅力,当学生的学习不受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自然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周宏.教师新素养(共四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 (美)麦金太尔,奥黑尔.教师角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 冀文秀,施纪华.“双轨制”教师培训模式探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6] 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杨娜,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现就任于上海市金山区第二劳技学校,担任电子课程教师并兼任乐高机器人社团辅导老师。
当今社会,机器人教学,机器人培训成为一种热门话题,更成为学校及各种培训机构的宠儿,“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力”的口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学生。
作为一个较新的学科,新手教师势必增多,作为新手教师,在机器人社团教育、培训中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一种新学科,机器人培训有它的特殊性与个性,如何在机器人教育指导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达到教育目标,是新手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 摆正位置,让学生发挥主体
新教师往往会想当然的将自己当成机器人团队的核心,总会不自觉的将自己的重要性夸大,尤其是新做教师,总想将所有知识全部交给学生,制定各种计划,分任务,分小组,制作美可观性强的PPT等等,但学生却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摆布,学生不是木偶,机器人不是解数学题。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甚至每一个零件都是可变的,充满了想象和未知。指导老师做的越多,学生的手脚就被捆绑的越多。
那么,不妨放开你的心,相信学生,让学生去课堂,目标与任务,都交给学生,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发现。学生翻身做了主人,觉得这是属于自己的课堂,势必会产生一种责任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他们需要的,每一步,都在按学生选择的方式进行。
当然,这一过程并不是那么顺理成章的,我们灌输知识式的教育模式根深蒂固,新手教师也是传统教育下的产物,机器人课堂看似强调了学生动手,给学生创造空间,可是大部分改变还是流于形式,还是不敢真正放手,让学生来主导课堂。其实,要做到学生第一,老师第二,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观念,真正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有能力自己决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过程,在学习中可以做出正确及有效的判断。这一过程是反复的,甚至是让老师“痛苦”的,眼睁睁看着学生“犯错、走弯路”而不去主动指正,确实让好为人师的新教师“受折磨”,但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让学生真正相信老师的放权让位,相信他们自己是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 引入新事物、新思路,激发学生深层兴趣
面对机器人,一般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好有趣,好想玩,但是这种兴趣能够维持多久呢?面对长期被老师“灌食教育”而变得“懒惰”的学生,往往会在创新力方面缺乏主动性,怎样引导学生重新充满好奇心,发挥创造力,这就是新教师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我们在不伤害学生主动性的同时,不妨试一试将新领域,新科技多多的引入课堂,特别是和机器人相关的新发明分享给学生,这些有难度的挑战,刺激着学生,引导朝着他们梦想的目标前进,兴趣就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出来了,了解的越多,越有感觉,越有兴趣。
当然,这一过程对新手教师的要求也很高,面对纷繁的工作和教学任务,新老师需要不断关注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还需设置合理可达到的目标,能让学生既有动力,又不敢松懈,在动力中前进,找到兴趣点,发挥创造力。
三、 培养团队凝聚力,让学生懂得与人合作
在机器人教学中,特别是比赛中,往往是一个小组2-3个人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那么小组队员的明确分工和通力合作是任务完成的关键因素,怎样能让小组中每一位同学都发挥自己的优势,有事可做,有主人翁感,这是新手老师常常要考虑思量的又一问题。
往往,一个小组中会有一个核心人物—小组长,他们一般都比较有责任心,愿意承担任务,自然获得中心地位,但是老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少作为的同学,他们往往需要老师的“特别照顾”。首先,这些学生并不是不愿为集体做贡献,但是缺少自信,怕自己做的不够好,遭别人轻视;或是没有勇气面对困难,这样的同学,更好的方式可能是让他隐在集体中,交个他的任务都是集体完成的,这样,他的心理压力不容易过大,能够在集体中从容自在的完成学习与进步,等到他的能力足够时,不经意的就能让他主动承担任务,通过集体的支持,一般都能够顺利的完成,小任务的完成会极大的鼓舞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变得更自信,态度更积极。
当然,这一过程中,新手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不要在学生犹豫的时候认为他不够有责任心而勉强责备。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增加每一位学生的成功的体验,这对于学生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学科的热爱度的提升,更是学生人生中一种宝贵的财富,自信心的获得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对于机器人培训的新手教师,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新手教师们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思考,教育有时没有好坏与对错之分,有的,只是是否适应学生。当然,教师的培养方式也应该做到有所放矢。教师要做到的就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将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种利益应远超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更多的考虑学生态度、自信心、自我决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沟通机器人的培训,真正领悟到这种充满创造力的“玩具”的真正魅力,当学生的学习不受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自然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周宏.教师新素养(共四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4] (美)麦金太尔,奥黑尔.教师角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5] 冀文秀,施纪华.“双轨制”教师培训模式探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6] 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应用模式.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杨娜,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学历。现就任于上海市金山区第二劳技学校,担任电子课程教师并兼任乐高机器人社团辅导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