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小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充满乐趣

【作者】 王开武

【机构】 贵州省都匀经济开发区匀东镇五星小学

【摘要】 解决问题”不仅具有“应用题”的教学价值,而且也拓展了多方面的教学价值,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充满解决问题的热情,让学生自主参与数学学习与探究,脚踏实地学到知识。
【关键词】解决问题;生活化;探索化;多样化;兴趣学习;提高效益
【正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将“应用题”更名为“解决问题”,“应用题”是传统数学课程中的经典板块,新一轮课程改革打破了历年来将“应用题”作为独立教学板块的格局,把相关内容融入到四个学习领域之中。其名称也改为“解决问题”了,从中也反映出数学课程应该追求的目标,并赋予了新的教学内涵。“解决问题”不仅具有“应用题”的教学价值,而且也拓展了多方面的教学价值,如: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加深学生对数学思考方法的理解,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数学语言具有精确、简约和抽象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必须认真细致的阅读和观察,准确的理解数学信息。低年级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观察能力较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很容易忽略了关键的字眼或图形,进而影响“解决问题”的效果。因此,“解决问题”的教学应当寓教于乐,让学生想学、乐学、爱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
  一、“解决问题”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注重给学生提供有趣味性、生活性、时代感的情境和素材,让学生对“解决问题”充满热情与信心。例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制作的课件中依次呈现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画面,画面中蕴含着一组数学信息(淘气和笑笑一起来到肯德基餐厅过生日,阿姨送上一套儿童套餐,有2个汉堡,4快鸡块,2杯可乐,1块蛋糕。)先让学生感受过生日的情境,把数学课堂中的“解决问题”很自然的带给孩子。这些食品该怎么分才平均呢?并且都能用一个什么数字来表示呢?“你们太棒了,汉堡、鸡块、可乐都能用一个数来表示,你们看,淘气笑笑吃得多开心呀!”可是一块蛋糕怎样分成大小相等的两块呢?你们能用那个数字来表示呢?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过生日的生活情境,使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同时,又为下一堂课《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的“解决问题”做了强有力的铺垫。情境中呈现的画面是孩子们过生日经常遇到的事,为学生们成功的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从而感受到“解决问题”的生活化,能为“解决问题”带来乐趣。
  二、“解决问题”探索化
  “解决问题”的教学应鼓励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思路自主探索解题策略。除了运用抽象、归类类比、演绎等严密的逻辑形式外,还提倡直觉猜测、数形结合、合理想象、合理推理等解题方法。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有余数除法》的解决问题时,精心巧妙的展示“解决问题”。A、学校开家长会,有50名家长来参加,每8位家长围坐一张桌子,需要准备多少张桌子?B为了装扮教室,每6枝花扎成一束,45朵可以扎成多少束?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激励和开发,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弘扬,特长得以发挥。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准备多少张桌子?50÷8=6(张)……(人)如果你是班长你把这些花扎成几束?积极适宜的进行对比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增长,实现“解决问题”中充满已知与未知、复杂与简单、熟悉与陌生的矛盾转化,把枯燥乏味的“解决问题”融合在摆桌子、扎花束等活动形式中,使学生像在做游戏那样,轻松愉快的完成“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三、“解决问题”多样化
  传统“应用题”的内容脱离生活,呈现形式单一,极大的阻碍教育价值的拓展。“解决问题”改变了传统“应用题”几乎纯文字的呈现形式,追求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时,出示游乐园游乐项目的价格表,通过图片、文字、表格、人物对话呈现出数学信息:在教学教材《秒的认识》时,通过重播2013年迎新年倒计时的视频画面,通过回顾刘翔2004雅典奥运会夺冠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一秒有多长。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孩子对视频、图片、人物对话、形式多样化的好奇心,挖掘他们对“解决问题”的潜能,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解决问题。排除一切对“解决问题”产生的心理障碍。总之,在整个“解决问题”的形式中,多以童话故事、人物对话、图片展示为主,再配上适当的文字,充分展示“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以信息丰富的视频、富有情趣的情境图、具有生活味的对话图等作为呈现信息、孕伏问题的载体,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同时,让学生深深的感触到形式多样化是“解决问题”的可塑素材,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生动活泼的图片文字和数学故事,增强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亲切感。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是充满了希望和活力的,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认真落实“解决问题”的教学,始终着眼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与学生共同分享“解决问题”的乐趣,让学生快快乐乐的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曾斌.注重多元化教学,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5(09).
  [2]张婷.趣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J].江西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