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重视环境创设,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作者】 王 芹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幼儿园

【摘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与条例》中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要有计划的绿化园地,重视幼儿的环境布置,要使幼儿生活在明朗的、愉快地、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里。”在《幼儿园教育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综上所述,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及实施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深刻领悟到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是教师教育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关键词】环境创设;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幼儿身心发展
【正文】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就像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更是一盏指引灯,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何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创建良好的教育环境?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有效利用幼儿园室外环境。
  在幼儿园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为引导培养幼儿提供教育契机,因此幼儿园中的墙壁、地面乃至空间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幼儿发挥想象与创造的场地,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1、丰富多彩的走廊文化,让孩子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幼儿园走廊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鹤琴先生认为:“幼儿生来就喜欢美的东西”,我们可以用各种材料制作吊饰来装点走廊,如,我们将废弃的鸡蛋板和鸡蛋壳涂上丰富的色彩,并画上精美的图案,将它们变成美观的走廊吊饰用丝带悬挂在走廊上方,游戏活动时,孩子们在吊饰下穿梭着、嬉笑着,乐趣无限。幼儿园吊饰设计不应该仅仅为了满足幼儿的审美需要,而是在吻合幼儿审美情趣的前提下,结合适当的教育活动,使幼儿接受一些教育。因此教师可结合主题和季节经常更换走廊的吊饰环境,让走廊吊饰成为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窗口。如以春节为主题的吊饰中,我们让幼儿收集废旧的光盘、请柬、卷心纸筒制作龙、灯笼、鞭炮等吊饰,顿时校园中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走廊吊饰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构思,更多的是体现孩子们的智慧,在制作吊饰时,我们发动孩子收集材料,让孩子参与其中,让他们帮助老师画画、剪剪、染染、贴贴,并将孩子们动手制作的剪纸、绘画、粘土作品等,张贴到吊饰环境中,我们还布置了幼儿的绘画作品展览,供幼儿相互观摩、交流学习。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感受到动手操作的快乐,亲身体会到幼儿园的文化,体会到他们才是学校真正的小主人。
  2、发挥区域环境的教育、娱乐作用。
  在户外开展活动,活动的空间扩大了,幼儿的思维想象力也开阔了。户外的许多自然物都可以帮助孩子们扩展活动的内容,从而生成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各自的活动区域里以土地、青草、绿树、鲜花为主创设自然风景活动区,让孩子充分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让幼儿在大型玩具上攀、钻、滑,在地垫上走、跑、跳、爬,并增设了拳击区、荡秋千等设施的身体锻炼活动区,不仅使幼儿游戏富有挑战性,而且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协作和幼儿互助能力。
  3、富有儿童情趣化的墙面布置,对幼儿发展具有教育意义。?
  让幼儿园的墙面说话,合理布置园内墙面的绘画、标语、礼貌用语,让幼儿尝试认一认、读一读,久而久之,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精心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
  室内空间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我们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精心构思活动室的每块墙面、每个角落,充分利用空间,让活动室环境处处成为孩子能力发展的天地。
  1、创设有特色的班级主题墙。幼儿园班级教室最主要的就是主题墙的设置和布置,幼儿与主体墙进行互动、反应,支持和促进孩子的学习,是我们幼儿园每一个教师的目标追求,要让孩子成为教室主题墙的主人。如我班的主题墙是以“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墙面上布置了一棵大树,树枝上贴上了孩子们的照片,每星期进行评比活动,表现好的幼儿可获得一颗小星星贴在照片下。大树周围是孩子们的作品展示区,并以小动物、小草、花朵做点缀。孩子们在这样有趣的评比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2、发挥区角活动的作用。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利用教室空间,设置了多个区角活动。窗台向阳的地方是自然角,种植了一些蔬菜和花卉,如黄豆、稻谷、大蒜、葱等会发芽的植物以及凤仙花、长寿花、菊花等开花植物,平时让孩子们参与浇水、除草等照料活动,引导孩子对所种植物进行观察,并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了解其生长过程等,这些自然角的秘密常常会让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去发现,去探索,去寻找答案;设置图书角,由于教室空间有限,我们就在墙上钉了一个布袋,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幼儿书籍放在布袋里供大家一起阅读,利用晨间入园、阅读时段等时间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并学习爱惜、整理书籍,图书角的活动不仅让孩子爱上了阅读,拓展了孩子知识面,还让孩子学会了与同伴友好交流,让孩子养成了爱惜书籍、整理书籍的好习惯;在美工区,提供一些废旧材料,如幼儿从家里收集了带来的各种饮料瓶、小纸盒、蛋壳、光盘、红包请柬、纸杯、蛋糕盘等废旧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孩子们用请柬做成了灯笼,用饮料瓶做出了飞机、花篮、笔筒等物品,用纸杯做出了漂亮的纸杯动物、纸杯花……用这些作品来装扮我们的班级各区域,孩子们开心极了,面对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则更有兴趣了,幼儿在积极投入、参与的过程中,既发展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陈鹤琴先生说过:“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在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全体幼儿参与室内环境布置的创意设计、材料的收集、制作全过程,从而调动每个幼儿的积极性,以培养孩子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家庭资源共享。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最亲密的环境,家庭的生长环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教育作用,家园合力促幼儿良好个性形成。 
  在“家园共育”栏里,我们把每周的课程安排告知家长,把最新的、最好的教育孩子的信息传达给家长,让我们在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家长会、家访、“幼安宝”平台、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指导家长了解幼儿的认知规律,为幼儿创设一个小空间,提供丰富的玩具,让幼儿自由自主地活动;指导家长尊重孩子游戏的权利,主动做幼儿游戏的伙伴;指导家长尊重孩子自我发展的权力,不替代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建议家长多带孩子亲近自然、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在环境育人的认识上达成共识,促使家长在各自家庭条件的基础上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幼儿从小沐浴在良好的家风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幼儿身心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幼儿教师,要在理解和尊重每一个幼儿的基础上,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创设健康的活动氛围,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促进幼儿在情感、能力、态度、知识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江苏教育出版社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3]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策略——《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4]《陈鹤琴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