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历史高效课堂初探

【作者】 刘春梅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改以来,许多学校和老师把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下,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高效全面发展,全面达成“三维目标”。所以在这个概念中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高效全面的实现三维目标。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以及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怎样才能实现高效课堂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精心备课,做好课前充分准备,优化教学方案
  要构建高效课堂,充分的课前准备显得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课前要精心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功。有效备课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物质)之下,形成有个性、有亮点、有创意、有拓展的教学设计。备课除了写教案常规要求外,还应从教师自身、教材、学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这些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案。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选择案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案例”可以是课本上某一段内容甚至某一句话,也可以是与教材有关的史料,然后要求学生就“案例”去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有位老师讲到对外开放时,先让学生仔细看书,然后问,你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生很快就回答:这些开放地区与历史上的通商口岸从地域上十分相似。再让学生看这一部分内容提问。学生再次思考,提出新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对外开放地区与历史上的通商口岸如此相似?再要求学生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学生们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一问题:(1)地理因素:因为这些地方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有利于吸收外资和技术;(2)历史因素:正是因为历史曾经被迫开放过,所以这些地方的经济基础相对较好;(3)其它因素:因为此地方的人才资源、素质、观念等比较先进,等等。这样在反复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慢慢地养成对课本质疑问难的习惯,并且活跃了思维,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优化教学方法,重视教师主导,突出学生主体
  实践证明,缺乏有效指导的学习,是低效的学习,只有将教师合理有效的指导或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才可能创造出高效的学习成果。
  1.从师生互动层面看
  (1)坚持高效讲授与自学指导相结合。教师高效讲授,是指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讲授的内容要做到精、新、深。“精”即精讲,侧重重点、难点和疑点;“新”是指教师适当补充新内容(或材料),有选择地介绍新观点、新的研究成果或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深”指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讲授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并非无限拔高)。而对学生的自学,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才更有效。
  (2)教师引导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就某一课而言,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疑问,有目的地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讨论。这些疑问必须是学生的兴奋点,它既要概括教材的知识点,更要切中教材重点难点,能唤起学生应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同时疑问要确保有梯度,适用不同水平的学生;当学生在探索中出现了疑难时,教师通过有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联想已有知识,各个击破。
  (3)教师引导与学生个性相结合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明的个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存在着认知的差异,有接受能力的差异、有理解程度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意志品质的差异等等。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正视这些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设计。
  例如:一位教师在课上组织学生讨论明治维新时期“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也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有利于日本摆脱半殖民地的危机,有利于深化改革;还有学生认为,富国强兵思想也推动了日本对外侵略,奴役和掠夺其他民族。学生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富国强兵思想理解和认识的差异,是各自个性彰显的体现,也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探寻后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认识,并加以适当的方法指导,自然会得出初步的共识,即日本的富国强兵思想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引导与彰显学生个性相结合,不仅有利于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他们体会到独立思考的价值,而且也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博采众长”,掌握学习历史、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2.从生生互动层面看
  坚持教师引导与学生间合作的结合。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即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学习的情境。著名合作学习理论家约翰逊指出:“合作学习是这三种学习情境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情境,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习情境……从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课堂活动的主流应当是学生的合作活动。”可见,重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集思广益,提高课堂绩效,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品质。
  构建真正的历史高效课堂就应去掉那些片面追求形式、急功近利的做法,彻底纠正轻视历史学科的观念,真正做到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实际、脚踏实地的去研究、实践历史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