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点滴积累 驾驭语言——浅谈积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张 伟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双龙镇铧头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微信、互联网等占据了人们大量时间。书本阅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学生被电视、手机、网络等控制,对祖国传统文化渐渐失去了兴趣,我们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回到书本上来,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祖国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扬,怎么让汉语与时俱进,更有生命力呢?。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传承的实施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每一位学生学好语文,使用母语。
  初中语文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认为应该多识字,加大词汇占有量,扩展阅读面,积累更多的文学常识,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汉语,热爱汉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语言优美,文字源远流长。汉文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是世界文学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四种工作语言之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与世界其他国家和人民交往日益频繁,汉语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许多国家的中小学都开设了汉语课,成千上万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学好汉语。
  纵观几千年的文学发展史,文学巨人,像夜空中璀璨的明珠不断涌现。从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育家——孔子到空前绝后的史学家司马迁;从伟大的辞赋家,爱国诗人屈原到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从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柳宗元到封建主义的叛逆者曹雪芹;从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的鲁迅到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代表莫言。烟波浩渺的中国文学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文学骄子,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还有什么理由不学好汉语呢?
  汉语言文学有很多宝贵的遗产,从有史料记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至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了一朵又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如《史记》、《三吏三别》、《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众多文学精品永驻世界文化长廊。面对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我们不应该在文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吗?
  其次,教育学生注意平时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完善自我。
  汉文学源远流长,浩瀚无边,我们如何去学习呢?“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面对浩如烟海的汉文学知识,我们只有养成良好习惯,日积月累,文学知识才会与日俱增。提高修养,净化灵魂,不断完善自我。
  A、 积累词句,夯实基础。
  初中学习阶段,立足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继续扩大识字量,积累丰富的词汇,从民间学习劳动人民的语言,收集熟语、谚语、名人名言、格言等。譬如“三人行必有我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的积累,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有了坚实的基础,才有遨游向知识海洋的本钱,为广泛的阅读铺平道路。
  B、 积累奇闻轶事,成语典故,开阔视野,接受思想教育。
  “两小儿辩日”,徐特立“活到老,学到老”的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海洋无边无际,人无完人,学无止境。
  “程门立雪”、“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告诉我们尊师勤学的重要。
  “孔融让梨”、“卧冰求鲤”、“李密的《陈情表》”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有修养,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的传统美德。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智者不饮盗泉之水”,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领取美国救济面粉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骨气要有正气。
  《岳飞抗金》,《苏武牧羊》,“文天祥誓死不降元”教育我们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教师善于引导,做到有的放矢,不断丰富学生的汉语知识。
  教师应该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入手,对课本中出现的优美词句,历史故事等适当扩展延伸,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积累,不断充实大脑,获得美的享受。
  A、 教师本身注重词汇积累,丰富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在教学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使学生觉得老师博学多才,语言流畅,谈吐高雅,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自觉主动积累语言。
  B、 班级多开展知识积累竞赛活动。班级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活动,比数量,比质量,比讲解。促进学生扩展阅读,从课本中,从课外读物中,从电影电视作品中,从互联网络中,从民间交流中学习积累。
  C、 开展文学评论活动。教材中名篇佳作不少,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从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主题立意、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方面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激化阅读兴趣。
  D、 认真指导写作,组织成立少年文学社团,让一些语言基础好的学生尝试着进行诗歌、散文、小说的创作,并做好指导工作。这样又能促进学生注重日常的阅读和积累。
  E、 开展语言交流活动。班级组织开展演讲会、文学作品评论会、影视作品观后感、名篇佳作读后感等形式,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多识字,多积累词汇,多掌握基本常识,扩展阅读面,丰富头脑。从而达到提高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即驾驭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