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以小见大 抒发真情 创新立意——作文教学浅谈
【作者】 李 亮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实验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总有部分学生一遇作文课就倍感头疼,无从入手,不知道作文应该写些什么。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他们不懂得讲故事,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故事。其实,好的文章也正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一样,要善于从小处着眼,要抒发真情实感,要有新颖的立意,还要有精彩的故事悬念,要把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点滴和要素和谐有机地串连在一起。讲好身边的故事,才能写出有生气、有滋味的好文章。下面,以记叙文为例,谈谈作文教学。
一、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坚持“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是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一叶落而知秋,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利用身边的平凡微小的故事为载体,在让他们叙述“小事小情”的过程中,达到在平常的蕴含深刻、微细中挖掘大道理的目的,真正体现出记叙文写作活动中应坚持的以小素材来反映深刻主题的基本技巧。在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实践中,我总不忘从已有的资源出发,积极归结教材中相关的名家大师作品的写作特色,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绝大多数的大作家都能巧妙借助“小事小情”来抒发自然真挚的情感。如,散文大师朱自清前期散文的代表作《背影》中,只写了他的父亲买桔子这样的一件小事,却精巧地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还有,法国都德的短篇《最后一课》中,仅通过沦陷区里的一个小学校的一节课,描述了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师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一些“小事”,但却无限地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真实地展现了爱国主义的大主题。这些写作成功的范例都为我们的学生开展记叙文写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二、述“真人真事”,抒发真情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写记叙文,不仅要有“真人真事”,还应有真实的情感。要让学生明确,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并勤于掘取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述说人和物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写出好文章。
在学习记叙文写作时,不少学生面对真人真事,却未能有效抒发自己的积极情感,这不仅是由学生的年龄、人生阅历及学识的制约,而且在于学生对待生活缺乏激情,缺乏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欣赏生活的态度。所以,我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要善于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感受“真人真事”中学会体验生活、领悟生活,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抒写出生活美文。
三、创新立意
讲故事写记叙文,还要注重创新立意,寻求新鲜独特的文章主题。新颖别致、富有深意的故事更能增添文章的深刻意义和价值。“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指引我们的学生多观察生活、用心领会生活,发掘有意义的、新鲜的写作素材,鼓励他们写出好文章。如,在每年的母亲节来临之际,教师都会布置学生写一篇以妈妈为主题的记叙文,多数学生都会有感而发,但有特色、立意新颖的作品却不多见。有一次,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了一篇标题为“礼物”的文章,作者是班上平常很不起眼的小女生谢楠。文中主要描述了她为了在母亲节来的时候,能亲自送一个特别的礼物给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请求同学帮忙,学会了上淘宝网,并网购了一付加长洗衣橡胶手套,要在节日时送给妈妈。她在文章里这样写送给妈妈礼物时的一段情景:
这一天,节日终于到来了。一大早,妈妈在匆忙为我准备上学的书包和水杯。我微笑着站在她背后。她一转身,似乎看出我的神情有点不一样,用手摸了下我的额头,就问:“怎么啦?”我轻轻地摇了头,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要送个小礼物给您,希望你会喜欢,好吗?”妈妈听了,微笑着说道:“不用送我礼物,只要你认真读书,开开心心生活,我就知足咯!”“你看!这是我送个你的礼物,你看看,喜欢不?”当妈妈揭开礼物盒子,看见了洗衣手套时,立刻会心一笑说:“我的乖女儿,妈妈没有白疼你啊!”“妈妈,以后你洗衣服、做家务就可以戴着我送你的手套了,这样你的手就不怕被冻伤了。虽然现在天气还比较暖和,但你可以留到冬天用哈!”
学生围绕母亲节活动主题,都会从“感恩”的视角来写,都能表现出对妈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但要挖掘新颖的素材,从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来写却为数不多。谢楠同学以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流行参与网购的实际出发,不像别人都是网购喜欢的衣服、食品、玩具等,而是将自己网购一副手套送给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为素材,选取了熟悉生活中的“新鲜”场景,树立了一个“新颖”的写作视角,表达了另一番意味和意义。所以,要选取“新鲜”事,觅得“新颖”视角,教师平时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需要开展拓展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训练。如在材料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准确审题,围绕作文素材展开遐想,积极挖掘素材内涵,找寻新颖的写作视角。其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立意,多肯定、多表扬,帮助学生开阔写作思路,鼓励他们写出更多的有新意的好文章。
四、制“故事情节”,精巧设计
说生活故事,写好记叙文,同样也需要精于设计故事情节。优秀的记叙文中,精致巧妙的故事构思、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极大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如,在我校开展“精神文明月”活动中,语文组举办了“我爱我家”征文比赛活动,收到了几十件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写得很精彩,他们都在文章的构思上下了很多工夫,在讲述平凡的家庭故事中展现出幸福家庭的鲜活特色,体现了小作者们的别具匠心。其实,这些构思精巧的文章思路在课本里随手可得,在身边的生活中触手可及,关键是我们的学生如何学会细心地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寻新颖的写作主题,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有故事的人。要写好记叙文,我们的学生应学会讲故事,讲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美好故事,在讲述故事中走进学习和生活,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积极从平凡的人和事中发掘不平凡的细节,触发感动,抒发感怀,激扬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一、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
在初中写作教学中,坚持“以小见大”的叙事视角,是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一叶落而知秋,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教师要善于指引学生利用身边的平凡微小的故事为载体,在让他们叙述“小事小情”的过程中,达到在平常的蕴含深刻、微细中挖掘大道理的目的,真正体现出记叙文写作活动中应坚持的以小素材来反映深刻主题的基本技巧。在指导学生记叙文写作实践中,我总不忘从已有的资源出发,积极归结教材中相关的名家大师作品的写作特色,让学生们深深感受到绝大多数的大作家都能巧妙借助“小事小情”来抒发自然真挚的情感。如,散文大师朱自清前期散文的代表作《背影》中,只写了他的父亲买桔子这样的一件小事,却精巧地体现出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还有,法国都德的短篇《最后一课》中,仅通过沦陷区里的一个小学校的一节课,描述了一个平平常常的老师和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一些“小事”,但却无限地抒发了他们心中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真实地展现了爱国主义的大主题。这些写作成功的范例都为我们的学生开展记叙文写作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二、述“真人真事”,抒发真情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写记叙文,不仅要有“真人真事”,还应有真实的情感。要让学生明确,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并勤于掘取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述说人和物的真情实感,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写出好文章。
在学习记叙文写作时,不少学生面对真人真事,却未能有效抒发自己的积极情感,这不仅是由学生的年龄、人生阅历及学识的制约,而且在于学生对待生活缺乏激情,缺乏用心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欣赏生活的态度。所以,我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要善于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在感受“真人真事”中学会体验生活、领悟生活,以情真意切的语言抒写出生活美文。
三、创新立意
讲故事写记叙文,还要注重创新立意,寻求新鲜独特的文章主题。新颖别致、富有深意的故事更能增添文章的深刻意义和价值。“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要指引我们的学生多观察生活、用心领会生活,发掘有意义的、新鲜的写作素材,鼓励他们写出好文章。如,在每年的母亲节来临之际,教师都会布置学生写一篇以妈妈为主题的记叙文,多数学生都会有感而发,但有特色、立意新颖的作品却不多见。有一次,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发现了一篇标题为“礼物”的文章,作者是班上平常很不起眼的小女生谢楠。文中主要描述了她为了在母亲节来的时候,能亲自送一个特别的礼物给妈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请求同学帮忙,学会了上淘宝网,并网购了一付加长洗衣橡胶手套,要在节日时送给妈妈。她在文章里这样写送给妈妈礼物时的一段情景:
这一天,节日终于到来了。一大早,妈妈在匆忙为我准备上学的书包和水杯。我微笑着站在她背后。她一转身,似乎看出我的神情有点不一样,用手摸了下我的额头,就问:“怎么啦?”我轻轻地摇了头,说:“妈妈,今天是母亲节,我要送个小礼物给您,希望你会喜欢,好吗?”妈妈听了,微笑着说道:“不用送我礼物,只要你认真读书,开开心心生活,我就知足咯!”“你看!这是我送个你的礼物,你看看,喜欢不?”当妈妈揭开礼物盒子,看见了洗衣手套时,立刻会心一笑说:“我的乖女儿,妈妈没有白疼你啊!”“妈妈,以后你洗衣服、做家务就可以戴着我送你的手套了,这样你的手就不怕被冻伤了。虽然现在天气还比较暖和,但你可以留到冬天用哈!”
学生围绕母亲节活动主题,都会从“感恩”的视角来写,都能表现出对妈妈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但要挖掘新颖的素材,从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来写却为数不多。谢楠同学以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流行参与网购的实际出发,不像别人都是网购喜欢的衣服、食品、玩具等,而是将自己网购一副手套送给妈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为素材,选取了熟悉生活中的“新鲜”场景,树立了一个“新颖”的写作视角,表达了另一番意味和意义。所以,要选取“新鲜”事,觅得“新颖”视角,教师平时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需要开展拓展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训练。如在材料作文训练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准确审题,围绕作文素材展开遐想,积极挖掘素材内涵,找寻新颖的写作视角。其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立意,多肯定、多表扬,帮助学生开阔写作思路,鼓励他们写出更多的有新意的好文章。
四、制“故事情节”,精巧设计
说生活故事,写好记叙文,同样也需要精于设计故事情节。优秀的记叙文中,精致巧妙的故事构思、引人入胜的情节设置,往往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极大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如,在我校开展“精神文明月”活动中,语文组举办了“我爱我家”征文比赛活动,收到了几十件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写得很精彩,他们都在文章的构思上下了很多工夫,在讲述平凡的家庭故事中展现出幸福家庭的鲜活特色,体现了小作者们的别具匠心。其实,这些构思精巧的文章思路在课本里随手可得,在身边的生活中触手可及,关键是我们的学生如何学会细心地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善于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寻新颖的写作主题,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每个学生都是有故事的人。要写好记叙文,我们的学生应学会讲故事,讲好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美好故事,在讲述故事中走进学习和生活,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写作水平,积极从平凡的人和事中发掘不平凡的细节,触发感动,抒发感怀,激扬生活和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