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

【作者】 刘志华

【机构】 贵州省松桃民族中学

【摘要】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首先要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还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同时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解题、勤学善思、归纳总结的习惯;更要养成做笔记,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正文】 
  高一数学学习是中学阶段数学学习承肖启后的关键时期,不少学生外入高中后,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笔者在本文中就此问题浅议几点看法。
  认识高中数学的特点。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数学在教材表达上采用了形象通俗的语言,研究对象多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和形象思维,而高中数学语言表达抽象,侧生抽象思维的锻炼。
  正确对待学习中遇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在开始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同学们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胜不骄,败不馁,千万不能让问题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提高自我调控的“适教”能力。一般来说,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后,在教学方式方法,策略的采用上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形成 自己独特的,鲜明的,一贯的教学风格或特点。作为一名学生,让老师去适应自己显然不现实,我们应该根据教的特点,从适应教的目的出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优化学习策略,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使自己的学法逐步适应老师的教法,从而使自己学得好,学得快。
  要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自己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教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引导下,靠自己主动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经常发现和提出问题,而不能依看老师的惯性运转,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和方法。
  要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新精神。
  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课前预习而“生疑”,“带疑”听课面“解疑”,通过教师的点拨,讲解而“悟疑”,从而提高课堂听课的效果。预习也听课前自学,预习得越充分,听课效果就越好,听课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预习下节内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审题是解题的关键,数学题是由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和图形语言构成的,拿到题目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逐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题意不清,仓促上阵,审数学题有时须对题意逐句“翻译”,将隐含条件转化禀明 显条件;有时需联系题意与结论,前后呼应挖掘出构建题意与目标的桥梁,寻找突破点,从而形成解题思路。
  要养成良好的演算,验算习惯,提高运算能力。学习数学离不开运算,初中教师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进间有限,运算量大,高中老师常把计算留给学生,这就要同学们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能笔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对复杂运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简便方法。
  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而训练并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而数学语言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只有以本为本,夯实基础,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要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克服的?这样,能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就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练出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视对它的挖掘,解题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题后,要经常总结题目及解法的规律,只有勤反思,才能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要养成善于交流的习惯,提高表达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问题,同学们应善于合作,各抒已见,互相讨论,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也可主动与老师交流,说也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老师的点拨下,他的思想方法会对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只有不断交流,才能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表达能力,如果固步自封,就会造成钻牛角尖,浪费不必要的时间。
  要养成勤学善思的习惯,提高创新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处延,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不满足于现成的思维和结论,善于从多例面,多方位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勇于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因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只有思索才能透彻明悟。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无问题状态,就说明他思考不够,学业也就提高不了。
  要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提高概括能力。每学完一节一章后,要按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专题化,这也是再认识的过程,对进一步深化知识积累资料。灵活运用知识,提高概括能力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要养成写数学学习心得的习惯,提高探究能力。写数学产心得,就是记载参与数学活动的思考,认识和经验教训,领悟数学的思维结果,把所见,所思,所悟表达出来,能促使自己数学经验,数学意识的形成,以及对数学概念,知识结构,方法原理进行系统分类,概括,推广和延伸,从而使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从低水平上升到高水平,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总之,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