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多媒体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作者】 龙谢川

【机构】 贵州省松桃县盘依信镇第二完小

【摘要】利用多媒体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清楚多媒体教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其次要了解多媒体教学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再其次要重视多媒体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品德社会;课堂教学;现代技术
【正文】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走进课堂,它的出现为实现新课标的要求丰富了教学手段,提供了更大的活动空间,为教学方式的优化提供了更有利的科学资源。大力推进多媒体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发挥其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轻松愉快析教育环境。
  一、多媒体教学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原重要启蒙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品德教育和品德培养的主要渠道。其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小学生价值观的确立和良好品德的培养关系到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多媒体教学能更好的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能够更直接更现实地呈现情境,让小学生能够看到生活实际中发生的人和事。国家基础教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未定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 多媒体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1、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尤其是品德与社会教学激发兴趣可得事半功倍之效。而多媒体教学作为新兴的学习欲望,更进一步增强了教学效果。例如:在《我的家乡变化大》一文中,通过多媒体的课件展示,学生对家乡的变化会更直观的,更清楚的了解,家乡的变化及发展以立体形象的图景呈现于学生眼前,印象深刻,节约了老师空头描述的时间,同时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更容易产生记忆,而抽象的道理他们则难于理解。
  2、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关键,是要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两者关系达到和谐统一。其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应当是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品德与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画面,富有情感的声音,再加上教师适时的恰当讲解,能充分借助视听优势,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探究。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家乡的水怎么了》时,笔者除了让学生实地调查当地的水污染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调查研究去观察,了解、体会。学生在这种形式下,通过了解和体会各种情境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增强了思维能力,提升了认识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增加课堂知识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能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同时也符合小学生的兴趣与特点,例如:在学习《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课时,单凭教师讲家乡有多美,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这一理论观点,枯燥乏味,学生很难理解和接受。倘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取得的成就可以用图书、文字资料等展示给学生,并做出前后对比,这样可以使教学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有助于学生记忆理解,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增大课堂容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4、 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例如:讲《家乡的水怎么了》这一部分时,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把画面放大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周边的环境,提出自己的困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在学生共同互动,共同分析问题的途中让学生探究矛盾,寻觅新的解决途径,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括展,通过多媒体展示水的污染,淡水资源的紧,展示生活中节约用水和浪费水的对比的镜头,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水的作用之大,有的还联想到家乡断水后的诸多不变。同时增强了学生品德与社会课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 多媒体教学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必须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该用则用,用得适度,用得合理。
  1、不能滥用多媒体课件,而忽视教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任何教育形式都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不能让课件充当主角,完全抛开教师的释疑解惑的作用。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生生的交流,讨论,在光声、图像中更活跃、更睿智。
  2、 不能内容脱离教学目标,堆砌材料、哗然取宠
  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开象直观的展示功能,它能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但光有好看的课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讲究实际,课件设计要体现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教学目标,要忠于教材而高于教材,不得哗然取宠,堆砌素材,也不面面俱到,一铺直叙,在图像的处理上要简洁,大量的讲解和分析应让老师去完成。
  总之、恰到好处运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只有认清多媒体辅助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问题,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