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摭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作者】 徐远道 杜琳婧
【机构】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九龙小学
【摘要】班主任是具有专门的职业道德、职业理论、职业技艺的专业工作者,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岗位。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怎样才能贴近学生,全面地了解学生。小学生年龄还小,考虑问题还不全面,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斥责,正确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管理
【正文】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一项技巧。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是老师,还要是朋友。只要用心、用爱,就会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尊重与支持。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说一句话,可以有多种说法,可以使人跳,也可以使人笑,对学生的教育,也要多动脑筋,多想方法。可以是严厉指责,也可以是热情赞扬,可以是春风化雨式的循循善诱,偶尔也可以冲冠一怒为后生,但怒气伤肝,只能偶一为之,就像人吃药有抗药性一样,发火的次数多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那黔之驴,他也就不怕你了。所以我觉得班级管理最主要就是要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一、完善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针对学生可能对于管理处罚不服的表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实现做好防范措施,将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和可能会做到的好事都列出来,并做好相应的惩罚和奖励制度,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学生们犯错误或者做好事时按照这些制度去惩罚和奖励,不加以私心,不施以偏颇,学生们才能够真正的心服口服,对班主任也才能够真正的尊重。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之所以能够一直成为热议话题,就是因为其不仅体现着尊重、民主的师生关系,还体现着学生与班主任是否全面交流,更体现着学生与老师是否完全接纳对方,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较而言,农村小学班主任有着其特有的特点,与学生关系的矛盾也具有独特性,想要构建出农村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针对其独特性做出对策。
二、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三、培养好班干部,发挥助手作用
班干部对整个班来说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因此,只要选择和培养好班上的班干部,班主任的工作也就变得更加轻松了,班上的班风也就变得正了。干部选举产生后,每位职责要明确,怎样做工作要耐心细致地指导。例如:小组长要管好小组成员的纪律、卫生、学习,每天早晨到校要督促成员主动把本子按照要求交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检查,查好以后送交大组长,并报告情况;放晚学前要检查小组成员的抽屉和地面的卫生情况。职责明确了,协调工作很重要,否则,可能出现各敲各的锣,要鼓励他们协调工作,指导他们协调工作,明白分工不分家,分管与协作的关系。
四、关爱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有个别同学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好动,偷懒常常做出一些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但往往这部份人特别爱面,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对他弃之不理,我只能是不厌其烦的耐心的跟他讲道理,哄和批评相结合,同时在生活上关心她,多和他家长联系,共同帮助、教育他们。我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在老师开导教育下、同学帮助下,最近有两个同学表现较好,无明显的危急情况。老师就给发一个进步奖星,并影响其他同学。
五、长于“表扬”,善于“惩罚”
表扬会带给人幸福的感觉,它常常能调动人的热情,激发人的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表扬孩子,除了要真诚、发自肺腑外,还要注意采用多种表扬方法。可以直接表扬孩子,也可以转达别人的表扬,还可以直接说出孩子显著的进步,让同学猜是谁,借同学的嘴说出他的名字。后两种表扬方式效果往往会更好。 单用“表扬”一种教育方法也不行,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我们有时也要采用“惩罚”的方式。这与尊重孩子并不矛盾。马卡连柯说过:“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要求他。”我们处罚孩子,一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惩罚要与尊重相结合,要考虑孩子的面子,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以至于破罐破摔。二是惩罚要与说服相结合。我在惩罚浩浩时,都要配以说服教育,告诉他为什么惩罚他,我有多在乎他。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认同你的惩罚,并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错误。
总之班主任工作实质上就是播撒一个爱的教育工作,用爱心、耐心、恒心和创新,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尽心尽职的工作中,我享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喜悦,享受到了与人交流,感受真诚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忠丽.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2013(06).
[2]林子微,杨露嘉.论农村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华东师范大学.2014(12).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一项技巧。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是老师,还要是朋友。只要用心、用爱,就会得到学生们的爱戴、尊重与支持。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说一句话,可以有多种说法,可以使人跳,也可以使人笑,对学生的教育,也要多动脑筋,多想方法。可以是严厉指责,也可以是热情赞扬,可以是春风化雨式的循循善诱,偶尔也可以冲冠一怒为后生,但怒气伤肝,只能偶一为之,就像人吃药有抗药性一样,发火的次数多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那黔之驴,他也就不怕你了。所以我觉得班级管理最主要就是要学会正确关爱,营造温馨班级。
一、完善小学班级管理制度
针对学生可能对于管理处罚不服的表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实现做好防范措施,将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和可能会做到的好事都列出来,并做好相应的惩罚和奖励制度,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在学生们犯错误或者做好事时按照这些制度去惩罚和奖励,不加以私心,不施以偏颇,学生们才能够真正的心服口服,对班主任也才能够真正的尊重。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之所以能够一直成为热议话题,就是因为其不仅体现着尊重、民主的师生关系,还体现着学生与班主任是否全面交流,更体现着学生与老师是否完全接纳对方,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较而言,农村小学班主任有着其特有的特点,与学生关系的矛盾也具有独特性,想要构建出农村小学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就要针对其独特性做出对策。
二、强化小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小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儿童发自内心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自我管理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太阳”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朝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一般说来,少年儿童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那么究竟该如何调动积极性呢?基本的途径是给予正面强化。例如我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
三、培养好班干部,发挥助手作用
班干部对整个班来说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因此,只要选择和培养好班上的班干部,班主任的工作也就变得更加轻松了,班上的班风也就变得正了。干部选举产生后,每位职责要明确,怎样做工作要耐心细致地指导。例如:小组长要管好小组成员的纪律、卫生、学习,每天早晨到校要督促成员主动把本子按照要求交到指定的位置,然后检查,查好以后送交大组长,并报告情况;放晚学前要检查小组成员的抽屉和地面的卫生情况。职责明确了,协调工作很重要,否则,可能出现各敲各的锣,要鼓励他们协调工作,指导他们协调工作,明白分工不分家,分管与协作的关系。
四、关爱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功。首先要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简单。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有个别同学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好动,偷懒常常做出一些让人无法想象的事情,但往往这部份人特别爱面,作为班主任我不能对他弃之不理,我只能是不厌其烦的耐心的跟他讲道理,哄和批评相结合,同时在生活上关心她,多和他家长联系,共同帮助、教育他们。我用百分之百的热情,去争取哪怕百分之一的效果。在老师开导教育下、同学帮助下,最近有两个同学表现较好,无明显的危急情况。老师就给发一个进步奖星,并影响其他同学。
五、长于“表扬”,善于“惩罚”
表扬会带给人幸福的感觉,它常常能调动人的热情,激发人的潜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学生。表扬孩子,除了要真诚、发自肺腑外,还要注意采用多种表扬方法。可以直接表扬孩子,也可以转达别人的表扬,还可以直接说出孩子显著的进步,让同学猜是谁,借同学的嘴说出他的名字。后两种表扬方式效果往往会更好。 单用“表扬”一种教育方法也不行,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我们有时也要采用“惩罚”的方式。这与尊重孩子并不矛盾。马卡连柯说过:“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要求他。”我们处罚孩子,一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惩罚要与尊重相结合,要考虑孩子的面子,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不要伤了孩子的自尊,以至于破罐破摔。二是惩罚要与说服相结合。我在惩罚浩浩时,都要配以说服教育,告诉他为什么惩罚他,我有多在乎他。这样,孩子才会心服口服,认同你的惩罚,并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改正自己的错误。
总之班主任工作实质上就是播撒一个爱的教育工作,用爱心、耐心、恒心和创新,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尽心尽职的工作中,我享受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喜悦,享受到了与人交流,感受真诚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忠丽.浅谈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2013(06).
[2]林子微,杨露嘉.论农村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华东师范大学.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