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三数学总复习策略的实践研究

【作者】 郑 伟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三数学总复习阶段是整个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巩固与提高阶段,搞好初三数学的总复习,不仅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成绩,而且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数学总复习阶段具有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面临学生的基础知识差异性、能力提高的迫切性、思想状态的不稳定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复习呢?以下是我在积累了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后总结出来的一些复习策略。
  一、深化学情分析,增强复习时效
  当前初三数学总复习,一些教师对学生实际情况不了解,忽视了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了解与把握,教师对复习内容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学情的关注。教师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把知识点呈现给学生,重视知识体系的复习和知识的传授,而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学情入手,制定数学总复习计划,对中考的考点进行有效梳理,分章节设计出“知识诊断性试题”,可分为“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象”、“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五份基础知识诊断性试题,试题的设计力求基础性、全面性,涵盖初中数学的每一个知识点,而每道题的设计仅涉及一个知识点,以便于诊断学生存在的薄弱知识点。这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数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设计安排第一轮基础复习,问题薄弱的地方突出复习重点,没有问题的地方可以少花时间,甚至不花时间,这样既可以有效的节约复习时间,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又避免复习的盲目性、无目标性。
  二、理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
  一般意义上的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分成五大块,具体是“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与图象”、“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教师根据考点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纵向之间的理解与掌握,将枯燥的考点植入具体的结构图中,使学生一目了然,明确知识点之间的有机联系,确立每个知识点在整体知识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步形成联想记忆,记住一个,形成一片,提高复习效率。
  知识网络图的优点在于重视知识结构,却忽视了知识的实际运用和拓展,导致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往往会感到困惑,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应以基本方法为依托,以知识运用为导向,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建立解题模块,通过专题把它们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横向知识系统,渗透基本思想方法,总结规律,形成一般解题思维模式。
  三、及时总结经验,提高解题效率
  在复习过程中,基本图形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载体。在复习教学中,应当提炼一些基本图形,教给学生如何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认知途径,寻找问题解决的本质,从而达到“做一题,通一类,会一片”的效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复习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忽视对基本图形的提炼,“以题论题”、大搞“题海战术”,学生疲于应付每天大量的试题,教师疲于每天讲解,很容易造成复习效率低下,学生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解题能力得不到发展,复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系统梳理初中数学中的基本图形,实现“以图找思路”、“以图找方法”。教师在复习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题目,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归纳、多联想,从中剖析出本质,归纳出基本图形;并且在解题后,及时进行解题反思,形成基本图形储备,把基本图形当作图形分析的先决条件,用到解题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完善认知结构,还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挖掘思想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历年中考非常注重对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考察。因此,教师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不仅掌握好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应该系统了解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和能力。
  然而,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有的教师忽略了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培养,这其中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一些数学思想方法是隐含在教材中、试题中的,需要教师的提炼和总结;另一方面,当前的应试复习使部分教师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复习的重要性。研究表面,当学生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时,不仅难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而且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还会表现出思路狭窄的局限性。因此,在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取典型例题,对数学思想方法作适当的提炼和总结,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方法的运用和数学思想的熏陶,,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五、注重错题归因,查找知识遗漏 
  在初三总复习阶段,学生每天要面对很多习题,如果他们只是一味地做题目,对错误的问题不加以归纳、不加以反思,往往会导致一些平时自己做过的、老师讲过的题目,在最终考试还是做错了,因为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了复习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因此,在初三总复习阶段,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平常所做的练习卷、测试卷、模拟卷,建立“数学错题集”,把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做错的题目分类进行整理、归纳,剖析错误的原因。
  总之,对错题,我们要正确对待。反思错题的过程,就是查漏补缺、优化思维品质的过程。一本好的“错题集”是复习知识遗漏的题典,是对自己薄弱知识的分析和总结。通过整理“错题集”,有助于提高复习的实效性、针对性;有助于梳理自己的薄弱知识,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避免同类错误的发生;更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与数学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时,通过深化学情分析、理顺知识结构、提炼基本图形、挖掘思想方法,注重错题归因,寻求复习教学方式的转变,变知识零散性为整体性,变复习的盲目性为目标性,变解题的机械性为思维的变通性,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大幅度提高全体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