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美学与美育
【作者】 朱辉举
【机构】 贵州省水城县果布戛小学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蕴含着丰富有趣的美学素材,通过多渠道去挖掘这些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有机地将教学活动组织起来,对学生渗透美育教学,让英语教学艺术化,能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轻松接受,乐于学习,进而将所学知识内化为素养,健全完美的人格。【关键词】小学英语;美学;美育
【正文】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斯托洛维奇曾经说过:“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之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的意义。”[1]347教育作为一门育人的艺术,在教学活动中也必然具有它的审美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酝酿丰富的美学因素进而施教,学生必然会熏陶于美育之中,体验快乐的学习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美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审美价值。在小学英语这门学科教学活动中,可供师生进行审美体验的美学因素是丰富而多方面的,只要师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不断挖掘与创新,巧妙的运用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素材,将英语教学艺术化,就能促使教学效果更优化。通过渗透美育,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把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活泼,生动有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形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渗透美育:
(一)紧围实际生活,挖掘教学素材,采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段,体验师生情绪共振的意态美。
英语是为交流生活而服务的一门语言,在教学时,常常以围绕实际而出发。通过具体的、来源于生活的实际素材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轻松中接受,这样的教学氛围常常既和谐又活泼,让学生有种漫步知识田园的情调,体现了教学氛围中的意态美。在下面两个案例中,能使学生将教学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素养。
比如,在教学词汇by plane , take off , landing等词汇时,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各位小朋友,现在告诉大家一件乘机常识:乘机(by plane)时,千万记得系好安全带(seat belt),不要只在飞机起飞(take off)或是降落(landing)时才系上,因为(because)如果遇上了乱流,它可会为你提供安全保障。”
这样,学生就会将所学的词汇与安全知识联系起来,融汇于生活常识中,有一种春风化雨般的领会。
另外,在教学某些具有共性的敏感词汇时,教师常常会抓住青少年的某些生活习惯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属于网络范畴的某些词汇(如:internet,fax,e-mail,WWW ,computer等)时,通过以下片段可以体现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社会美:“我们已经走入了一个网络世界,现在的电脑(computer)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是呢?一起来看看吧!在互联网(internet)中,进入目前全球信息网(WWW)的各式网络聊天室,就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分享交流的乐趣了。另外,现在的电脑可以集传真(fax)、发电子邮件(send a e-mail)等等”
这样,学习对象就变得更亲切、更生动,教学氛围呈现出创造性和活跃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联系性和完整性,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倦怠感和压力感。
(二)体验教学情感之幽默美。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幽默手段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发笑,它还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思维变得更放松。充满幽默氛围的英语教学活动会使学生会体验到学习的轻松,交流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美学素材是非常丰富的,仔细揣摩,它可以用于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例如,教学“Thank you . You are welcome !”在美国的用法,可以引用这样一个故事进行教学:
“一位外国友人来中国朋友家做客,进门时看见朋友的妻子很漂亮,就夸了一句:‘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 !’,中国朋友一听,谦虚地说:‘哪里,哪里。’(where,where)外国朋友一听,回答说:‘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 the all is very beautiful .’”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肯定都乐开了花。同时也懂得了中西方文化的一些差异,从幽默美中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美。又如,在教学音标[u:]与[u]时,通过类似以下的笑话可以使学生哄堂大笑,轻松接受。同时,师生在欣赏幽默的同时达到心灵上的共振,使处于教学活动其间的教师及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一个中国大学生与几个美国朋友在一起聚会,会餐中美国朋友问到:‘Do you like something more?’(你还想吃点什么吗?)这个大学生赶紧回答道:‘No, I am (a) fool(full). ’(我是一个傻瓜。) 当场引起了几个美国朋友的哄堂大笑。”原来,这个大学生把“full”(?[fu])这个单词的音读成了“fool”([fu:]),从而把“饱了”说成了“傻瓜”。
(三)体验英语教学中游戏之乐趣美。
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新的英语学习方式,使小学英语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游戏教学法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教学“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in January/ February / March......”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进行教学:“将全班分为12个小组,教师抽选1名学生A到讲台上来,讲台上的学生A任意说一个月份单词,生日为这个月的学生起立并一起问学生A :‘When is your birthday?’学生A:‘Guess.’让每个小组轮流猜一次(其他小组猜过的月份不能重复再猜),猜中学生A 生日的小组组员一起大声说:‘Bingo!’”
这种游戏活动能使枯燥无味的英语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获的喜悦。在这种游戏活动中,活动主题有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够形成带有审美愉悦的良好的心境和情绪。
(四)体验Let’s chant之简洁美和韵律美。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Chant”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例如,在教学四季名称“spring,summer,fall,winter”与描述天气的单词“warm,hot,cool,cold”时,可以引入以下儿歌作为“Let’s chant”的教学素材: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要分清;
Spring,spring春天到,百花开,鸟儿叫;
Summer,summer夏天到,烈日炎炎当头照;
Fall, fall秋天到,红红的苹果点头笑;
Winter,winter 冬天到,北风吹来雪花飘。
Warm , 温暖,春天天气暖洋洋;
Hot ,炎热,夏天天气真炎热;
Cool , 凉爽,秋天天气真凉爽;
Cold,寒冷,冬天天气冷又寒。
春天 spring ,warm 温暖;
夏天 summer ,hot炎热;
秋天 fall ,cool 凉爽;
冬天 winter ,cold 寒冷。
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简洁美与韵律美的审美价值。它将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变成了简短而完整的儿歌,从它的构词和韵律等方面无不体现了它的艺术性。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无意识地把知识点牢牢把握,师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是教育主体,又是美的创造者与欣赏者。
(五)体验双边交流的和谐美 。
小学英语新课标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四会”要求,即“听、说、读、写”的四会目标。其中,要在教学中突破“说”的要求,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操练方式。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情境中,活动主体通过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共振,无不高度集中于“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之中。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积极地以英语教材为中介,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整个英语教学的环节中有着自身的素养,与学生和睦相处,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对学习新的知识的好动,教学生怎样去学,怎样去巩固的一个完整环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形成互动,并积极配合教师的组织,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目的,这是一个整体的美感。例如:在教学“正在进行时”的过程中,当教师讲完了“正在进行时”的结构是“动词be+动词的ing形式”构成后问道:“‘我正在打篮球’怎么表达?”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得出答案: “I am playing basketball.”
教师又会接着与学生探讨一系列之类的句子。如:“我正在踢足球”、“我正在打乒乓球”、“我正在游泳”等。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答案:
I am playing football./I am playing table tennis./I am swimming.
教师组织学生操练句子后,可以采取对话的形式组织学习。如:
A:What are you doing?
B:I am......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生互动环节,形成了师生双边交流的和谐美。
(六)体验教学活动中之语音美。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4]6?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5]19可见, 语音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语音教学中,英语语音带来的美在于它的语调的抑扬顿挫、韵律和谐、节奏明快,就像一位优秀的教师的音高、音量、音速、音色等诸多因素和谐地组合所产生的美一样,给人如同音乐一样的听觉美。所以,要给学生多听地道自然的语音语调,多给学生听原味的英语歌曲和儿歌。
比如,在短语pick it up中,由于单词pick 的末尾是辅音因素,it的词首是元音音素词尾是辅音因素,up的词首是元音音素,所以pick与it连读,同时it与up连读。这样,听起来就显出抑扬顿挫、韵律和谐、音调优美。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听诸如此类的地道自然、音调优美的语音语调,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语音习惯。
(七)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体验教学活动的环境美。
小学英语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是师生共同协作在教室中完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室采取一系列的布置,形成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的协调一致,相互映衬。这样,教学环境便成了教学审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布置科学,简洁大方的教学环境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能产生积极的审美效应,使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及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与净化,在美的陶冶之下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例如,在教学《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My birthday”时,通过这样的教学场景布置体现了教学环境之美。一是教学用具的布置,将课桌沿教室四边摆放,中间就像开生日聚会一样的活动场地(这样的布置有利于学生进行情景会话、游戏等)。二是教学景观的设计,教室的四周墙壁贴上月份名称的单词:“January,February,March, 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这样的布置用于教学活动中供给学生认读单词、分组教学等。如:生日为一月份的同学组成小组坐在“January”下,生日为二月份的同学组成小组坐在“February”下......)。”教室内还可贴一些生日蛋糕图片等。黑板上贴有“HAPPY BIRTHDAY”字样,以点明教学主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播放插曲“HAPPY BIRTHDAY”,那更是声音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陶醉于教学氛围中。这样的教学环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所塑造出来的审美氛围,对师生的精神世界起着一种审美升华作用。
(八)体验教学手段之板书美。
为了体现直观、生动的教学过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板书,通常以图片的形式出现。例如,在教学《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单元“At A Farm”时,教师的板书给学生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动物的图片,仿佛进入了一个热闹的动物园一样。如:bird(鸟的图片)、dog(狗的图片)、cat(猫的图片)、 pig(猪的图片)、 rabbit (兔子的图片)、duck(鸭子的图片)、 hen (母鸡的图片)、cow(奶牛的图片)、 goat (山羊的图片)、lamb (小羊的图片)、horse(马的图片)、 sheep (绵羊的图片)等。这样的文字及图片与教师的合理布局构成了一幅幅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图案,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了记忆效果。
(九)体验教学情景之心灵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从小学英语教学教学内容来看,能使受教育者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的素材是全面而丰富的。在长时间的学习之下,受教育者能潜移默化的从心灵上得到陶冶。例如,以下这些句子几乎伴随我们度过每一天:“Hello!(你好!) How are you?(你好吗?)How do you do ?(你好!) Nice to meet you.(遇见你很高兴。)May Ihave?… Excuse me.(打扰一下。)Can I help you? (我可以帮助你吗?)Would you mind…? Would you like to…?”等。在其它课程中,像这样谈吐温和的语句并不是贯穿于每天的学习中,甚至几乎不重视。经过漫长的学习过程,学生得到了心灵的美化,在现实生活中也形成了一种和蔼的言行,慢慢地变成了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这种养成教育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是积极的,如果孩子将来成为一名警察,主动帮助别人时脑海中呈现的就是“What can I do fou you?”(需要帮忙吗?);如果孩子将来是一名商店服务员,他的脑海便是“please come in ! ”(请进!)与“Can I help you ?”(我能帮助你吗?)之类的文明用语。
英语教材带给学生的心灵美是无穷的,学生通过温和的语言得到感化,最终心灵纯洁而美丽的人。
(十)体验教学内容中自然和谐之美。
英语教材中的自然之美,也是举不胜举。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山川河流,也有星空荒漠;有原始森林,也有动物世界;有雨雪风霜,也有花果田园等。例如:
Sarah:What a big nature park? Amy:But where are the animals?
Sarah:Do you see any animals? Amy:Yes!Here come two tigers.
Sarah:What are they doing?Amy:They are swimming.
Sarah:Can tigers really swim?Amy:Yes ,I can.
Chen:I see two pandas.Amy:What are they doing?
Chen:They are climbing trees.Amy:They are good climbers
Chen:Yes ,they are.
这是出自《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单元(第63页)的一段对话。从这个对话中可以使人联想到一片大自然的原生状态,在脑海中呈现出一片森林繁茂、动物悠闲、山水沉静的大自然和谐之美。
再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第16页)的教学内容:“spring,summer,fall,winter”等。当同学们相互交流对话“When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My favourite season is…”时,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呈现出最美的季节景象来。有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有绿树成荫,蝉声阵阵;有秋实累累,大雁南飞;有白雪茫茫,银装素裹等等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学生的合作体现出它的美育功能。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常常因美育的渗透而充满活力,耐人寻味。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挖掘那些教材中的美学素材,通过美育知识组织起来进行美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欣赏美、感受美,就能达到轻松学习,乐于接受的效果。这种艺术化的教学,能促使教学组织水平更加优化,成果更加显著。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教师恰当地组织美学素材并灵活地将其渗透于教学活动中,能促使教学效果更优化。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不当,则会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在进行美育渗透的同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呢?
(一)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形式教学。
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目标的实现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因此,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以美求真,以美育人的目标,就必须将美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实际中去,从点滴积累,从细节开始,让美育至始至终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环环相扣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才能使英语教学活动充满美感,进而使学生得到心灵的陶冶。反之,为了美育而教学美育,拘泥于形式上的美育教学,会使美育脱离于英语教学而孤立存在,固然会失去英语教学中美育的真实意义。
(二)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单边施教的负面影响。
新课改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实践、体验并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渗透美育,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全面顾及每个学生,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美学素材中用心体验美的所在,熏陶于教学活动审美的氛围之中,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人格都在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双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美育的实践者,避免教师单方施教的不良现象。
(三)适量有度,避免滥用美育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美育,并不是独立的美育课程教育,而是蕴含于教学中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美育,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用心灵领会的美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的总体目标,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体验美的过程中去,以美点缀课堂教学,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优化。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美育可以采用体验师生情绪共振的意态美、体验教学情感之幽默美、体验英语教学中游戏之乐趣美、体验Let’s chant之简洁美和韵律美、体验双边交流的和谐美、体验教学活动中的语音之美、体验教学活动的环境美、体验教学手段之板书美、体验教学情景之心灵美和体验教学内容中自然和谐之美的形式进行。但在渗透美育的同时,又要注意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形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单边施教的负面影响;适量有度,避免滥用美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持久化。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美学与美育无处不在,善于挖掘,领会运用,久而久之,学生能将其内化为素养,拥有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徐薇. (英语聊天室)辣妹ABC?[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3]张青春.美国口音速成[M].广州:广州音像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究组.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安凤歧、梁承锋. 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斯托洛维奇曾经说过:“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之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的意义。”[1]347教育作为一门育人的艺术,在教学活动中也必然具有它的审美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酝酿丰富的美学因素进而施教,学生必然会熏陶于美育之中,体验快乐的学习活动。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在整个沟通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美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审美价值。在小学英语这门学科教学活动中,可供师生进行审美体验的美学因素是丰富而多方面的,只要师生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不断挖掘与创新,巧妙的运用具有审美价值的教学素材,将英语教学艺术化,就能促使教学效果更优化。通过渗透美育,能促进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把英语学习变得轻松活泼,生动有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形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渗透美育:
(一)紧围实际生活,挖掘教学素材,采用艺术化的教学手段,体验师生情绪共振的意态美。
英语是为交流生活而服务的一门语言,在教学时,常常以围绕实际而出发。通过具体的、来源于生活的实际素材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轻松中接受,这样的教学氛围常常既和谐又活泼,让学生有种漫步知识田园的情调,体现了教学氛围中的意态美。在下面两个案例中,能使学生将教学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素养。
比如,在教学词汇by plane , take off , landing等词汇时,教师这样进行教学:“各位小朋友,现在告诉大家一件乘机常识:乘机(by plane)时,千万记得系好安全带(seat belt),不要只在飞机起飞(take off)或是降落(landing)时才系上,因为(because)如果遇上了乱流,它可会为你提供安全保障。”
这样,学生就会将所学的词汇与安全知识联系起来,融汇于生活常识中,有一种春风化雨般的领会。
另外,在教学某些具有共性的敏感词汇时,教师常常会抓住青少年的某些生活习惯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属于网络范畴的某些词汇(如:internet,fax,e-mail,WWW ,computer等)时,通过以下片段可以体现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的社会美:“我们已经走入了一个网络世界,现在的电脑(computer)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是呢?一起来看看吧!在互联网(internet)中,进入目前全球信息网(WWW)的各式网络聊天室,就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分享交流的乐趣了。另外,现在的电脑可以集传真(fax)、发电子邮件(send a e-mail)等等”
这样,学习对象就变得更亲切、更生动,教学氛围呈现出创造性和活跃性,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情感性、联系性和完整性,消除了教学过程中的焦虑感、倦怠感和压力感。
(二)体验教学情感之幽默美。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高级的情感活动和审美活动。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幽默手段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发笑,它还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思维变得更放松。充满幽默氛围的英语教学活动会使学生会体验到学习的轻松,交流的快乐。同时,也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美学素材是非常丰富的,仔细揣摩,它可以用于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例如,教学“Thank you . You are welcome !”在美国的用法,可以引用这样一个故事进行教学:
“一位外国友人来中国朋友家做客,进门时看见朋友的妻子很漂亮,就夸了一句:‘Your wife is very beautiful !’,中国朋友一听,谦虚地说:‘哪里,哪里。’(where,where)外国朋友一听,回答说:‘From the head to the foot, the all is very beautiful .’”
学生听了这个故事,肯定都乐开了花。同时也懂得了中西方文化的一些差异,从幽默美中提高了学生的认识美。又如,在教学音标[u:]与[u]时,通过类似以下的笑话可以使学生哄堂大笑,轻松接受。同时,师生在欣赏幽默的同时达到心灵上的共振,使处于教学活动其间的教师及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一个中国大学生与几个美国朋友在一起聚会,会餐中美国朋友问到:‘Do you like something more?’(你还想吃点什么吗?)这个大学生赶紧回答道:‘No, I am (a) fool(full). ’(我是一个傻瓜。) 当场引起了几个美国朋友的哄堂大笑。”原来,这个大学生把“full”(?[fu])这个单词的音读成了“fool”([fu:]),从而把“饱了”说成了“傻瓜”。
(三)体验英语教学中游戏之乐趣美。
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倡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构建新的英语学习方式,使小学英语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游戏教学法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例如,在教学“When 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 is in January/ February / March......”时,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进行教学:“将全班分为12个小组,教师抽选1名学生A到讲台上来,讲台上的学生A任意说一个月份单词,生日为这个月的学生起立并一起问学生A :‘When is your birthday?’学生A:‘Guess.’让每个小组轮流猜一次(其他小组猜过的月份不能重复再猜),猜中学生A 生日的小组组员一起大声说:‘Bingo!’”
这种游戏活动能使枯燥无味的英语句型操练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无穷。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既有播种的繁忙,又有收获的喜悦。在这种游戏活动中,活动主题有强烈的审美感受,能够形成带有审美愉悦的良好的心境和情绪。
(四)体验Let’s chant之简洁美和韵律美。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Chant”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例如,在教学四季名称“spring,summer,fall,winter”与描述天气的单词“warm,hot,cool,cold”时,可以引入以下儿歌作为“Let’s chant”的教学素材: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要分清;
Spring,spring春天到,百花开,鸟儿叫;
Summer,summer夏天到,烈日炎炎当头照;
Fall, fall秋天到,红红的苹果点头笑;
Winter,winter 冬天到,北风吹来雪花飘。
Warm , 温暖,春天天气暖洋洋;
Hot ,炎热,夏天天气真炎热;
Cool , 凉爽,秋天天气真凉爽;
Cold,寒冷,冬天天气冷又寒。
春天 spring ,warm 温暖;
夏天 summer ,hot炎热;
秋天 fall ,cool 凉爽;
冬天 winter ,cold 寒冷。
这样的教学内容具有简洁美与韵律美的审美价值。它将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组织,变成了简短而完整的儿歌,从它的构词和韵律等方面无不体现了它的艺术性。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无意识地把知识点牢牢把握,师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既是教育主体,又是美的创造者与欣赏者。
(五)体验双边交流的和谐美 。
小学英语新课标提出小学英语教学的“四会”要求,即“听、说、读、写”的四会目标。其中,要在教学中突破“说”的要求,交流在教学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操练方式。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到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情境中,活动主体通过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共振,无不高度集中于“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之中。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主动积极地以英语教材为中介,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整个英语教学的环节中有着自身的素养,与学生和睦相处,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对学习新的知识的好动,教学生怎样去学,怎样去巩固的一个完整环节。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形成互动,并积极配合教师的组织,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目的,这是一个整体的美感。例如:在教学“正在进行时”的过程中,当教师讲完了“正在进行时”的结构是“动词be+动词的ing形式”构成后问道:“‘我正在打篮球’怎么表达?”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得出答案: “I am playing basketball.”
教师又会接着与学生探讨一系列之类的句子。如:“我正在踢足球”、“我正在打乒乓球”、“我正在游泳”等。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并汇报答案:
I am playing football./I am playing table tennis./I am swimming.
教师组织学生操练句子后,可以采取对话的形式组织学习。如:
A:What are you doing?
B:I am......
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生互动环节,形成了师生双边交流的和谐美。
(六)体验教学活动中之语音美。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的各个级别均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4]6?而“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5]19可见, 语音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语音教学中,英语语音带来的美在于它的语调的抑扬顿挫、韵律和谐、节奏明快,就像一位优秀的教师的音高、音量、音速、音色等诸多因素和谐地组合所产生的美一样,给人如同音乐一样的听觉美。所以,要给学生多听地道自然的语音语调,多给学生听原味的英语歌曲和儿歌。
比如,在短语pick it up中,由于单词pick 的末尾是辅音因素,it的词首是元音音素词尾是辅音因素,up的词首是元音音素,所以pick与it连读,同时it与up连读。这样,听起来就显出抑扬顿挫、韵律和谐、音调优美。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听诸如此类的地道自然、音调优美的语音语调,持之以恒,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语音习惯。
(七)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体验教学活动的环境美。
小学英语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是师生共同协作在教室中完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的,师生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根据教学内容对教室采取一系列的布置,形成教学环境与教学内容的协调一致,相互映衬。这样,教学环境便成了教学审美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布置科学,简洁大方的教学环境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能产生积极的审美效应,使教学活动中的教师及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与净化,在美的陶冶之下更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例如,在教学《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单元“My birthday”时,通过这样的教学场景布置体现了教学环境之美。一是教学用具的布置,将课桌沿教室四边摆放,中间就像开生日聚会一样的活动场地(这样的布置有利于学生进行情景会话、游戏等)。二是教学景观的设计,教室的四周墙壁贴上月份名称的单词:“January,February,March, April,May,June,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这样的布置用于教学活动中供给学生认读单词、分组教学等。如:生日为一月份的同学组成小组坐在“January”下,生日为二月份的同学组成小组坐在“February”下......)。”教室内还可贴一些生日蛋糕图片等。黑板上贴有“HAPPY BIRTHDAY”字样,以点明教学主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播放插曲“HAPPY BIRTHDAY”,那更是声音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陶醉于教学氛围中。这样的教学环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所塑造出来的审美氛围,对师生的精神世界起着一种审美升华作用。
(八)体验教学手段之板书美。
为了体现直观、生动的教学过程,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板书,通常以图片的形式出现。例如,在教学《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单元“At A Farm”时,教师的板书给学生呈现出一幅幅优美的动物的图片,仿佛进入了一个热闹的动物园一样。如:bird(鸟的图片)、dog(狗的图片)、cat(猫的图片)、 pig(猪的图片)、 rabbit (兔子的图片)、duck(鸭子的图片)、 hen (母鸡的图片)、cow(奶牛的图片)、 goat (山羊的图片)、lamb (小羊的图片)、horse(马的图片)、 sheep (绵羊的图片)等。这样的文字及图片与教师的合理布局构成了一幅幅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图案,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活动中提高了记忆效果。
(九)体验教学情景之心灵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从小学英语教学教学内容来看,能使受教育者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的素材是全面而丰富的。在长时间的学习之下,受教育者能潜移默化的从心灵上得到陶冶。例如,以下这些句子几乎伴随我们度过每一天:“Hello!(你好!) How are you?(你好吗?)How do you do ?(你好!) Nice to meet you.(遇见你很高兴。)May Ihave?… Excuse me.(打扰一下。)Can I help you? (我可以帮助你吗?)Would you mind…? Would you like to…?”等。在其它课程中,像这样谈吐温和的语句并不是贯穿于每天的学习中,甚至几乎不重视。经过漫长的学习过程,学生得到了心灵的美化,在现实生活中也形成了一种和蔼的言行,慢慢地变成了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这种养成教育对于孩子将来的发展也是积极的,如果孩子将来成为一名警察,主动帮助别人时脑海中呈现的就是“What can I do fou you?”(需要帮忙吗?);如果孩子将来是一名商店服务员,他的脑海便是“please come in ! ”(请进!)与“Can I help you ?”(我能帮助你吗?)之类的文明用语。
英语教材带给学生的心灵美是无穷的,学生通过温和的语言得到感化,最终心灵纯洁而美丽的人。
(十)体验教学内容中自然和谐之美。
英语教材中的自然之美,也是举不胜举。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山川河流,也有星空荒漠;有原始森林,也有动物世界;有雨雪风霜,也有花果田园等。例如:
Sarah:What a big nature park? Amy:But where are the animals?
Sarah:Do you see any animals? Amy:Yes!Here come two tigers.
Sarah:What are they doing?Amy:They are swimming.
Sarah:Can tigers really swim?Amy:Yes ,I can.
Chen:I see two pandas.Amy:What are they doing?
Chen:They are climbing trees.Amy:They are good climbers
Chen:Yes ,they are.
这是出自《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五单元(第63页)的一段对话。从这个对话中可以使人联想到一片大自然的原生状态,在脑海中呈现出一片森林繁茂、动物悠闲、山水沉静的大自然和谐之美。
再如:《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英语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第16页)的教学内容:“spring,summer,fall,winter”等。当同学们相互交流对话“When is your favourite season?My favourite season is…”时,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呈现出最美的季节景象来。有春暖花开,莺歌燕舞;有绿树成荫,蝉声阵阵;有秋实累累,大雁南飞;有白雪茫茫,银装素裹等等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美育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孩子能从周围世界(大自然、艺术、人们的关系)的美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真挚,并以此为基础确立自身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与学生的合作体现出它的美育功能。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常常因美育的渗透而充满活力,耐人寻味。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挖掘那些教材中的美学素材,通过美育知识组织起来进行美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欣赏美、感受美,就能达到轻松学习,乐于接受的效果。这种艺术化的教学,能促使教学组织水平更加优化,成果更加显著。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美育要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教师恰当地组织美学素材并灵活地将其渗透于教学活动中,能促使教学效果更优化。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组织不当,则会给教学效果带来负面影响。那么,在进行美育渗透的同时应注意那些问题呢?
(一)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形式教学。
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学目标的实现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教育过程。因此,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以美求真,以美育人的目标,就必须将美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实际中去,从点滴积累,从细节开始,让美育至始至终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在环环相扣的各个教学环节中,才能使英语教学活动充满美感,进而使学生得到心灵的陶冶。反之,为了美育而教学美育,拘泥于形式上的美育教学,会使美育脱离于英语教学而孤立存在,固然会失去英语教学中美育的真实意义。
(二)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单边施教的负面影响。
新课改倡导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实践、体验并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因此,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渗透美育,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全面顾及每个学生,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从美学素材中用心体验美的所在,熏陶于教学活动审美的氛围之中,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人格都在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这样,才能达到师生双边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美育的实践者,避免教师单方施教的不良现象。
(三)适量有度,避免滥用美育教学。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美育,并不是独立的美育课程教育,而是蕴含于教学中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美育,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用心灵领会的美育。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的总体目标,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入体验美的过程中去,以美点缀课堂教学,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优化。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美育可以采用体验师生情绪共振的意态美、体验教学情感之幽默美、体验英语教学中游戏之乐趣美、体验Let’s chant之简洁美和韵律美、体验双边交流的和谐美、体验教学活动中的语音之美、体验教学活动的环境美、体验教学手段之板书美、体验教学情景之心灵美和体验教学内容中自然和谐之美的形式进行。但在渗透美育的同时,又要注意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形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单边施教的负面影响;适量有度,避免滥用美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使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持久化。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美学与美育无处不在,善于挖掘,领会运用,久而久之,学生能将其内化为素养,拥有健全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徐薇. (英语聊天室)辣妹ABC?[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3]张青春.美国口音速成[M].广州:广州音像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英语课程标准研究组.新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安凤歧、梁承锋. 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