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历史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作者】 郑林杰
【机构】 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小吕寨镇中学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则需要一个过程:一、灵活导入,激发兴趣;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三:课外延伸,多方吸纳。这样就可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意识。【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正文】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便成为教学的大趋势。其实,每门学科都要求做到这点,才是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而历史教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更直接、更广泛。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画重点,死记硬背,过后即忘。学生只是阶段性记忆,很难把知识彻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相反,学生只有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才能充分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持久,以致终身难忘。因此,对历史这门课来说,“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浅谈几点认识。
一、灵活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做一切事的最大动力。学习亦如此。灵活导入,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如学习《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时,先用录音机放一段日本鬼子进村时的音乐,再用投影向学生展示日本侵略者正在用健康的中国人做细菌实验的画面,这时,学生个个露出愤怒的表情,接着教师引导:“听到、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学生几乎都在说:“日本鬼子太可恨了。”顺着学生思路更进一步引导:“这仅是其中一个画面,这一课又具体向我们展示了什么?你又有哪些看法?”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一种憎恨的感情去阅读思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会保持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最后通过探讨分析,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侵略者的残暴,更激起了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一言堂”、“填鸭式”、“教师当演员,学生做观众”的陈旧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教师当导演,学生演主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如学习《秦的统一》,采用学生自由辩论式。全班分两组,A组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B组观点:秦始皇是暴君。留几分钟学生熟悉内容,然后辩论。A组代表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数百年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客观上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可见秦始皇确实是千古一帝。”B组:“统一六国虽使人民免受战争之灾,但秦始皇对人民的统治更加残暴,死刑就有十多种。”A组:“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凿灵渠,这些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从这点更能说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B组:“秦始皇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筑长城、凿灵渠,又有多少人惨死在那里;还大兴土木,征调成千上万人为他修建宫殿、陵墓,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这些足以说明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经过一番激烈的自由辩论后,教师小结:“评价事物应一分为二,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有名的暴君……”通过这样自主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持久,甚至终身难忘。
三、课外延伸,多方吸纳
自主学习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张扬发展学生个性,这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还应表现在课外。历史课突出特点是人物多、故事多、事件多,而书本知识极为有限。因此培养学生课外延伸,多方吸纳与学习相关知识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多看课外书籍、报刊、电视新闻报道等。如学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内容,让学生结合当今世界格局谈看法。一位学生说:“当今世界国际社会风云变幻,让人眼花缭乱,就拿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来说,之所以战争长期不断,其根源还得从众多历史原因说起:一是民族矛盾,一是宗教矛盾。以色列大多信仰犹太教,巴勒斯坦人信仰伊斯兰教。现实原因就是他们的自身利益。”学生竟能把国际时事说的井井有条,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可见,这是与他平时读书、看报、关注电视新闻等良好习惯分不开的。这时教师要对这位同学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以他为榜样,确立一种课外自学的良好导向。因此,让学生自觉地在课外多吸纳有益相关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一环。
灵活导入,激发兴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外延伸,多方吸纳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过程。实践证明,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深刻,记忆更持久,充分做到活学活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最好的突破口。因此,历史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应切实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叶琳.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新教师,2015(05).
[2]陈松强.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施自主学习[J].广西教育,2016(0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便成为教学的大趋势。其实,每门学科都要求做到这点,才是把学习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学生。而历史教学在这方面的表现则更直接、更广泛。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画重点,死记硬背,过后即忘。学生只是阶段性记忆,很难把知识彻底转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相反,学生只有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才能充分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展示出来,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持久,以致终身难忘。因此,对历史这门课来说,“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更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浅谈几点认识。
一、灵活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做一切事的最大动力。学习亦如此。灵活导入,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前提。如学习《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时,先用录音机放一段日本鬼子进村时的音乐,再用投影向学生展示日本侵略者正在用健康的中国人做细菌实验的画面,这时,学生个个露出愤怒的表情,接着教师引导:“听到、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学生几乎都在说:“日本鬼子太可恨了。”顺着学生思路更进一步引导:“这仅是其中一个画面,这一课又具体向我们展示了什么?你又有哪些看法?”这样,学生就会带着一种憎恨的感情去阅读思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会保持积极思维的良好状态。最后通过探讨分析,学生不仅体会到了侵略者的残暴,更激起了学生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确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教师“一言堂”、“填鸭式”、“教师当演员,学生做观众”的陈旧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做到教师当导演,学生演主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如学习《秦的统一》,采用学生自由辩论式。全班分两组,A组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B组观点:秦始皇是暴君。留几分钟学生熟悉内容,然后辩论。A组代表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数百年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客观上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可见秦始皇确实是千古一帝。”B组:“统一六国虽使人民免受战争之灾,但秦始皇对人民的统治更加残暴,死刑就有十多种。”A组:“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建立了我国历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了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凿灵渠,这些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从这点更能说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B组:“秦始皇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筑长城、凿灵渠,又有多少人惨死在那里;还大兴土木,征调成千上万人为他修建宫殿、陵墓,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这些足以说明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经过一番激烈的自由辩论后,教师小结:“评价事物应一分为二,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有名的暴君……”通过这样自主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更深刻,记忆更持久,甚至终身难忘。
三、课外延伸,多方吸纳
自主学习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张扬发展学生个性,这不仅表现在课堂上,还应表现在课外。历史课突出特点是人物多、故事多、事件多,而书本知识极为有限。因此培养学生课外延伸,多方吸纳与学习相关知识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如多看课外书籍、报刊、电视新闻报道等。如学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内容,让学生结合当今世界格局谈看法。一位学生说:“当今世界国际社会风云变幻,让人眼花缭乱,就拿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来说,之所以战争长期不断,其根源还得从众多历史原因说起:一是民族矛盾,一是宗教矛盾。以色列大多信仰犹太教,巴勒斯坦人信仰伊斯兰教。现实原因就是他们的自身利益。”学生竟能把国际时事说的井井有条,与课文内容相联系。可见,这是与他平时读书、看报、关注电视新闻等良好习惯分不开的。这时教师要对这位同学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以他为榜样,确立一种课外自学的良好导向。因此,让学生自觉地在课外多吸纳有益相关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一环。
灵活导入,激发兴趣;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外延伸,多方吸纳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重要过程。实践证明,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深刻,记忆更持久,充分做到活学活用,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最好的突破口。因此,历史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应切实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叶琳. 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J].新教师,2015(05).
[2]陈松强.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实施自主学习[J].广西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