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淡如何抓好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作者】 王发智

【机构】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盘鳌乡晋凤中心小学

【摘要】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单纯地学习知识更为重要。不能让孩子成为高分低德的人,德和才,是相辅相成的,先做人,再成才,学习知识是为了充实孩子更好地做人。一个健康的人格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人格的培养却不是一蹴而成,这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这要从小就要开始培养的。
【关键词】师德;严格;德育;培养;习惯;养成;家庭;身教
【正文】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而思想政治课是作为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单纯地学习知识更为重要。不能让孩子成为高分低德的人,德和才,是相辅相成的,先做人,再成才,学习知识是为了充实孩子更好地做人。先做人,后成才。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作引导,那么就根本无法攀登科学的高峰,要么就会利用掌握的知识技能去危害他人,危害社会,造成极其不好的社会反响。如2013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投毒案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一个专业知识丰富的名校学生却守不住最基本的道德和人性的底线,最终走向伤害他人,毁灭自己的道路。可见,一个健康的人格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而健康人格的培养却不是一蹴而成,这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这要从小就要开始培养的。因此,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
  在农村,有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孩子则由家里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看管。孩子长期不能与父母相处,性格往往显得孤僻,加之在当今这个网络的时代,孩子们从小就接触到电子产品,网络信息,不能正确分辨,就容易思想跑偏,而长辈由于“隔代亲”的缘由,也常常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孩子的坏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好思想道德建设,那么,如何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呢?笔者就任教的山村寄宿制小学浅谈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境界,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俗语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唯有此才能以身作则,教师不仅要在学习引导学生,更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充分做到以德育人,以德服人,让自我散发出独特魅力,学生才会打心底佩服你,尊重你,甚至以你为榜样。这样一来,哪怕是老师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到学生。
  其次,教育就是以德育为先,是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应该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内在的思想变化,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自我管理的实践中,学会自律,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负责,学会反思,学会公平处事。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学会遵从规范的同时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
  再次、教师还要着重培养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礼仪规范为重点的养成教育,以修养人格为中心的心理品质教育为主要内容。这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切入点。俗话说“好习惯难以养成,坏习惯一学就会。”如果一个学生连最基本的一些习惯都养不成,谈思想道德建设,那简直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从自我做起。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从站、坐、行到仪容仪表,整洁大方,行为得体。引导学生从不讲脏话到学会使用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不好意思,给你添麻烦了。”等等,同宿舍的同学之间要有团结互助、谦逊礼让的精神。
  最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不仅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思想道德的修养有着最直接的陶冶与感化。对于留守的孩子,建议父母应该经常和孩子电话沟通,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老师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孩子都能了解透彻。有机会陪伴孩子的时候,不是在应酬的酒桌上,更不是在麻将馆里,如果孩子整天在一阵阵的麻将声中生活,那么就很难教育孩子参加有意义的一些文体活动。和邻里之间相处,应该是和谐而美好的,如果孩子常常在和邻里不和的环境中生活,那么就很难教育孩子团结友爱,与人和睦相处。
  总之,对于小学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古人有云“君子以携才为善,小人以携才为恶。”教会学生做人和教学生学会学习同样重要,唯此,学生的身心才能得到健康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