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刍议新时期小学语文习作评价策略

【作者】 覃昌姚

【机构】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周覃小学

【摘要】语文习作教学要注重评价过程,恰当的评价可以有针对性点出学生在写作中的优缺点。评语的运用要个性而多彩,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评价主体要多元,彰显评价的全面客观;评价修改要减轻负担,体现学生在修改评价中的进步。
【关键词】写作评价;评语;策略
【正文】
  写作评价是知道学生写作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评价可以有效帮学生有针对性的提高。老师对学生作文进行审阅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对学生写作的尊重。学生非常重视老师的评语,所以,老师要字斟句酌,表扬其优点的同时,还要委婉指出其不足之处,用“爱心评语”鼓励学生乐于写作。老师还要发动学生一起评价,在互批互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一、 多彩评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出现学生冷眼相对评语的现象,主要责任在于老师。很多教师的评语太过千篇一律,不外乎就是:“内容较具体,语句较通顺、条理较清楚”,这种机械性、笼统性、格式化的语言,冷若冰霜,既调动不起学生的兴趣,也是对学生的极大不负责。学生无法从教师的评语中得到有用的信息,那些评语对他们来说自然就是“摆设品”,每回看都一样,每个人也都一样,时间久了,看与不看没啥两样。因此,作文评价的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有效修改作文,教师就应该针对不同习作有的放矢、因文而宜地写评语。
  1.爱心评语,激发乐趣
  教师的评语应该是“爱心评语”,具有激励性,让学生树立习作的自信心,从批语中感受教师对他们的爱,对他们的信任。如一生在《伤心的星期天》一文中写到,父母因一些琐事吵架,谁都不理他,还把气撒在他身上。文章大量描写了他当时及事后的伤心、气愤的心理。看了作文,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孩子,老师喜欢过去你那阳光般的笑容,纵然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还是希望你能依然保持。你要记住:任何时候,父母永远都是最爱你的人,也是你最亲的人。你要相信他们,和父母多说说心理话,一切都会改变的!”习作分下后,我留意了一下那个学生,他朝我羞涩一笑后,点了点头。此后,那位学生更加大胆地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想法,也越来越喜欢习作。去年在校快乐杯作文赛中,还获得优秀奖。(注:这位学生是班上的后进生,这张奖状是他临近毕业得到的第一张奖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当教师把情感倾注于笔尖,化作热情的批语,以殷殷真情去评价一篇篇习作,去呼唤一颗颗心灵,将学生习作中精彩、进步的一面予以热情地肯定,才能让学生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自己感到我也能写好作文,才能让他们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不再视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敢于亲身体验——乐写作文。  
  2.技法指导,个性评价
  教师的评语还应是“个性评语”,每篇作文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的水平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更需要教师要用敏锐的眼光洞察细微,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平日教学中,我特别注意根据具体情况写一些浅显易懂、指向性明确的评语,让学生容易接受,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如;①害怕的心理藏在你心中,我们都看不见,你能把当时自己害怕时的感觉写出来吗?比如手脚、脸部、心里都有哪些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嘴上还可能说些什么呢?②这句话写得不错,如果能用上排比句来表达,是不是更能突出这儿的景色美呢?用上这种方法,找找文章中哪些地方也能这么做?③你真会学习,课文中的一句话你把它巧妙地“搬家”了,学语文就要这样,学以致用,才能不断进步!
  实践证明,“个性评语”贴近学生,更细微地指出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更清楚知道本次作文哪儿进步了,哪儿需要改正,怎么改,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作文的关注,对他本人的关爱,从而点燃了他们修改作文的热情,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享受着并进步所带来的快乐,使人人乐于写作文。
  二、 多元评价,放手锻炼学生能力
  传统的作文批改形式,常是老师“独揽专政”,教师是唯一的“审判官”,累死累活却换来学生的随手一丢。怎样才能既减轻老师工作量又达到想要的效果呢?我想到叶圣陶先生说过“评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习作的本人。”尝试采用“自评+师评”的方式。①教师牵引,教给方法。出示范文,引导先从词句入手,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处;再看每部分的内容安排是否得体?与作文有关的内容,是否讲清楚了?最后再看本次作文中老师强调的方法是否运用了?每一项都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是如何在精彩处及不足处进行点评,引导他们用上方法学习点评。②从扶到放,循序渐进。让学生运用教给的方法自己批阅自己的作文。教师在一些评价到位的评语上画上“﹏﹏﹏”, 表示他们发现的问题与老师一样,修改时可以按照自己评语中所写的进行。教师这时的评语则侧重在对学生评语的精当扼要的评价,及指出作文中一些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③改革评价,重在激励。改变传统教学中只给作文打分的做法,我给学生每篇作文打的分数是由“作文分+评语分”组成。前者代表学生本次习作的得分,后者是针对学生自评作文给的分。后者的分数不封顶,但分层奖励。学困生初级阶段达到2分,即可得到荣誉分,优生达4分即可,若每一位学生能不断超越,所获得的荣誉分也依次增加。
  虽然一开始,学生评价得不一定全面、正确,但每一次我都会把优秀学生的评语进行展示,既是对这些同学的表扬肯定,也是给其他学生学习借鉴的机会。三年下来,我班学生的自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评价一篇文章的高度也大有长进,颇有专家学者的味道。以下是摘自本班学生的几篇自评评语:①本文很精彩。首先运用排比句式来点题,并围绕“寻找幸福”来展开描写;其次,文章采用了散文的形式,看似随意却无一丝凌乱,通过生活中两个感触颇深的事例,让读者更明确了解作者心中所需要的幸福。②“爱”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作者独辟蹊径,从一个细微、不起眼的事例中诠释了自己对“爱”的定义。这是一篇可塑性很强的文章,首先题材巧,其次语言佳,最后写法妙。虽然还有些不足之处,但瑕不掩瑜,仍值得表扬。 
  这种由传统的教师对学生习作的单向评价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的、交叉的、立体式的评价,在不知不觉中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起了学生评价及修改作文的热情,一次次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群体评价,也让他们学会了更多的习作方法,提高了习作的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教师在习作评改中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评语要尊重学生,要有个性化,有针对性。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让习作的评改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修改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写作中快乐着,收获着,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