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作者】 姬文花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第四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一、“学困生”的主要类型
把“学困生”的类型归到成因这部分来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下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学困生”的现状,依据他们的困难程度、形成原因及外在表现,具体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基础薄弱型。学习基础差是这类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据我们调查测试,发现学困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不同项目内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方面基础都差。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加深,以及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这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日积月累厌学情绪有增无减。从而成为稳定性“学困生”。②动力缺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处于弱势。他们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目过。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为例,观察表明。“学困生”课内大多数时间未进人学习角色。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无意于学习活动。数字划消法的调研结果表明,“学困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水平过低于普通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差两个标准差。③能力低下型。这类学生的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都不低,但学习能力有限,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掌握,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尽管百般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转变这种类型的困难学生,往往要花较大的力气。④行为情绪型。这类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行问题。由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上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第二,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旦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行为一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也可能是学业不良导致了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较为复杂。⑤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在能力和个性特征上并无偏差,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行为不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困难,一旦其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困难局面也将随之改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困难。以上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学生可能身兼多种类型。我们研究“学困生”的分类。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区别不同对象。以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意义的教育措施。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就文科班数学而言,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脱节而形成的学困生
每年高中在录取新生时,都要对学生进行军训,军训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常规培训,纪律教育。对初高中的知识衔接教育则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不久便会出现调队现象,究其原因,未能进行初高中的衔接教育。初中数学相对比较简单、直观,学生易学,而高中数学第一册中的集合、函数都比较抽象,如集合、函数定义等未必有多少学生能说得清楚,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现行教材中也未体现出初高中的衔接内容。为了做好高初中的过渡工作,高一的教师有必要开展一些准备性的教学活动,如初三数学的复习、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课程的指导方法、如何更好地讲授高中数学入门知识等讲座。这些活动可以极大减少学困生的产生。
(二)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而造成的学困生
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习惯较差,认为数学就是听听课、做做试卷。而缺少对数学内容的深层次的研究和练后的反思工作。就我所教的文科班学生,大多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投入精力不多,从而造成基础较差,缺少对练习的整理与反思。大多学生只会满足于会解题目,适当变换模型,便不知所云。如排列、组合、概率的学习中,学生的练习中便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下列一个问题:一个口袋内有带有标号的7个白球与3个白球,分别求下列事件的概率:①事件,从中摸出一个放回后再摸出一个,两次摸出的球是一白一黑。②事件,从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放回后再摸出一个是白球。③事件,从袋中摸出两个球,一个是黑球,一个是白球。④事件,从袋中摸出两个球,先摸出的是黑球,后摸出的是白球。⑤事件,从袋中摸出两球,后一个是白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并不能清楚地知道有序问题和无序问题。
(三)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了第二梯队的培养,造成了大量的学困生
由于形势的需要,上级领导考核的压力,大多数高中对本科录取率尤其重视。而普通班中能达到本二分数线的人数又相对较少,所以班级中前十名左右的学生变成了教师眼中的宠儿,有时为了尽快结束新课,抓紧时间复习,便一味求进度、求难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忽视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大量学困生的产生。
(四)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教育管理,学习情绪不高、成了学困生
这部分学困生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很多是学生个人行为造成的。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教学时间不长,对学生了解不多,不太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忽视了课堂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一味靠压制,强迫学生学习,造成情绪不佳。但也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对自身要求不严,目标不高或缺少目标,对教师的严格管理产后抵触情绪,从而无心学习,变成了一名学困生。
(五)社会、家庭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
社会、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好坏,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现在很多父母工作较忙,很难照顾到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均在外地打工,长年难与孩子进行沟通,有机会大多也是谈得不欢而散。而爷爷、奶奶成为监护人,由于隔原因,沟通困难、监督乏力,从而造成部分学生不思学习,有上网、谈恋爱等不良习气。另外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影响,对学校教育也有一定影响,电视上经常报道学生上网,不思学习,与社会小青年频繁接触,沦为学习上的学困生。
把“学困生”的类型归到成因这部分来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下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学困生”的现状,依据他们的困难程度、形成原因及外在表现,具体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基础薄弱型。学习基础差是这类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据我们调查测试,发现学困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不同项目内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方面基础都差。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加深,以及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这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日积月累厌学情绪有增无减。从而成为稳定性“学困生”。②动力缺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处于弱势。他们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目过。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为例,观察表明。“学困生”课内大多数时间未进人学习角色。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无意于学习活动。数字划消法的调研结果表明,“学困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水平过低于普通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差两个标准差。③能力低下型。这类学生的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都不低,但学习能力有限,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掌握,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尽管百般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转变这种类型的困难学生,往往要花较大的力气。④行为情绪型。这类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行问题。由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上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第二,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旦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行为一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也可能是学业不良导致了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较为复杂。⑤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在能力和个性特征上并无偏差,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行为不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困难,一旦其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困难局面也将随之改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困难。以上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学生可能身兼多种类型。我们研究“学困生”的分类。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区别不同对象。以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意义的教育措施。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就文科班数学而言,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脱节而形成的学困生
每年高中在录取新生时,都要对学生进行军训,军训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常规培训,纪律教育。对初高中的知识衔接教育则相对较少。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后不久便会出现调队现象,究其原因,未能进行初高中的衔接教育。初中数学相对比较简单、直观,学生易学,而高中数学第一册中的集合、函数都比较抽象,如集合、函数定义等未必有多少学生能说得清楚,造成了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现行教材中也未体现出初高中的衔接内容。为了做好高初中的过渡工作,高一的教师有必要开展一些准备性的教学活动,如初三数学的复习、如何学好高中数学课程的指导方法、如何更好地讲授高中数学入门知识等讲座。这些活动可以极大减少学困生的产生。
(二)学习习惯较差,学习方法不当而造成的学困生
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习惯较差,认为数学就是听听课、做做试卷。而缺少对数学内容的深层次的研究和练后的反思工作。就我所教的文科班学生,大多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浓,投入精力不多,从而造成基础较差,缺少对练习的整理与反思。大多学生只会满足于会解题目,适当变换模型,便不知所云。如排列、组合、概率的学习中,学生的练习中便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有下列一个问题:一个口袋内有带有标号的7个白球与3个白球,分别求下列事件的概率:①事件,从中摸出一个放回后再摸出一个,两次摸出的球是一白一黑。②事件,从中摸出一个球是黑球,放回后再摸出一个是白球。③事件,从袋中摸出两个球,一个是黑球,一个是白球。④事件,从袋中摸出两个球,先摸出的是黑球,后摸出的是白球。⑤事件,从袋中摸出两球,后一个是白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并不能清楚地知道有序问题和无序问题。
(三)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忽视了第二梯队的培养,造成了大量的学困生
由于形势的需要,上级领导考核的压力,大多数高中对本科录取率尤其重视。而普通班中能达到本二分数线的人数又相对较少,所以班级中前十名左右的学生变成了教师眼中的宠儿,有时为了尽快结束新课,抓紧时间复习,便一味求进度、求难度,忽视了学生的基础、忽视了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学生的学习信心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造成了大量学困生的产生。
(四)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教育管理,学习情绪不高、成了学困生
这部分学困生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很多是学生个人行为造成的。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由于教学时间不长,对学生了解不多,不太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忽视了课堂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一味靠压制,强迫学生学习,造成情绪不佳。但也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对自身要求不严,目标不高或缺少目标,对教师的严格管理产后抵触情绪,从而无心学习,变成了一名学困生。
(五)社会、家庭环境对学困生的影响
社会、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好坏,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现在很多父母工作较忙,很难照顾到子女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均在外地打工,长年难与孩子进行沟通,有机会大多也是谈得不欢而散。而爷爷、奶奶成为监护人,由于隔原因,沟通困难、监督乏力,从而造成部分学生不思学习,有上网、谈恋爱等不良习气。另外社会上的不良习气影响,对学校教育也有一定影响,电视上经常报道学生上网,不思学习,与社会小青年频繁接触,沦为学习上的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