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教学手段的信息化研究

【作者】 郭 英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杨溪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1、课件的合理选择设计和使用
  眼下,电脑辅助中学数学教学已被普遍接受,但市场上现成的课件很少又不太适应实际的课堂教学,于是教师大多自制课件,但在设计制作课件时,存在着误区,有许多教师不适当地追求“多媒体”,只注重课件的“外在美”,忽视“内在美”,一些用简单的投影或Powerpoint就可以方便解决的问题,非得用Authorware来做。还有的老师不喜欢用几何画板,说是做出的课件没有Authorware来得漂亮。课件做得漂亮华丽,却少了科学性和实效性,况且课件的色彩过分鲜艳亮丽,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的观察思考,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数学课件,始终应以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放在第一位,“包装”终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2、要注意与其他教学媒体的有效结合
  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固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许多的课件,多是从上课“欢迎使用”到下课“同学们再见”,很少有人同时使用其他媒体,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代替了手势,电脑的流水线式的播放代替了教师的演讲,教师成了标准的放映员,甚至有些电脑操作水平还不太高的教师,一不小心操作时多按一次键,电脑便顿演“蒙太奇”手法,执教者尴尬不已。而学生整堂课面对着屏幕,把原先低效的“人灌”变成了高速的“机灌”。
  3、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了学生,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很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许多内容学生是一知半解。
  4、不仅仅只是为了公开课
  现在,为公开课而使用电脑,为评比而使用电脑,为使用电脑而使用电脑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一堂公开课,许多教师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这固然有目前相关软件匮乏以及制作的困难,但更主要的是教师缺少了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思想和意识。我们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般的课件不妨试试powerpoint,这一软件易学易用,效率较高,效果也不错。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功能强大的authorware,fiash并辅以专门的图形图像音频及动画软件制作,当然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我们可以发动教师,采用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方式,由多名教师共同完成。由学识水平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确定教学内容,提出教学方案;由计算机应用技术较为熟练的教师负责编制教学软件。另外更可借助于网络这一信息化手段,这样倘能将现有条件充分利用,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实施创新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教师要启迪学生创造性地“学”,标新立异,打破常规,克服思维定势的干扰,善于找出新规律,运用新方法。激发学生大胆探讨问题,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开拓性和创造性。数学教学要让学生逐步树立创新意识,独立思考,这应成为我们以后教与学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