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课的目标展示法

【作者】 黄宜兰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礼州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目标展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所谓“目标”,就是本课(节)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展示”,就是要用一定的方法使这种目的让学生都明白。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都比较注重使用“目标展示”这一环节,所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去进行目标展示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一、口述法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他们的识字量不多,如果直接将目标以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效果不一定明显。因此,就要使用“口述法”。
  教师口述时要注意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首先要将目标设计成简单而具有儿童语言的句子。其次要分条口述,不能一开始就把所有的目标一次性说完,而要在每一项教学任务前进行该目标的口述。这样,低年级儿童在教学过程中才不会忘记教学目标,在每项教学任务前都能明白现在该做什么。
  如《动物过冬》一课,可将目标设计成两条:1.?找找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可爱的小动物?2.?看看这些小动物都是怎样过冬的?显然,这两条目标都具有低年级儿童的语言特点。在进行第一项教学任务时口述第一个目标,学生自学进行完后总结:“这些小动物你们都找到了吗?”待学生都回答说“找到了!”后再进行下一个目标的教学。于是,整堂课下来,教师条理清楚、目标明确,教学过程也就轻松了许多;学生也因为明确了教学目标,学习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二、直观展示法
  中、高段年级的学生一般采用此法,它又分为下面几种情况:
  (一)教师事先设计好目标,课堂上一起展示,逐条完成。
  这也是大家使用得较多的一种展示法。条件好的学校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直接用电子白板进行展示;不具备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用小黑板或较大的卡片等进行展示;条件较差学校的教师就直接写在黑板的左上角,或者先用一张纸蒙起来。不过,由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推进,现在基本上绝大多数的学校都拥有了比较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师的目标展示也就显得轻松了许多。上课时,教师要充分让学生知道每条目标的内容,完成了一条就在这条目标后面作个记号,全部都有记号就说明教学任务已经完成了。
  (二)根据板书来展示,即目标直接在板书上体现出来。
  如《新型玻璃》一课,先从课前预习中就能知道本课的任务是“弄清有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的特点和作用各是什么?”这时,立即进行板书:
新型玻璃



      名称     特点     作用
  这样,学生看着板书就知道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这种展示法简单明了,且出示自然,针对性强,很值得大家深入研究使用。
  (三)学生自己找目标,再展示。
  对于高段的语文教学,可让学生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后思考练习自己找目标,即让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到底要完成哪些事。此项任务一般放在课前预习时就完成,课堂上先利用几分钟听取学生意见,制定出统一的学习目标,再将其用上面的任意一种形式展示出来。这样,可让学生更多的自主参与,不仅轻松完成了教学,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样,由学生自己制定出来的目标,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教学效果也就更好了。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展示”教学法比较灵活,只要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的课堂类型和不同的班级特点,选取合适的方法设计和展示出目标,教学中师生互动导学、自学就会得到更好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就会得到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