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优化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摭谈

【作者】 顾怀平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中职语文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有朗读教学,但朗读现状不容乐观。中职语文课堂初读环节经常被“外包”,“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环节只是让学生通过看教材,靠抽查几个简单的问题作为全面真实的了解。在教学中,教师朗读指导方法单调、理解生硬,课堂上的学生朗读成了教学的一种点缀,来去匆匆,咬文嚼字被抛弃,朗读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朗读缺乏个性。那么如何优化中职语文朗读教学?
  一、让学生读起来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张田若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1正视读的重要性,明确朗读目标
  一直以来,人们把“学习”都称为“读书”,可见读书的重要性。朗读即清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是把书面文字变成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沟通着听说读写,联络着知情意行,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体现了读可以促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体现了读可以促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体现了读可以促写。就语文学习而言,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有助于提高中职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同时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有助于情感的传递,能加强记忆;更重要的通过读进入人的理性世界,开启心智、促进思考、健全身心、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在强调语文朗读重要性的同时,还要明确朗读的目标。教学必须要目标明确、具体,重难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放矢。完成学生从读通到读熟,从读懂到读美的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生态过程。
  2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读的兴趣,使学生愿意读。让精力充沛的中职生充分理解、感受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作品的教学需求,采用图文对照想象、教师范读、多媒体课件、质疑问难等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与所学内容有关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在欣赏美妙音乐、优美风景的情感浸润中产生读的欲望。
  3留存读的时间、空间
  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读后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都完全一样,因此教师要精讲、有针对性的讲,讲在关键处、重点处、空白处和疑难处,讲在点子上,让学生多读,浅显文字以读代讲,还时间、空间给学生,鼓励和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时刻关注学生朗读的状态并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激发学生读起来的兴趣。
  二、让学生读进去
  “书穿越了时空,是人与人约会和交流的重要场所。”读书要读进去,要求学生不但要读进作品里面去,把作品读懂,而且还要把作品读进心里,记住作品,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同呼吸,齐喧腾。
  1教师要传授方法,让学生会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较给人传授以知识而言,更重要的是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读的方法,让朗读指导更到位。教师要从语音、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语势、节奏、情感等方面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引导学生借助朗读去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实现读者和作者在心灵与情感上的共鸣,进行零距离的沟通。
  2丰富朗读形式,让学生乐读
  采用什么形式组织教学活动,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除了常见的齐读、分组读、个别读之外,还可以通过有比较的读,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增删、变换、锤炼的妙处;通过模仿朗读,直观地感受语言的抑扬顿挫和真实情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朗读竞赛,让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特、创造性的诠释和解读,促进学生朗读习惯的养成和朗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文本角色,既是角色的设计者又是角色的实施者,通过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动态的脚本,挖掘角色的个性和心灵,提高学生驾驭文字语言的能力。
  3恰当评价,让学生多读
  布鲁姆认为,教育必须有评价,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必需要不断评价、反馈、矫正。因此,要想切实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要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语言要发自内心,注重评价的诊断性、激励性、发展性,突出过程性评价,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三、让学生读出来
  1提高中职生的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是我国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在今天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作为21世纪的中职生,学好普通话尤为重要。中职学校要加强在校园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从思想认识上引导中职生。同时,在校园里教师要带头说普通话,率先垂范,给学生创造说的环境,多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说普通话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让学生读出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读,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思考,帮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只有质疑、善疑、多疑、探疑,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读出问题中引发的新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提高学生朗读的心理素质
  要让学生用普通话大声的朗读出来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中职学生对普通话朗读大都存在着羞怯心理,不能做到落落大方。在朗读过程中难免会有发音不准或存在不认识的字的尴尬和窘境,出现结结巴巴、脸红脖子粗、不知所云等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学生朗读的自信心以及不怕失败的韧性。
  4让学生读下去
  做任何事情贵在坚持,坚持是一切聪明才智的根本。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学习不是用脑袋,而是用臀部,坚持坐下来一段时间就会和别人不一样。”读书是一件好事,但也是一件苦差事。读书要有恒心,要有坚持的毅力,一曝而十寒。培养学生在读书中,读出感情、情趣,品味细节、美点,悟出情感、情结,养成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给中职生的理想插上翅膀,帮助中职生快速成长。
  总而言之,无论中职语文教学如何改革,读都是中职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品味文字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传达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获得广泛的审美体验,真正全面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