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作者】 李成敏
【机构】 甘肃省民勤县西关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班级是教育系统的末梢神经,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教育目标和任务都要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因此,班主任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班级管理需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践行者,是文明行为的倡导者、引领者、传播者。这就要求班主任懂管理、能管理、善管理。
懂管理就是解决管什么的问题。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规行为、敦品行、塑灵魂。过去我们培育“四有”新人、争做“四好少年”,最近我们开展的“我的梦,中国梦”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领巾心向党等活动,都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能管理就是解决怎么管的问题。这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世上的难事莫过于知识的积累和灵魂的塑造,我们教师就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说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大事。知其难,知其大,总要有解决的办法,“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也就是说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把培养目标落细落小,细化成具体的易操作的养成教育条目,付诸于实施和落实,诸如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卫生整洁、守纪知法、安全防护等内容,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养成的基本素养之一,班主任要配合家长下大力气抓好这方面的工作,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试想,一个小学生如果养成了懂规矩、有礼貌、爱学习的习惯,将给中学阶段乃至大学阶段奠定了做人、求知的良好基础。可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在安全防护方面需搞好无缝对接,如教室门锁坏了,不管哪种因素,是人为破坏,还是自然破损,都要做到修理不隔日,不过夜,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快捷,不给安全留隐患,不给破坏行为留空档。在安全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多一点操心,就会少一些麻烦,多尽一份责任,就会少一些隐患。管理无小事,事事总关情。班主任要有明察秋毫之警觉性,要有落叶知秋之灵敏性。要开好周会,结合班级实际抓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要有具体内容,要定目标、抓落实、见实效,切忌把周会上成作业课。“磨刀不误砍柴工”,班级管理上去了,当学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愁教育质量上不去。
善管理就是不断总结班级管理经验,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生管生、生管事、事练人的管理思路,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小主人,让学生参与管理、学会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能让学生游离于管理之外,只是被动的接受管理,好像管理就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出现孤军奋战的局面,其结果是将疲惫,士懈怠。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不妨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等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组建好班干部的基础上,还要安排卫生督查员、课间行为督查员、安全督查员等等,班主任要做到有计划、有监督、有落实,不留空当,不遗盲区。班干部要分块履行好监督落实的职责,班主任要及时总结、及时点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班主任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当好一个班主任要立戒“糜不有初,鲜克有终”之顽疾,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以免在学生中造成班主任只安排不落实的不良影响。让学生人人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我要管、我能管、我会管”的局面,班级管理就一定会上去。同时在班级管理中要留意得失,总结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和风格。以上只适应中高年级,而低年级则应侧重事必躬亲,以示范带动为主。
作为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为人师表”,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学习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把学习变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丰富和提升修养内涵的有效形式。学习还有一大功效能使人増美,因为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古圣先贤的博大胸怀、崇高情操无不感染着你、影响着你,心灵美了,难道外表还能不美吗?当你自身提升了境界,不愁班级管理不上水平,这个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当班主任的快乐和幸福感。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就是一个个天真、活泼、快乐的生命个体,跳荡着积极、向上的激情,绽放着鲜艳、亮丽的活力,你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能不感到快乐和幸福吗?
一言蔽之,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责任大,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有“五心”:积极向上的童心,明察秋毫的细心,诲人不倦的耐心,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责任心。
懂管理就是解决管什么的问题。班级管理的目标就是规行为、敦品行、塑灵魂。过去我们培育“四有”新人、争做“四好少年”,最近我们开展的“我的梦,中国梦”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领巾心向党等活动,都是班级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能管理就是解决怎么管的问题。这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难题。世上的难事莫过于知识的积累和灵魂的塑造,我们教师就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说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大事。知其难,知其大,总要有解决的办法,“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也就是说难事作于易,大事作于细。把培养目标落细落小,细化成具体的易操作的养成教育条目,付诸于实施和落实,诸如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卫生整洁、守纪知法、安全防护等内容,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养成的基本素养之一,班主任要配合家长下大力气抓好这方面的工作,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试想,一个小学生如果养成了懂规矩、有礼貌、爱学习的习惯,将给中学阶段乃至大学阶段奠定了做人、求知的良好基础。可谓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而在安全防护方面需搞好无缝对接,如教室门锁坏了,不管哪种因素,是人为破坏,还是自然破损,都要做到修理不隔日,不过夜,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快捷,不给安全留隐患,不给破坏行为留空档。在安全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多一点操心,就会少一些麻烦,多尽一份责任,就会少一些隐患。管理无小事,事事总关情。班主任要有明察秋毫之警觉性,要有落叶知秋之灵敏性。要开好周会,结合班级实际抓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要有具体内容,要定目标、抓落实、见实效,切忌把周会上成作业课。“磨刀不误砍柴工”,班级管理上去了,当学生养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愁教育质量上不去。
善管理就是不断总结班级管理经验,不断优化班级管理方式,不断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在班级管理中要采用生管生、生管事、事练人的管理思路,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小主人,让学生参与管理、学会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能让学生游离于管理之外,只是被动的接受管理,好像管理就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出现孤军奋战的局面,其结果是将疲惫,士懈怠。如何改变这种局面,不妨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等特点和实际情况,在组建好班干部的基础上,还要安排卫生督查员、课间行为督查员、安全督查员等等,班主任要做到有计划、有监督、有落实,不留空当,不遗盲区。班干部要分块履行好监督落实的职责,班主任要及时总结、及时点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总结。班主任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班级管理,当好一个班主任要立戒“糜不有初,鲜克有终”之顽疾,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以免在学生中造成班主任只安排不落实的不良影响。让学生人人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我要管、我能管、我会管”的局面,班级管理就一定会上去。同时在班级管理中要留意得失,总结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和风格。以上只适应中高年级,而低年级则应侧重事必躬亲,以示范带动为主。
作为教师不仅要用丰富的知识影响学生,还要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为人师表”,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学习一辈子,而不是一阵子,把学习变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丰富和提升修养内涵的有效形式。学习还有一大功效能使人増美,因为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古圣先贤的博大胸怀、崇高情操无不感染着你、影响着你,心灵美了,难道外表还能不美吗?当你自身提升了境界,不愁班级管理不上水平,这个时候你才能体会到当班主任的快乐和幸福感。班主任的工作成绩就是一个个天真、活泼、快乐的生命个体,跳荡着积极、向上的激情,绽放着鲜艳、亮丽的活力,你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能不感到快乐和幸福吗?
一言蔽之,班主任工作头绪多,事情杂,责任大,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有“五心”:积极向上的童心,明察秋毫的细心,诲人不倦的耐心,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