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巧用多媒体 优化作文教学
【作者】 孟艳丽
【机构】 安徽省灵璧县杨疃镇红光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自主作文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设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自主写作,有效评改。
一、丰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以无目的性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以至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从而听到写作文就发愁。借用多媒体教学习作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多媒体教学习作,可以利用生动、真实的画面展示创设作文情景,让学生亲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做其事,有言有感,激发其创作激情。如我在上《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习作课时,我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学生说说听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可以展示动感的MTV等一些精选的影视资料,为学生创设话题情景,提供写作材料。
二、指导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还可利用特殊功能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便于教师更好地指导习作。具体方法如下:
1、将事物重点或细节部分突出,定点放大,学生看见司空见惯的事物另一方面的特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习作不仅能细致准确地表达,而且想象丰富。2、将生活转瞬即逝的现象或过程清晰地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这些平时习以为常或鲜为人知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激活了写作思维,打开了写作思路。3、将精彩片段反复播放,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去体会、品味,加强了思维的广度、深度,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出所观察的事物。4、把不同事物的特征同时呈现进行比较,同一事物不同时空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对比,指导学生领悟到不同事物的特性以及某种特定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学会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丰富了作文内容,消除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变通思维。如教学写有关春天的习作时,学生的语言虽有好词好句,但很多从他文中得来,千篇一律,无内心真实抒发,有的内容也不具体。我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放大定格了各种鲜花不同颜色、不同姿态……仔细观察后,学生笔下绽放出千姿娇媚的春之花。再现了柳树蓄力吐芽,小草破土而出,继而漫山遍野青绿的画面,让学生真切感受春之活力。由此,教师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修改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
三、改变评改方式,提高评改质量
改作文在作文教学很重要,一位专家说过:“改比写更重要。” 在实际的教学中,改作文障碍更多。如只是教师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体意识。学生改?学生能力差别较大,改作文不规范,也改不好。针对以上情况,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1、多媒体展示文章
学生作文水平差别较大,让学生修改优秀作文的意义不大,而应该是这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找一篇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突出的作文来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全班都改同一篇,问题突出,标准统一,易于同学间互相学习,教师也好进行点评。而运用多媒体,恰好将学生的作文展示出来,这样一目了然,而且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篇文章中,减少了走神情况的发生,同时又为下面的环节做好准备。
2、多媒体对比文章
在学生修改完之后,如果只由学生朗读修改的作文,很难在其他同学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将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调动多种感官来学习,这样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两篇文章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对比,比较出二者的不同,教师也可直接用红色的“笔”在文章上进行再次修改和点评,这都会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对比和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的作文引来了活水,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丰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以无目的性观察,无意注意占主导的思维方式关注世界,许多可供写作的材料,他们或不曾仔细观察而视而不见,或不曾真切感知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以至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从而听到写作文就发愁。借用多媒体教学习作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多媒体教学习作,可以利用生动、真实的画面展示创设作文情景,让学生亲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做其事,有言有感,激发其创作激情。如我在上《孩子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习作课时,我播放音乐《感恩的心》,让学生说说听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可以展示动感的MTV等一些精选的影视资料,为学生创设话题情景,提供写作材料。
二、指导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情、景、事、物搬进课堂,还可利用特殊功能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便于教师更好地指导习作。具体方法如下:
1、将事物重点或细节部分突出,定点放大,学生看见司空见惯的事物另一方面的特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习作不仅能细致准确地表达,而且想象丰富。2、将生活转瞬即逝的现象或过程清晰地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这些平时习以为常或鲜为人知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激活了写作思维,打开了写作思路。3、将精彩片段反复播放,为学生提供多次连续观察事物发展全过程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层次去体会、品味,加强了思维的广度、深度,能够较完整地描述出所观察的事物。4、把不同事物的特征同时呈现进行比较,同一事物不同时空表现出的特点进行对比,指导学生领悟到不同事物的特性以及某种特定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学会认识分析事物的方法,丰富了作文内容,消除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变通思维。如教学写有关春天的习作时,学生的语言虽有好词好句,但很多从他文中得来,千篇一律,无内心真实抒发,有的内容也不具体。我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放大定格了各种鲜花不同颜色、不同姿态……仔细观察后,学生笔下绽放出千姿娇媚的春之花。再现了柳树蓄力吐芽,小草破土而出,继而漫山遍野青绿的画面,让学生真切感受春之活力。由此,教师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修改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
三、改变评改方式,提高评改质量
改作文在作文教学很重要,一位专家说过:“改比写更重要。” 在实际的教学中,改作文障碍更多。如只是教师改?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体意识。学生改?学生能力差别较大,改作文不规范,也改不好。针对以上情况,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1、多媒体展示文章
学生作文水平差别较大,让学生修改优秀作文的意义不大,而应该是这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找一篇在这个问题上比较突出的作文来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全班都改同一篇,问题突出,标准统一,易于同学间互相学习,教师也好进行点评。而运用多媒体,恰好将学生的作文展示出来,这样一目了然,而且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篇文章中,减少了走神情况的发生,同时又为下面的环节做好准备。
2、多媒体对比文章
在学生修改完之后,如果只由学生朗读修改的作文,很难在其他同学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将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展示出来,让同学们调动多种感官来学习,这样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两篇文章同时出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可以通过直观的对比,比较出二者的不同,教师也可直接用红色的“笔”在文章上进行再次修改和点评,这都会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对比和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总之,多媒体作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为学生的作文引来了活水,给作文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媒体,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发挥语言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