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学英语的课堂导入

【作者】 金姗姗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句话我始终坚信不疑。一份完美的教学设计要求过程完整,并且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那么一节完美的课堂对于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始终保持工匠精神,对每个环节不断打磨,精益求精。下面本文就来详细谈谈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环节-导入的问题。
  一、课堂导入的定义
  首先,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精彩而有效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心理学上有一种叫“首因效应”的现象,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所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导入,有助于新课的理解和吸收,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二、课堂导入的要求
  那么精彩的课堂导入需要满足哪些要求呢?第一、导入要简洁有趣。课前设计导入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导入的方式要形象直观,内容新颖引人入胜,语言应简明扼要,力争在最少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一般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第二、导入要切题。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对象,设计不同的导入活动,才能对后面的课堂教学有帮助,产生预期的作用和效果。第三、导入要有启发性。导入部分不能太过平淡或直接给出答案,要注意制造出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寻找属于自己的思路和答案。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导入方法。
  三、课堂导入的方法
  1. 图片、实物导入法
  使用图画或实物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东西,达到直观的教学效果,《新标准英语》教材图文并茂,几乎每一篇课文中都有与材料密切联系的插图。通过对插图的描述、问答、讨论逐步切题,让学生首先明白这节课要谈论的话题,做到水到渠成。也可以用挂图、剪贴画、简笔画、幻灯、照片等。如在教学七上My family这一课时,我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通过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导入,他们十分感兴趣,于是全班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一起,快速地掌握了家庭成员的相关表达。
  2. 故事导入法
  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学生也不例外,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复习巩固旧知识,增加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又能自然打开一个相关的话题,作为新知识技能发展的基础。其特点是直接、明确,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来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开始前的几分钟给学生讲一个故事或与学生作随意交谈(Free Talk),以求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课,还能同时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3. 英文歌曲导入法
  借助歌曲和节奏作为英语导入的载体,就能使学生在唱、念、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体验和运用英语。大多数学生都很喜欢听或唱英文歌曲,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接触学习更多的新单词句型,而且还能巩固已经学过的东西,逐渐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4.多媒体导入法
  计算机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交互式的教育技术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动静相宜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思维活动,可以在教室里创造出任何想要的语言情景。
  5. 游戏、表演导入法
  学生的天性就是活泼爱玩,我们可以用玩游戏或自由式的谈话、演讲、表演等行为进行导入,尽可能顺应学生好动和喜欢表现天性。初中英语《新标准》教材更注重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更体现了语言的实践性,其中不少课文就有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一幕幕情景。例如我在上对话课时,经常让学生自编自导对话表演来导入新课。并且,根据教学的内容,可以灵活使用各种单词接龙,报数,全身反应,猜谜语等各种小游戏来达到让学生快速反应和巩固练习的目的。
  6. 背景知识导入法
  背景知识导入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新材料,还能提高文化素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学生不熟悉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在学英语过程中常会感到困难。因此,在呈现新课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新课相关的背景知识,比如西方世界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知识,或者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搜寻有关知识。
  7. 复习、预习提问导入法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思维的有效方法,问题也会产生悬念,使学生不断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内容,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联想、预测本课学习的主题,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综上所述,精彩的课堂导入一定具有简洁有趣、切题、启发性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积极地学习状态,这也许就是新课导入的艺术吧!当然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停地思索和总结。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地从学生的实际、课型需要和教学风格出发,朝着课堂教学的艺术性、生动性、逻辑性方向努力,不断优化教学的个个环节,努力实现有趣有效的双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