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底色——刍议我的班主任工作心得

【作者】 吴利华

【机构】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东疏镇花园小学

【摘要】班主任工作平凡而神圣,班主任是幼小心田的播种者,童蒙养正的奠基者,良好习惯的塑造者,目标理想的引导者。在新课程改革引向深入的今天,班主任如何用爱感悟孩子的心灵,在工作中能以人为本,更好多元化地服务学生,是摆在每个班主任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用心引导;有效管理;提升素养
【正文】 

  班主任工作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不就是管好那些孩子嘛!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领导者,如果不能真正认识学生,教育还有什么成功可言?班主任是人的事业,也是思想的事业。只有让我们的学生拥有了思想,才能让说说变为行动,让希望变为现实,思想,是班主任工作的生命根基。
  一、班主任要关注处事的民主
  记得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种精神丰富的人。”这就是说,作为教育者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自尊感,树立起做人的自信心,享受生活中的欢乐。一个班集体,只有良好的班风,才能是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这是班主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所谓“一白遮三丑”,在班级管理中,我们老师很容易带着有色眼睛去看人,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老师眼中似乎全是优点,相反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老师心里似乎没啥优点。当“优生”和“差生”产生矛盾时,老师爱的天平始终偏向那些“优生”,久而久之,“优生”会产生优越感,“差生”虽无辜却也无可奈何。也有些老师认为,如果我在班级里批评下,他会没有面子,以后他来帮忙管理班级的时候就没人会听他的话,影响了他在班级里的号召力,于是就轻易原谅了他。其实不然,一个学生如果能以身作则,知错勇于改正,勇于接受批评,那么他们在同学中的威信会越来越高。我相信,这些“优生”的领悟能力会更强,自我要求也更严格。相反,对待“差生”我们老师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爱心,放慢脚步,一点一滴的进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避免不了会犯各种错误,班主任应该给予及时的批评教育。许多孩子的坏习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班主任要讲究技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差劲的学生身上也有优点。你要注意从学生身上寻找这种优点,并及时地予以表扬,你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二、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
  对于现代教育者来说,要注重教会学生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那么其中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新世纪的大部分家长忙着上班,无瑕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家里就留下老人照顾孩子的起居,或者让孩子自己管自己,对孩子的学业、情绪和心理都不能及时了解到,更不能给予必要的帮助,造成这类学生情绪、心理问题突出,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的进步和健康成长。
  如我班的张强同学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有的同学们不喜欢他,为了挽回面子,于是就用零食去拉拢同学,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认为自己和同学们处得还不错。在这次中队委改选时,她参加了体育委员的竞选,结果,只有一票赞成(这一票是她自己投的)。当时,她将头低到抽屉下,失声痛哭,过后几天,情绪十分低落,大有破罐子破摔之势,老师开导她要把自己的学习搞好,改变同学们对自己的印象,但效果仍不理想。此时恰逢运动会即将召开,老师再次找她谈心,希望她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为班级争光。同学们也投去赞许的目光,伸出友爱的手,孩子脸上终于露出笑容,情绪逐渐稳定下来,而且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有了好转。
  三、班主任要关注班级的管理
  我认为管理好一个班级,班主任无须事事亲历亲为,关键是选好班干部,让每个同学都承担起集体的使命感。一个班级,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等方面也不一样。有的个性要强,有的与世无争,有的软弱,有点喜欢惹事生非。作为班主任,一定要了解清楚学生的个性特征,以便对症下药。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除了几个固定的班干部外,还专门添设了一个岗位——值日班长。即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当一天的班长,帮助老师管理同学们的纪律、卫生、安全等事务。在这种管理经历下,他们不仅仅可以体会到管理者的辛苦,也因此能督促自己以后做个好学生,约束好自己的言行。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自己找适合自己的事做,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尽量达到班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长处,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让全体同学一起来管理班级。一般我会特意安排班里几个比较特殊的学生来一起帮忙,争取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四、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幸福 
  搭建平台,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幸福。大到学生一年的表现,小到上课时一次小小的举手,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都可以成为学生感受成功幸福的根源。曾经,我看到一篇采访莫言的文章,文中莫言坦言自己是一个悄悄长大的“孩子”。因为他小时候长得难看,所以不太受老师欢迎,这让莫言有了更多的成长经历。在我们老师眼中,回答问题时高高举起手的是那几个学生,成绩优异,虽然他们为班级的管理做了很多,但每次有什么好事老师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们,自然老师关注到的更多的是他们是否开心?是否难过!在高考的指挥棒下,我们面对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更多的是责骂,是失望,以至于,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个一个事实,他们也在悄悄长大,带着我们老师的冷眼与责骂,带着他们自己的自卑慢慢长大。当前,学校、家庭、社会过重的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想起学生当一节课由于某个原因,改为自由活动时那种欢呼雀跃的表情,作为教师,我们不得不深思:我们的学生怎么啦?今天的他们幸福吗?
  幸福,是人类不懈的追求。作为一名小学生,他们应该拥有幸福的权利,然后我们现在评价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奖状,当老师竭尽全力的把与考试有关的点点滴滴知识塞给他们时,可曾想过,我们给了他们一个怎么的价值观?因此,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要善于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让学生享受被人任何、被人关爱的幸福感。
  总之,班主任工作平凡而繁琐,充满了智慧与技巧。如果说每个学生是一粒种子,那么,他们都有发芽、开花、结果的可能,只不过有些果实在春天收获,有些果实要等到秋天才能收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因为我的存在,使他人感到幸福,使集体得到温暖。”我便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