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师说》翻转课堂的尝试及反思

【作者】 邵先凡

【机构】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高级中学

【摘要】信息化教育资源及教学手段的运用已逐渐成为当下教学的主流。“微课-翻转课堂”模式,能较好的突出《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呈现的是信息化教育设备落后学校尝试“翻转课堂”的过程及体会。
【关键词】信息化;微课;翻转课堂
【正文】 
  本人从山东昌乐一中观摩翻转课堂一回来,就在琢磨,能不能按照他们的“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的模式来尝试自己的翻转课堂。直后来,我以《师说》为载体,在没有电子书包,没有平板电脑,没有智能教室和录播室的情况下,尝试了一次属于自己的翻转课堂。
  一、山东昌乐一中的“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的模式
  “二段”是指“自学质疑课”和“训练展示课”两个阶段;
  “四步”是指教师备课的四个步骤:课时规划、微课设计、两案编制、微课录制;
  “十环节”是指学生学习的十个环节,其中“自学质疑课”包括“目标导学、教材自学、微课助学、合作互学、在线测学”五个环节,“训练展示课”包括“疑难突破、训练展示、合作提升、评价点拨、反思总结”五个环节。
  翻转课堂将以前的自习课变成了现在的“自学质疑课”。在“自学质疑课”上,学生根据学案明确自学目标,根据提示的自学要求和方法,自学教材,完成学案并记录疑难,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观看相应的微课。
  看完微课还有疑难的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之后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在线或书面的方式,提交给教师。
  在线测试环节,学生提交后,就可以查看正确的答案和解析,教师也可以在后台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检测情况。
  在“训练展示课”上,师生首先针对“自学质疑课”中各组汇集的疑难和在线测试的反馈情况,展开集体讨论,然后是个人练习、小组合作、展示点评、反思总结等环节。
  课堂上学生的座位不是常规的单人单桌或双人双桌面向黑板,而是侧向黑板摆成三个大组,成“排排坐式”。每个大组又按座位面对面分成6人一小组,每一小组再按学习基础情况分成ABCDEF等六各层次。每个学生面前均摆放有连网的平板电脑。
  二、我的课前准备
  1.硬件准备
  没有网络平台的智能教室,我联系移动公司给所上班级的教室安装能供全班56个学生同时使用的wifi系统;没有ipad,我让学生充分利用他们手中的智能手机;没有录播室,利用慕课学院配发的设备录制微课。
  2. 软件准备
  首先创建班级微信群、QQ群,并利用这“两个群”和借助“雨课堂”发布相关信息和学习资料。其次做好《师说》备课“四步”:“课时规划”为两课时(在已会翻译课文的前提下),一课时为“自学”,一课时为“展示”;“微课设计”突出本文写作重点“常用的三种论证方法”;“两案编制”以夯实基础,突出重点、难点为原则,按照山东昌乐一中模板,编写《自学质疑学案》和《训练展示学案》;“微课录制”借助慕课学院设备,录制有课件和声音的简单微课视频。
  三、具体操作
  1.第一课时——“自学质疑课”
  (1)课堂准备
  必修三课本 、《学习与测评》、手机、学案、《古代汉语常用字典 》、课堂笔记本、典型习题积累本、双色笔等,提示:准备好手机,开机、震动,登上Q群,插上耳机,打开自学质疑微课,暂停。
  (2)完成“五个环节”。
  目标导学(从思想、写作和文言语法等方面设计)、教材自学(时间为25分钟,放声朗诵课文,借助课本注解、《古代常用字典》《文言文全解》进行翻译,标注词、句式等文言语法,完成学案基础落实;精读2、3段,找出使用对比、事实、引用等论证方法的地方)、微课助学(时间为10分钟,借助微课《常用的论证方法讲解》,做好微课笔记,明白常用的论证方法)、合作互学(时间为6分钟,由组长统一协调讨论学案上的问题。注意及时整理笔记,并将疑问写在边栏里,课代表收齐)、在线测学(时间为4分钟,完成在线检测题目,并根据答案解析,加以修改)等五个环节。
  2.第二课时——“训练展示课”
  也完成“五个环节”。疑难突破(一是多数学生做错的与“意动用法”有关的题,二是论证的方法)、训练展示【指定4组A层和1组B层的两位同学到黑板分别写出以下两道题的答案:1.课文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请具体分析。(6分)2.本文作者批评了“耻学于师”的风气,作者主要批评的对象是谁?请说出理由。(6分)】合作提升(分别抽另外两个组的各一位同学做点评,并对照答案评出分数)、评价点拨(抽查两位同学完成下面这道题的情况:请以“我不能没有你”为开头,至少运用所学到的一种论证方法,写一段文字,传达你对老师的敬意,不少于100字。再分别由两位同学通过幻灯投影进行讲评,老师做适当的点拨)、反思总结(主要由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及知识遗漏点)。
  四、反思
  1.创新点
  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相对落后的学校,能够把学生用来玩游戏、聊天等的手机转化为有利于学习的工具,树立“互联网+教育”的思想,大胆尝试“微课-翻转课堂”先进模式,给当地教育改革领域吹进一股春风,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知识来源渠道,增加了知识容量。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两先两后—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教学新思路,更符合新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2. 商榷点
  学生的手机质量毕竟不是很好,要么版本低,要么内存小,加之全班共用一个wifi设备,网速自然慢。这样会耽误学习时间,学习的效率也不高。每个周仅有四、五节语文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些舍不得把宝贵的课时花在阅览手机上。还有,采用原始方法收集资料、编写学案、设计微课、制作课件,费神又费时,尤其是大大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另外,老师对微课制作缺乏应有的技巧,除了吃力之外,效果也不是很好。
  参考文献:
  [1]张瑶;学习风格研究综述[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赖文继;简论“翻转课堂”的价值[J];广西教育;2012年37期
  [4]白聪敏;翻转课堂:一场来自美国的教育革命[J];广西教育;2013年08期
  [5]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