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做好新时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姜昌文

【机构】 贵州省义龙试验区新桥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正在严重的危机之中,尤其在城镇,因为城镇是我国开展计划生育最早也是力度最大的区域,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已长大成人,开始生儿育女,成为父母。这些成为父母的独生子女,由于他们自身从小就是在长辈的格外宠爱、娇惯中长大的,本身的独力生活能力、抗挫折能力、责任感以及社会化程度都不强,那么由他们来抚养与教育子女,恐怕在经验上、能力上要比他们的父辈弱,这将会成为新的社会问题。另外,在当前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数百万家庭骨肉分离,2200万之数的留守儿童丧失了父母的抚养和监护。另一个事实是在绝大多数健全的家庭,家庭教育的功能已被异化。在我们这个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时代,教育却被狭窄地等同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则被窄化为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又被扭曲为应试训练。其后果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学科教育的延长,家长异化为应试教育的陪练,抽空了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家教传统的文明古国,今天,家教却需要扫盲和启蒙。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家庭德育是德育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背景和底色。实际上,就人接受教育的全过程来看,家庭作为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立德树人”是家庭教育的永恒主题和终极目的,也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过程。立德树人的根只有牢牢扎在家庭,通过健康的家庭教育,才能使青少年如根深树木般茁壮成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遭到冲击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些淡薄,立德树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理,才能见效。
  因此,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做好新时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庭教育诚信故事,教育学生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在七年级湘教版《思想品德》下册教学第四单元第三节《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时,列举家庭教育诚信故事教育学生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很重要。如: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去卖布,为了使儿子不惹麻烦,所以她对儿子说:“儿子,你不跟我卖布,我回来后让你吃猪肉。”儿子一听有肉吃,就不闹着去了。妻子回来后,发现曾子正要杀猪,妻子很舍不得,便哭着求他不要杀猪。而曾子却坚定地说:“做人不可以言而无信,既然答应儿子要杀猪吃肉,就不应该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言而无信,所以我今天要为儿子做个榜样。”于是曾子把猪杀了。他的儿子长大后也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还有著名作家莫言卖白菜多收一毛钱的经历让母亲落泪,莫言小时候卖白菜向顾客多收一毛钱,母亲对其不诚信行为进行教育。不少市民认为,正是这种质朴的家教熏陶了莫言,让他心怀仁爱之心。近日,莫言的这个经历引发网友对家庭诚信教育的热议。不少市民认为,家长应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诚信为人。莫言在瑞典学院演讲时讲述了发生在他儿童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改变了他,让他学会诚信为人。小时候莫言家境清贫,其母亲为人正直质朴。有一次,莫言到菜市场上帮忙卖白菜,向顾客多收了一毛钱。莫言心想,一毛钱也不是什么大钱,多收了也就多收了。算完钱,他就去学校了。中午放学回到家,莫言被母亲叫到跟前。母亲语重心长地告诉莫言,她已知道莫言多收顾客钱的事情,母亲一边说,一边伤心地流泪。但母亲并没有骂莫言,只是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这件事让莫言感到非常后悔,并深深地影响了他。打那时候起,他就深切地学会为人诚信的道理。后来,莫言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他也把自己从母亲身上受到的影响融入到了他的文学作品《卖白菜》中。《卖白菜》通过回忆一段辛酸往事,刻画了一个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母亲形象。
  通过曾子杀猪和莫言卖白菜多收一毛钱的经历让母亲落泪这两个家庭教育诚信故事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很重要,其重要性在于只有做到诚信,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有所作为。就象曾子的儿子因为他讲诚信,所以儿子长大以后,就成为一个讲诚信的人。还有莫言因为母亲的诚信教育,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至于他成为了著名作家之后,不但没有忘记母亲的诚信教育,还把自己从母亲身上受到的影响融入到了他的文学作品《卖白菜》中。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庭教育严格教子故事,教育学生认识到父母的严格要求是为了我们成人和成才。
  在七年级湘教版《思想品德》上册教学第三单元第一节《亲子之间》时,列举家庭教育严格教子故事教育学生父母的严格要求是为了我们成人和成才。如:周桂夫人是明代大散文家归有光的母亲。归有光四岁时,她就开始教儿子识字,以致他七岁时就上了县学。归有光在一篇题为《先妣事略》的文章中,怀着无限的哀思之情记述了他母亲严格教育他的事迹。如他有时厌学,母亲就严厉批评和教育他,让他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天暑热,都不能旷课。每天晚上,母亲总是点亮油灯,领着有光的弟弟和妹妹坐在桌边,留出靠近灯光的地方让他读书。常常弟妹都睡着了,母亲仍在陪他读书,督促他把每日的功课做好,并鼓励他大量阅读其他书籍。天长日久,归有光打下扎实的学问基础,年轻时就成为很有名气的散文家。
  通过周夫人严格教子家庭教育严格教子故事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父母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我们成人和成才。就象归有光如果没有他母亲的严格要求,他有可能不能成为明代大散文家。所以要求学生认识到这个世上对自己最好的就是父母,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就是这个道理,说明父母不会给自己的孩子亏吃,另外,父母生养了你,你是他们身上掉下来的肉,他们辛辛苦苦把你养大,盼子成龙,盼女成风,你懂事了,但在父母眼里依然是孩子,尽管他们有时唠叨,但是你也要心平气和的听,不能顶撞,他们有很多的经历,不想让你也经历过多的挫折,所以就严格要求你,这是普天之下所有父母的共性。
  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渗透家庭教育做人故事,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七年级湘教版《思想品德》上册教学第四单元第第三节《与友同行》时,引导学生要做别人的益友,不做别人的损友,并列举家庭教育做人故事教育学生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很节俭的家庭妇女。4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跟着一直守寡的母亲长大的。欧阳修的父亲当过地方官,为人正直、好客。他在世的时候,家中门庭若市,经济也宽裕。他去世后,家境逐步贫寒,后来,竟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孤儿寡母在这样的境况下生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读书识字,教他做人的道理。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通过欧母家庭教育做人故事的教育,使学生认识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的重要性。就象欧阳修如果没有他母亲的做人教育,他有可能不一定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要求学生之间要相互关心,不能太自私,只顾自己,为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感受。学生之间也要相互帮助,将心比心,我帮助了别人,在我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像我伸出援助之手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做人,就要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为一位中学生,更应该从现在作起,从身边的每一件事做起,让自己变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做好新时期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工作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渗透相应的家庭教育故事,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