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 肖丽华

【机构】 广西北流市西埌镇平地山小学

【摘要】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活动教学理论为依据,强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在学生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多元思维的灵活性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性,把教学活动视为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从而把教学过程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与交互活动的过程。它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和人境互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目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关键词】数学;“多维主体互动”;模式;探索
【正文】 

  一、当前小学课堂教学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分析
  1.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充分认识教学现状,找出课堂中影响学生素质发展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有目的、有步骤地加以改革,这是前提。根据本人的体会,结合与老师们探讨,将存在的问题概括为5个字:(1)“统”(统一性教学);(2)“独”(教师独占课堂);(3)“死”(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4)“费”(费时费力,教学效率低);(5)“偏”(偏重分数,忽视能力)。
  2.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影响教学的原因很多,如教师、学生的基础与素质、教材、教育方法、手段、教育技术等。从教师这一因素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缺乏理念。
  ①教师不能经常对教学的每一课或一些知识点的教学,加以理性思考,只教不想,缺乏研究总结。
  ②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有的教师学到一种“新”教法,于是每课都照搬照套,新授课、练习课、概念课、计算课、都是一个样,这样教学,即便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方法,天天用、课课用,要不多久即沦为落后课。
  ③课堂教学变成程序式,缺乏教师个性。
  〈2〉教师对教材的被动处理。
  被教材所束缚。有些教师过分“尊重”教材,总是依样画葫芦,拿着课本照本宣科,一丝一毫都不能改变,唯恐担起不“尊重”的责任。不会合理调整、补充、整合教材内容。数学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都很注重知识发生的形成过程,教材在编写时,都能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对整个教学过程作了大体的设计。有些教师缺乏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能力,不能将教材上的静态化为教学过程的动态,更不能因人而异而合理使用教材。
  〈3〉对培养学生的目标不够清晰。主要表现为:①忽视“学情”;②忽视“经历与过程”;③忽视“教学的开放性”;④忽视“智能发展”。
  二、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1.深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课堂设计的一切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学生而展开,要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想,让学生充分地说,让学生充分地做。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灵活地处理教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达到教给方法、学会知识的效果。但是,目前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而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的问题。
  2.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是习惯于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思考。“质疑问难”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学生有疑问,才有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的回答趋向于自己设计的所谓的正确的答案。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智慧有时比我们教师要强得多。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质疑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提出问题是最可怕的。其实不是学生没有问题,是我们的老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
  3.培养学生学的方法
  课堂教学要求吃透学生,吃透教材,方法灵活。如果一味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成、追求教科书的完美,忽视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记忆力、理解力等因素,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谈不上互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被人为扼杀。教学应该是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尤其在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教材只不过是一个范文或者例子,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窍门,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达到终身学习。
  三、构建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学”,“教”的质量最终应该体现在“学”的质量上,因此我们必须构建一种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观。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优化学习过程为重点的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探索式
  教师必须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综合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旨,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使学生们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同时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为主导,一贯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并实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
  2.自主—协作式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分数”为目标,以“灌”为主,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极大地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自主协作式教学模式是对传递接受模式的一种改造,其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把学习和质疑主动权让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导”为主,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把重点、难点设计成几个思考题,要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完成,必须做到树立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的意识,创设学生自主或协作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3.启发—交互式
  启发交互式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的先进教学模式之一,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的重要途径。启发交互式教学模式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不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和学两个积极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样,因为教学的一切活动主要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并执行的。如果教师的教法单一或运用不当,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削弱,启发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性质就会改变。
  4.学导式教学模式
  学导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的能动性,充分利用主、客观条件,学在导前、学中求导、发现疑难,自学为主,充分借助已知发挥潜力领会“学材”解决疑难、尝试创新;学,有导辅佐,学导结合—争取恰当指导,使学习方法不断科学化,力求实效。创新是学习的目的,学习是创新的基础。教师立足于学生的角度也学在导前,学会恰当诱导、辅导、指导、领导、先学后讲—因材施导、因势利导;导,为学服务,及时反馈;导法来自学情,导得恰当、满足需要、及时抓好组织、定向、示范、调控、激励、验收,变教材为利于自学的学材,变“一刀切”的单一模式为鼓励个性发展和求异创新,创造方便学生成长与选择的各项助学条件;教师把学生能自学的内容尽量交给学生完成,不搞重复课本的泛泛讲授,多做适合学生需要的具体指导,有针对性地达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和智能开发的不断优化。
  5.体验创景式教学模式
  体验创景式教学模式是通过突出实践的重要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置于一定的场景中,引起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初步的体验。在体验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通过引导多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这必定使学生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但是,这不仅要求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成为学生体验活动的引导者、合作者。要创设情境,提供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探索实践,努力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学习伙伴的合作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方式掌握知识,让全班学生参与观察、分析,进而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认知矛盾,激起求知欲望,变“强迫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
  总之,课堂教学模式,力求找准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学习的最佳结合点。要防止模式化,不能盲目照搬、机械套用。因为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要不断修改完善已经构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深入进行教学模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建忠.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德育促进功能.中国高等教育,2009(2).
  [2]阮晓莺.体验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