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论高中英语任务型活动课教学
【作者】 肖 娟
【机构】 贵州省玉屏县玉屏民族中学
【摘要】在本文笔者从“教师思想开放性,突出学生主体性”;“活动任务的明确性,可接受性”;“活动形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竞争性”;“活动过程的参与性,合作互动性”;“活动课的渗透性,教育性”五个方面对题目进行阐述。【关键词】英语;任务型;教学
【正文】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认为,在教学巾必须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动作,仅坐听而没有活动的学习不是完整的学习,他反对“坐中学”,强调“做中学”。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充分显示学生活动的重要性。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定教,活动导学”的主体教学理念,设计好任务,开展好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在做事中主动,生动地进行学习,在参与,体验中实现真正的学会,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为一基本理念,这也为英语教学中开展任务型活动课提供了理论和实施依据。
任务型英语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组织,部署,安排下,有目的地设计任务,指导性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在做事中去感知,去体验,去学会,最终实现教学目的。通过模拟真实情景进行语言训练,活化教材,与学生的课外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一种新颖独立的课型。英语活动课和英语必修课是相互独立的两门课程,在作为常规教学范畴必须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同时,又有别于普通的课堂教学活动。它重视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所有学生合作学习,整合知识,感受成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SEFC第一册(上活动课一览)
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不断深人和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上好任务型英语活动课尤显重要。近年来.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任务型英语活动课的探索。现行SEFC教材采用功能,话题(情景),结构体系编写,设计了大量的“任务型”活动。另外,教材题材、体裁广泛,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开展任务型活动课的素材。在语言教学中增加活动量的同时,我也根据教材每单元探索性的设计一堂英语活动课,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任务活动,现以高一(上)各单元开展的活动课为例:(见上表)
通过开展英语任务型活动课,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体、参与、合作意识增强,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活动途径,在参与中运用,在真实情景中休验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英语活动课的尝试,笔者收获很大,感受多多,下面就如何上好英语活动课,谈几点浅显的想法:
一、教师思想开放性,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活动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所以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以一个课堂教学指挥者变成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改变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强调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让学生占领讲台,让学生轮流做主持人,自我发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等。在整个活动巾,教师的英语应变的指导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
二、活动任务的明确性,可接受性
任务型活动课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做中学”,但不是放任自流,它必须有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而且活动内容应深浅有度。教师在投放活动课主题时,告诉学生本节活动内容是哪个或那几个单元知识的综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的,并示范或指导参与方式。例如:在学习SEFC第一册unit 8 sports后,我组织的一次“English Salon”活动课,要求学生扮演记者和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记者对奥运冠军进行现场采访。我布置pairs或groups排练活动内容,并落实具体时问进行表演。这样,目的明确,切实可行,效果很好。
三、活动形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竞争性
活动形式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水平力求多样性,避免单一化;活动内容力求娱乐性,趣味性。在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多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喜闻乐见的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单元内容改编的对话,小品,话剧表演,朗诵,唱歌,讲故事,英语沙龙,知识抢答,智力竞赛,演讲比赛,听力、写作、书法竞赛;make a letter/Christma.s card等。另外,针对学生好胜心理,活动中可以引人竞争机制,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表演巾设立“最佳表演奖”、“最佳参与奖”、“优胜奖”、“组织奖”等奖项,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在激励氛厨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四、活动过程的参与性,合作互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课堂的主人,教师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人参与,合作互动。合作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理论和方略,它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活动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同桌一小组,三人小组,四人小组或者以桌子的竖行或横排分为一大组,并确定其组长。在小组表演游戏时,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学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以由组长安排,也可以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但必须要求人人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课中充分体现合作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民主意识,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五、活动课的渗透性,教育性
在任务型活动课中,我们不能忽视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通过活动课, 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中值得学习之处,如:时间观念,竞争意识,自信自立,文明礼貌等,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正确认 识世界,激发他们对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上英语小品会话 中,我尽量把Excuse me,sony,Please,Thank you等带人会话中,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懂礼貌,讲文明的习惯。我通过组织Environment Protection演讲比赛,教育学生对身边的环境的保护。唱英文歌曲,筒笔画教学都是活动课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艺术教育的渗透,使活动课真正“活”起来,能使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及个性。
总之,任务型英语活动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显示出在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的活力和重要作用。在活动课中,以活动为途径,通过实践、参与、互动等学习方式,去感知体验,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这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以活动途径导学,在体验,参与中学会,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实践。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认为,在教学巾必须重视学生的活动和动作,仅坐听而没有活动的学习不是完整的学习,他反对“坐中学”,强调“做中学”。皮亚杰的教育理论充分显示学生活动的重要性。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树立“以学定教,活动导学”的主体教学理念,设计好任务,开展好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在做事中主动,生动地进行学习,在参与,体验中实现真正的学会,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为一基本理念,这也为英语教学中开展任务型活动课提供了理论和实施依据。
任务型英语活动课,是指在教师的组织,部署,安排下,有目的地设计任务,指导性的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中,在做事中去感知,去体验,去学会,最终实现教学目的。通过模拟真实情景进行语言训练,活化教材,与学生的课外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一种新颖独立的课型。英语活动课和英语必修课是相互独立的两门课程,在作为常规教学范畴必须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同时,又有别于普通的课堂教学活动。它重视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所有学生合作学习,整合知识,感受成功,有利于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SEFC第一册(上活动课一览)
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不断深人和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上好任务型英语活动课尤显重要。近年来.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任务型英语活动课的探索。现行SEFC教材采用功能,话题(情景),结构体系编写,设计了大量的“任务型”活动。另外,教材题材、体裁广泛,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开展任务型活动课的素材。在语言教学中增加活动量的同时,我也根据教材每单元探索性的设计一堂英语活动课,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任务活动,现以高一(上)各单元开展的活动课为例:(见上表)
通过开展英语任务型活动课,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体、参与、合作意识增强,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活动途径,在参与中运用,在真实情景中休验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英语活动课的尝试,笔者收获很大,感受多多,下面就如何上好英语活动课,谈几点浅显的想法:
一、教师思想开放性,突出学生主体性
教师是活动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所以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以一个课堂教学指挥者变成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改变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强调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让学生占领讲台,让学生轮流做主持人,自我发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等。在整个活动巾,教师的英语应变的指导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保证。
二、活动任务的明确性,可接受性
任务型活动课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做中学”,但不是放任自流,它必须有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而且活动内容应深浅有度。教师在投放活动课主题时,告诉学生本节活动内容是哪个或那几个单元知识的综合.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的,并示范或指导参与方式。例如:在学习SEFC第一册unit 8 sports后,我组织的一次“English Salon”活动课,要求学生扮演记者和奥运会金牌获得者,记者对奥运冠军进行现场采访。我布置pairs或groups排练活动内容,并落实具体时问进行表演。这样,目的明确,切实可行,效果很好。
三、活动形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竞争性
活动形式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实际水平力求多样性,避免单一化;活动内容力求娱乐性,趣味性。在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多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喜闻乐见的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单元内容改编的对话,小品,话剧表演,朗诵,唱歌,讲故事,英语沙龙,知识抢答,智力竞赛,演讲比赛,听力、写作、书法竞赛;make a letter/Christma.s card等。另外,针对学生好胜心理,活动中可以引人竞争机制,采取一些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如在表演巾设立“最佳表演奖”、“最佳参与奖”、“优胜奖”、“组织奖”等奖项,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在激励氛厨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四、活动过程的参与性,合作互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课堂的主人,教师要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人参与,合作互动。合作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育理论和方略,它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在活动课中,我把学生分为同桌一小组,三人小组,四人小组或者以桌子的竖行或横排分为一大组,并确定其组长。在小组表演游戏时,选择什么样的形式,学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以由组长安排,也可以由小组成员自己决定,但必须要求人人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课中充分体现合作互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融洽师生关系,增强民主意识,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五、活动课的渗透性,教育性
在任务型活动课中,我们不能忽视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通过活动课, 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中值得学习之处,如:时间观念,竞争意识,自信自立,文明礼貌等,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正确认 识世界,激发他们对人类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在上英语小品会话 中,我尽量把Excuse me,sony,Please,Thank you等带人会话中,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懂礼貌,讲文明的习惯。我通过组织Environment Protection演讲比赛,教育学生对身边的环境的保护。唱英文歌曲,筒笔画教学都是活动课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艺术教育的渗透,使活动课真正“活”起来,能使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及个性。
总之,任务型英语活动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显示出在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的活力和重要作用。在活动课中,以活动为途径,通过实践、参与、互动等学习方式,去感知体验,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这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模式。以活动途径导学,在体验,参与中学会,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