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化学教学部分实验的改进方法初探

【作者】 金 鑫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摘要】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使高中生通过实验过程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它是培养高中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传授高中生化学知识、训练高中生科学思维的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遇见实验现象不明显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高中化学教学中部分实验的改进方法进行分析探索,旨在提高实验效果,完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中生;化学实验;铝粉
【正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验方法有很多,需要的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也非常多,并且在教学中的相当大比例的仪器都是非标仪器、玻璃仪器和一些简单的药品,而它们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效果;当然有的化学实验在环节上也有可能出现问题,也影响着化学实验效果。针对实验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积极探索,对化学教学中部分实验进行了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改进铝热反应实验
  我们都知道铝热反应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化学药品的消耗量也稍微多一些,在传统的实验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现象干扰高中生观察。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认真思考、探索出改进铝热反应实验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材料的时候我们没有选择镁条和纸漏斗,二是选择质量比为5:2的2克混合物(氧化铁和铝粉),无水乙醇、烧杯、氯酸钾、镊子、铁架台、药匙、磁铁、玻璃片、小刀、火柴、蒸发皿(里面盛有细沙)、粉笔。
  其次,实验步骤是这样设计的:(一)在粉笔上(干的)用小刀制造出边长为0.5cm,深0.3cm的正方形小坑,将制作好的粉笔放进无水乙醇的烧杯中浸泡。(二)准备好玻璃片,用镊子将浸泡好的粉笔取出来放在玻璃片上,用药匙将氧化铁和铝粉平铺在粉笔上的正方形小坑中,在铝热剂上面再铺上一些氯酸钾。(三)把蒸发皿放在铁夹下面,调整好铁夹位置,把盛有铝热剂的粉笔固定在铁夹上,注意倾斜固定,找好角度。(四)点燃粉笔,等待十几秒钟之后,就会观察到氧化铁和铝粉反应非常剧烈,发出耀眼的光芒,散发出的热量很多,熔融物会落入细沙之中,等待冷却之后,用磁铁将其吸引出来。
  最后,注意让高中生做实验时要分组进行,教师从旁引导。这一实验的改进,大大减少了实验的危险性,保护高中生的人生安全;减少了化学药品的用量,也没有镁条燃烧时产生的强光等一些无关现象的干扰,便于高中生对此实验进行观察和记忆,同时,高中生通过分组进行实验,也能培养高中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改进铝粉燃烧实验
  原有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比较苛刻,因为它不像镁条那样容易跟氧气反应,如果是在空气中进行此实验,温度必须达到一定程度,铝粉才会与氧气发生反应,所以实验成功率往往并不高,而且现象也并不是特别明显往往不够剧烈,而高中生好奇心较重,都特别想看一看铝粉燃烧,到底有多么耀眼。化学教师为了满足高中生的好奇心,通过不断的探索,找出两种方法对铝粉燃烧实验进行了改进。
  第一种方法:(一)准备好铁三脚架,在上面放上一块石棉网,用药匙取粉末状的氯酸钾,将其平铺在石棉网上,注意是中央的位置,氯酸钾粉末面积大小最好和五分硬币大小差不多,然后用药匙取来铝粉撒在氯酸钾粉末上面。(二)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直接对准药品所在部位进行加热。高中生将观察到铝粉剧烈的燃烧,同时有耀眼的白光发出。这种实验方法优点在于实验现象明显,实验步骤简单,操作简便,但是也要注意下面两种问题:一是所用的氯酸钾中千万不能掺入二氧化锰,如果掺入,铝粉在温度升高过程中会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这样会干扰高中生观察,误导高中生,不能真实的反应出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二是不能用高锰酸钾替代氯酸钾进行实验,因为在加热过程中,只要温度高于200摄氏度以上高锰酸钾就会分解释放出氧气,但是此时温度并没有达到铝粉的着火点。
  第二种方法:(一)将粉笔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烧杯中浸泡,待浸透之后,小心的用坩埚钳将粉笔夹取出来,并用浸透的粉笔蘸取铝粉。(二)准备好充满纯氧的集气瓶,在空气中点燃蘸取铝粉的粉笔,观察到有火星时,立即将粉笔伸入氧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可以看见铝粉在纯氧中剧烈的燃烧,同时有耀眼的白光发出。(三)待铝粉燃烧反应完毕之后,准备好玻璃片,将粉笔上的生成物抖落,观察抖落在玻璃片上的生成物,发现生成物呈白色粉末状。这种改进方法优点在于:实验成功率大大的提高了,而且铝粉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非常明显,剧烈燃烧的现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高中生的好奇心,激发了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生成物氧化铝没有其他物质(原有的实验会有黑色纸灰生成)的干扰,给高中生观察带来方便,更加强化高中生的记忆;高中生在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实验时,材料收集非常方便,实验操作非常简单,前后所用时间不操过1分钟。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使化学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化学实验更加安全,达到教学中需要的实验效果,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就要在教学中积极的探索,找出实验改良方法,比如某些实验中的玻璃仪器换成塑料仪器,改变某些实验的方法和手段,增强化学实验中的趣味性等等,通过这些方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名胜. 探究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方法[J]. 化学教育, 2010,(09) . 
  [2]王金龙,鞠东胜. 第十届全国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分析与反思[J]. 化学教育, 2010,(09) . 
  [3]丁明珍,于海燕,吴美芳. 乙醚易燃性及其蒸气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实验创新设计[J]. 化学教育, 20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