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探索新时期趣味体育课堂构建
【作者】 艾桂云
【机构】 湖南省邵阳县谷洲镇兰子完小
【摘要】趣味体育课堂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锻炼效果,增强体育意志的良好平台。有趣的体育活动,学生才会积极参与,才愿意投入热情,才愿意坚持下去,这样的体育锻炼才会有好的效果。适时适当地设计趣味课堂教学,促进“健康第一”的理念更好地落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关键词】新时期;趣味体育;构建探究
【正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道出了兴趣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天真活泼具有良好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本文我将结合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借鉴专一些理论研究,对新时期趣味体育课堂有效构建展开实践探究。
一、趣味导课
教师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如引趣式、诱导式、提问式、表演式、演讲式、抢答式等,并配以录像、图片、故事、歌曲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最喜欢的表演导课,不但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启迪思维。在给学生上篮球投篮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本校体育篮球专业老师表演快速往返上篮(时间不超过10秒,由学生来计时),单手扣篮等精彩动作,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在讲授新课时就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接受。又如,在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教学中,我创设“支援前线”情境,贯穿“行军”,“打敌机”,“搬运伤员”等游戏。首先播放冲杀声、枪炮声、飞机轰炸声等渲染气氛,使活动中的学生寓情于境,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小战士;其次进行“行军”游戏,反复做向前、后抛实心球的徒手练习,学好本领,体会前后抛的动作要领;再进行“打敌机”游戏,练习前后抛实心球,比准掷得远,能击中目标,体会抛掷角度;最后进行“搬运伤员”游戏,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就这样尽管学生累得气喘吁吁,却因在游戏情景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理状态。
二、以情动情
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可以成为认识过程的动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融入教师的情感,以情动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到“100米短跑练习”时,可以与我国体育健儿奥运夺冠联系起来,让学生回顾从屈辱的东亚病夫到腾飞的东方巨龙;从奥运史上“零”的空白到奥运赛场五星红旗的频频升起;从短跑的空白历史到刘翔110米栏夺冠的辉煌壮举,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短跑,顽强拼搏,奋发向上。更要乘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东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内容通过教师富有感情铿锵有力的演讲,让学生激情澎湃,兴奋不已。
三、有效激励
名言、成语、习语等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能给人以深刻启迪。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不仅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学生视野,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广播操复习课上,学生往往不再有新鲜感,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为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克服厌烦情绪,我根据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给每节操重新起一个四个字的名称,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第一节伸展运动,叫“荡起双浆”;第二节扩胸运动,称之为“弯弓射雕”;第三节踢腿运动,命名为“此起彼伏”;第四节体侧运动,取名为“风吹杨柳”,后美化成“风摆莲花”;第五节体转运动,取名为“回头望目”;第六节全身运动,取名为“鞠躬尽瘁”;第七节跳跃运动,取名为“龙腾虎跃”(或称鱼跃龙门);第八节整理运动,则取名为“拥抱未来”。在愉悦有趣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广播体操的复习任务。又如,有一次我对男生接力跑课教学目标:“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接力跑,目标是打破我校年段男子4乘100米记录。”同学们听了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一目标口号激励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最后在竞赛中大多数的组打破了记录,受到了超常的学习效果。
体育课不能只有趣味,还应当关注意志力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某项运动的认知,让学生知道该项运动的好处、作用、特点和进行这项运动的技巧,引导学生逐渐热爱这项运动。教师还要创造适当的条件,让学生获得和积累成功的体验。第一,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展示机会。每节体育课可以设计一个展示环节。如让跳绳好的同学展示跳绳的技巧或跳绳的绝招;让会武术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武术魅力。第二,开展比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班级之间开展趣味体育活动项目很多。比如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接力赛等。体育课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不同项目的比赛,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第三,适当激励、巩固学生原有的热情。教师和学生可以多给体育特长生精神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精神鼓励可以替代物质奖励。当然,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必要的。如,乒乓比赛获胜者,可以奖励球拍,篮球获胜队可以奖励篮球,等等。这样可以增强讲述者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第五,督促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音乐运用
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体育课中运用音乐进行教学,对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改变学生心目中体育课刻板、严肃、枯燥的不良形象,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五步拳”时,我配上《中国功夫》: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该乐曲节奏明快,催人上进,颇受学生们喜欢,本节五步拳练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用最新材料或国内外新闻事件,找出与教材和学生思维的共鸣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或者以图示形式,将知识系统化、形象化、直观化,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堂吸引力,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施良.趣味体育的开发与实施[J].体育时空,2015(11).
[2]范燕平.趣味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田径,2016(0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疑道出了兴趣在教学中的地位。学生天真活泼具有良好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本文我将结合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借鉴专一些理论研究,对新时期趣味体育课堂有效构建展开实践探究。
一、趣味导课
教师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如引趣式、诱导式、提问式、表演式、演讲式、抢答式等,并配以录像、图片、故事、歌曲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最喜欢的表演导课,不但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启迪思维。在给学生上篮球投篮课之前,我先让学生观看本校体育篮球专业老师表演快速往返上篮(时间不超过10秒,由学生来计时),单手扣篮等精彩动作,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在讲授新课时就水到渠成,学生很容易接受。又如,在双手向前后抛实心球教学中,我创设“支援前线”情境,贯穿“行军”,“打敌机”,“搬运伤员”等游戏。首先播放冲杀声、枪炮声、飞机轰炸声等渲染气氛,使活动中的学生寓情于境,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光荣的小战士;其次进行“行军”游戏,反复做向前、后抛实心球的徒手练习,学好本领,体会前后抛的动作要领;再进行“打敌机”游戏,练习前后抛实心球,比准掷得远,能击中目标,体会抛掷角度;最后进行“搬运伤员”游戏,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就这样尽管学生累得气喘吁吁,却因在游戏情景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理状态。
二、以情动情
情感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可以成为认识过程的动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融入教师的情感,以情动情,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到“100米短跑练习”时,可以与我国体育健儿奥运夺冠联系起来,让学生回顾从屈辱的东亚病夫到腾飞的东方巨龙;从奥运史上“零”的空白到奥运赛场五星红旗的频频升起;从短跑的空白历史到刘翔110米栏夺冠的辉煌壮举,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激励学生,认真学习短跑,顽强拼搏,奋发向上。更要乘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东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些内容通过教师富有感情铿锵有力的演讲,让学生激情澎湃,兴奋不已。
三、有效激励
名言、成语、习语等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能给人以深刻启迪。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不仅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拓学生视野,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广播操复习课上,学生往往不再有新鲜感,注意力也很难集中。为了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克服厌烦情绪,我根据第八套广播体操动作的特点,充分发挥想象力,给每节操重新起一个四个字的名称,激励学生积极学习。第一节伸展运动,叫“荡起双浆”;第二节扩胸运动,称之为“弯弓射雕”;第三节踢腿运动,命名为“此起彼伏”;第四节体侧运动,取名为“风吹杨柳”,后美化成“风摆莲花”;第五节体转运动,取名为“回头望目”;第六节全身运动,取名为“鞠躬尽瘁”;第七节跳跃运动,取名为“龙腾虎跃”(或称鱼跃龙门);第八节整理运动,则取名为“拥抱未来”。在愉悦有趣的气氛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广播体操的复习任务。又如,有一次我对男生接力跑课教学目标:“同学们!我们今天复习接力跑,目标是打破我校年段男子4乘100米记录。”同学们听了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这一目标口号激励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最后在竞赛中大多数的组打破了记录,受到了超常的学习效果。
体育课不能只有趣味,还应当关注意志力的培养?。首先要提高学生对某项运动的认知,让学生知道该项运动的好处、作用、特点和进行这项运动的技巧,引导学生逐渐热爱这项运动。教师还要创造适当的条件,让学生获得和积累成功的体验。第一,搭建平台,让学生有展示机会。每节体育课可以设计一个展示环节。如让跳绳好的同学展示跳绳的技巧或跳绳的绝招;让会武术的同学展示自己的武术魅力。第二,开展比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班级之间开展趣味体育活动项目很多。比如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接力赛等。体育课可以在班级内开展不同项目的比赛,在比赛中增强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第三,适当激励、巩固学生原有的热情。教师和学生可以多给体育特长生精神鼓励。心理学研究表明,精神鼓励可以替代物质奖励。当然,适当的物质奖励也是必要的。如,乒乓比赛获胜者,可以奖励球拍,篮球获胜队可以奖励篮球,等等。这样可以增强讲述者的自豪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第五,督促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音乐运用
音乐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体育课中运用音乐进行教学,对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改变学生心目中体育课刻板、严肃、枯燥的不良形象,形成活泼生动的教学气氛,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讲授“五步拳”时,我配上《中国功夫》: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南拳和北腿,少林武当功,太极八卦连环掌,中华有神功……该乐曲节奏明快,催人上进,颇受学生们喜欢,本节五步拳练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用最新材料或国内外新闻事件,找出与教材和学生思维的共鸣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或者以图示形式,将知识系统化、形象化、直观化,减轻学生记忆的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堂吸引力,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施良.趣味体育的开发与实施[J].体育时空,2015(11).
[2]范燕平.趣味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J].田径,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