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历史课后作业如何更有效

【作者】 韩子亦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第五中学 

【摘要】因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历史课后作业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学生长期处于不愿完成作业,或简单抄袭作业,无法有效利用在校学习时间,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情绪滋长,最终放弃学习,笔者希望借此研究,能探索出历史“多层课堂,有效作业”的学习模式,以让学生能乐学爱学自主学。
【关键词】课后作业;有效课堂;有效学习时间
【正文】 
  2011年按中央要求,贵州省教育厅颁发2011年85号文件《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文件里明确规定:严控中小学生在校时间。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普通高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这是由于中小学生长期以来因课业负担过重,在校时间因补课、加课等大大加长,严重扭曲了义务教育的本意,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才做出了这样的规定。可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表面上减少了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但并没有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相反,学生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内,因为学习任务重,再加上有些老师的题海战术,又没有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虽然减少,但并没有减轻压力,完不成的学习任务还得带回家完成,厌学的学生大量增加,严重地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乐学好学。
  都匀五中是城乡结合部的一所中学,校内学生以住校生、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等为主,同时是国家关爱工程示范学校,其学生状况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其学习状况是目前社会普遍现象。总体来说:学生学习状况堪忧,表现为总体成绩较差,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也不愿意学习,在校的有效学习时间内,都无法完成按时按质按量地学习任务,更不可能充分利用课后有效时间完成课后作业,时间就这样荒废了,初中三年毕业时,难以成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
  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很多,教育公平是原因之一,每一年小升初时,大部分学习生活习惯良好的学生,虽应按就近入学的要求,到五中就读,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部分成绩较好学生一家长的偏见,都选择到城区二、三、四、六中学去就读,而留下的学生,大部分属于学困生,少部分学生少有愿意学习的欲望,而那些学困生因其成长环境及社会家庭的影响,认为学习不是最重要的,沾染了一些不好的社会习性,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成绩可想而知,有的学生甚至初中没有毕业,就想去打工,从没考虑过未来的路应如何走,只是简单地重复父母的人生。懒于学习,没有学习的良好习惯,而部分想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又因教学的难度,课后作业的不适当,也渐渐放弃了学习。
  都匀五中的学生,因其地处城乡结合部,受家庭教育、社会思潮、周边人生活的影响,相当学生对学习更多是“家长需要我学习”,“ 我想学就学,”“学习无用”“想打工挣钱”,等等看法中,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甚至还沾染了很多不良习气,或受网络影响,或受社会人员的影响,或因家庭溺爱,懒散无学习欲望,一味贪图享受,更梦想不劳而获,而不愿为自己的未来付出一点点努力。故而表现在在校学习的正常学习时间内,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作业无法有效完成,课后作业因少人实时监管,或因家务,或仅仅是贪玩,就没有完成或第二早上匆忙抄袭完成作业。凡是多余的空余的时间都浪费上手机游戏、网络、闲逛、电视、无谓的聚会当中。所以其学习完全是被动状态,严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更不要说学习的兴趣了,以至于学生成绩较难提高,而在校教师是全心扑在学生的学习上,因应试教育的对成绩的需求,教师日常职称评优对教育质量的需求,故而在教学中使用方法缺乏创新,要么是“短频快”的出成绩的措施,知识面狭窄,要么是满堂灌或是题海战术,学生学的呆滞。长此下来,学生疲惫,厌倦,老师呕心沥血,消耗了身体也僵化了自己,最后学生丧失了创造力,丧失了原有的灵性,成绩即便有一时的提高,也堵住了以后的发展之路,更多的是力出了,成效却差强人意;一方面社会上要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另一方面是教师怨学生素质太差,这样的人送到社会上,成材的有寥寥无几,素质普遍低劣,更的的早婚,早育,偷盗等建法乱纪的低龄化,不但没解决社会问题,相反还成为社会问题所在。
  如何更好地利用有效的课堂学习时间,将学生留在课堂中,乐学爱学, 如何更科学地布置和设计学生课后时间,让学生自愿地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经认真思考,总结为:“分层课堂,多样作业。”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1、教师必须精备课,巧设计,挖掘教材补充教材,让课堂活起来,充实起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但不是让多媒体代替教师的讲课,它只是一个活跃课堂的辅助手段,同时还需要教师语言幽默、精炼,充满激情。2、教学方式多姿多彩,但不是表演课,每一堂课必须与自己的历史教学重点相关,课堂教学中可以辅以辩论、讨论、比赛等多种教学方式,让课堂快乐起来,学生人人参与,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以繁化简、化易。3、我们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试行分层次教学,一部分能力较强同学可以在讲课之余拓展,预习,这些可以通过课堂作业或课后练习解决,或是帮助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学困生,完成刚刚学的新课程,在帮学的过程中,自己得到复习巩固和提升,等等各种方式,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在课堂中,教师必须是引导者,也是组织者,启发者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厌学到近学再到乐学最后的主动学的状态,最后必然会出现与学生的互动是自然而发的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常态。课堂内容当堂消化,同步练习尽量在课堂上完成,让课堂高效起来。(下转第73页)
(上接第74页)
  而对于历史课后作业也总结出了一个模式:课后作业同样也可以出现分层、多样、个性模式,课后作业不能多,作业在平均20分钟内能完成,强调作业与课堂内容的联系应紧密,但不是简单的复习作业,应略有拓展。学困生以同步或教材后的书中作业为主,由其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做一些拓展作业,而能力足的同学,可以不完成同步练习,但要求高质量完成拓展作业。拓展手段可以包含预习在类,也可以由电脑、由手机、由图书提供,作业的形式可以是练习本上的作业,也可以是一篇历史小论文,一份历史时空想法,一个小小的调查报告,一份历史读书心得,一份历史手抄报,,甚至只是要求思考,范围可以更广些,种类更多些,从而增强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兴趣。这样的作业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为指导,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的兴趣,以激发求知欲望,从而获得所需知识,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分层进行课堂教学,再进行多样性课后作业的布置,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激发学生的潜力,让其绽放乐学爱学之花,自发学习,自主学习,养成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以后无论是上高中还是上职高都会受用无穷。
  通过对学生在校有效学习时间的调查,目的旨在调查分析低效学习时间及无效学习时间出现的原因,并研究解决对策,使教师能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加强学法指导、倡导高效的学习方法,减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有重要作用。这样也会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乐学好学。
  特别是对刚进校的初一学生来说,从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即便不能升入高一级中学就读,也能在职校中有一展头角的机会。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在有限的范围内,需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下,尽一点微薄之力。
  今后的研究设想:问题找到,症结明了,主要就是如何改变,这需要家庭社会的合力,同时教师应积级参与课改,改变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留在课堂中,让学生自愿自主地学习,成为今后的研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