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音乐高考备考漫谈——钢琴篇

【作者】 丁 文

【机构】 甘肃省民勤五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钢琴是音乐术科高考中的应考科目之一,也是应考科目中备考难度较大的科目,越来越惹起;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在新的高考情势下,钢琴如何备考成为考生、教师、家长、学校所关心的重要话题,依据目前的状况,本人结合自己多年备考经历,总结如下几点。  
  一、把握考纲方向
  《普通高校招生音乐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纲》)是高初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公布的一系列考试性质、考试目的、考试项目、考试成果计算办法,以及考试内容、方式和评分规范的招生任务的指导性文件。它是我们展开音乐高考教学任务、备考任务的重要根据。要求每位高考辅导教师要多关注《考纲》的变化,及时了解各类信息,做到心中有数,随时调整备考的方向和战略。备考能否成功,这些信息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在备考预备阶段,每位教师一定要认真查阅并熟知最近两年的《考纲》内容,读懂吃透,科学的制定备考方向。
  二、掌握学生根底
  音乐考生掌握必要的钢琴演奏技艺是钢琴学习的首要任务。音乐考生在两年中要为他们的高考奠定坚实的根底。
  首先,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地选择教材。目前,钢琴教材种类繁多,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更合适学生,是每位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假如教材选择不当,将会耽搁和糜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且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人建议在钢琴教学中,应从《哈农》《拜厄》《车尔尼599》《钢琴根底教程》《小奏鸣曲集》等教材中选择,可以依照进度选择练习曲、乐曲、复调曲、小奏鸣曲等。
  其次,停止惯例训练,这是钢琴备考中的关键。要想在高考中获得成功,就要在有限的学生时间内停止标准、迷信的训练,掌握最根本的技术。赵晓生教授把钢琴根底训练抽象地归结为“站——走——跑——跳——飞”。高考训练就是要在短短的两年日子里训练学生的这5项根本功。有些从没摸过钢琴的高中生一坐到钢琴前,身体就情不自禁地紧张,下键时手指生硬,不会松弛,没弹多久就感到手指、手臂肌肉酸痛、疲劳。而处理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教给他们分量弹奏法。举措要领是,手臂自然抓紧,让力气不受障碍地经过肩、大臂、肘部、小臂、手指,直到指尖,最后自然地落在琴键上,并站稳。让学生重复领会,强调手指要能接受手臂传上去的分量。然后保证任何两个手指能直立,包括1、2指,1、3指,1、4指,1、5指,2、3指,2、4指,2、5指,3、4指,3、5指,4、5指,10个组合,同理再到3个、4个、5个手指直立。要求手指在每个组合的直立中,不弹的必需分开键盘,需弹的要坚硬地站立。这就完成了第一步——“站”的义务。
  在学生掌握断奏方法之后就可以学习连奏了。连奏是最根本、最常用的弹奏办法。连奏也称连音,是钢琴训练的根底,是运用率最高的弹奏办法。它是应用手指间力量的转移,使手臂分量从一个手指移到另一个手指,它要求手指具有很好的独立性。连奏时每弹一个音都要做到手臂抓紧,确定抓紧后再弹下一个音,假如前一个音尚未抓紧就持续往下弹,紧张就会逐步积聚,形成手臂越弹越僵,因而,初学连奏时应向学生强调慢速练习。
  完成五指训练后,就可以进入到音阶和琶音训练阶段。音阶和琶音是钢琴最根底的两种技术。无论考生当前选择哪一首曲目参与高考,都离不开少量的音阶和琶音。鉴于备考日子短、任务重这一特点,可把重点放在自然大调、和声小调音阶的训练上,可先从C大调及其关系小调开端,逐步过渡到一升一降、两升两降的大调及其关系小调等,之后还需求停止双手同向隔开一个八度的半音阶的训练等。
  除此之外,短短两年多还要触及节拍、音程、和弦、复调、装饰音、八度、踏板等的训练。在时间、进度、练习曲的选择上教师要科学规划并有重点的展开。让学生的“站——走——跑——跳——飞”这5项根本功训练好,为弹奏考试曲目奠定良好根底。
  三、筛选考试曲目
  选好考试曲目是备考的很重要一环。有些《考纲》没有规定曲目,选择范围就较大,尽量做到防止相同;有些《考纲》规定了曲目,只能依照要求选择。不过,不论怎样变化,选择曲目都应遵循以下两点:1.难易适中。教师给考生选择曲目要留意难易适中。假如曲目难度与考生实践才能不相符,如曲目过大,考生虽勉强弹得下去,但技术不达标,没到达应有的技术和艺术要求,再加上怯场等因素,必定会形成错音、漏音,甚至弹不下去的现象,从而暴露出考生的缺点和缺陷;若曲目过小,又不能很好地展现考生的才能,得不到高分,必定招致考试失利。所以,选择好的曲目就是要对学生“量体裁衣”。2.扬长避短。选择高考曲目还应思索考生的手指条件、钢琴根底、技术才能甚至性情特点等。以2012年西安音乐学院音乐考试钢琴规定曲目为例,手指条件较好、支撑力和迸发力好且有较快的弹奏速度的考生,宜选择门德尔松的《谐谑曲》、柴科夫斯基的《狂欢节》等;手指短小纤细的考生可选皮埃松卡的《塔兰泰拉舞曲》;左右手指有一定控制才能且有一定速度的可选《在阳光下》(汪立三曲);程度较高且有一定表现力的考生可选择格什温的《降B大调前奏曲》、科普兰的《猫和老鼠》等。因而,选择难度与考生实践才能相当或稍高的曲目是本人的经历之谈。
  四、注重风格和表现力
  音乐风格是指音乐作品在表现音乐内容时所呈现的总特征。对于考生来讲,把握考试曲目的风格特征尤为重要。依照西方音乐史的划分方式,钢琴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维也纳古典时期(1750—1820年)、浪漫主义时期(1820—1910年左右)、印象主义及20世纪音乐时期(1900—2000年)。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民族风格的,比方中国民族风格、波兰民族风格等,还有作曲家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风格。
  对于考生而言,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要求他们在指触、力度、速度、呼吸、分句、音色、装饰、构造、层次、线条等触及钢琴演奏的一切环节,都要相应做出不同处理。教师应协助和指导考生处理好这些难点。比方柴科夫斯基的《狂欢节》是一部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乐作品,它反映了俄罗斯音乐的音调和旋律。要指导学生在演奏时应留意声响淳厚、声部饱满,要突出右手的高声部,同时也要统筹上面的3个声部,分清声部层次,要表现出愉悦的心情和欢乐的氛围。
  教师应在考生从学琴的第一天起,就引导他们正确把握音乐风格,严格规定每一首乐曲所应具有的声响、分句、速度、力度、装饰及触键、踏板等技术要素,这样才会集腋成裘,为高考打下良好基础。
  五、锤炼心理素质
  在高考中常常会出现学生技术较好,音乐表现也不错,但分数出来后会低得不可想象。究其缘由就是怯场、紧张、恐惧等主观因素。可见,考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应考成功的重要保障。
  有道是“艺高人胆大”。在平常的练习中,要求学生要一丝不苟、严肃仔细地看待每个音符、技巧和每一段乐思,真正扎实地掌握弹琴技巧。为了防止或缓解考生在考场上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因素。首先,要分步骤练习,可用分手练、分段练、重点练和慢练、快慢交替练等办法,不时加深印象,使演奏技术到达考试水平。其次,争取更多的上台机会,举行小型演奏会,让学生相互观摩切磋,并请其他班级同学当观众。学生有了较多当众演奏的经历后,会变得更加自信。
  总之,钢琴备考是一项既零碎又复杂的工作。作为教师,既要标准地训练考生的技艺技巧,打好根底;又要及时掌握各类高考信息,选好高考曲目,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思素质;只要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配合好,构成合力,才能使备考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使考生在众多的音乐考生中锋芒毕露,获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