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用恒心和爱心,开启学困生成长之路
【作者】 马晨晨
【机构】 吉林省集安市大路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已有五年的时间了。在这五年的班主任工作和任教生涯中,我一直在和不同水平的学生打交道。有些学生天资聪颖,不管学什么都是一点就透;有些学生学习认真刻苦,所讲知识学得比较牢固;有些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成绩暂时落后。一般来讲,前两者并不需要教师花费太多的时间辅导,而后者则需要教师花费心思和精力去辅导,去转化。对于学困生的转化,我一直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信念。全面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质量,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尽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让我收获颇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了解学困生家庭背景、学习困难的原因
我们班上有这样一类学困生,他们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单亲家庭,他们常年在校住宿,父母都忙于生计在外打工,没有太多时间管孩子。这几个学生由于常年缺乏家庭教育,自制力较差,惰性较强,和父母感情也不深。而且这几个学困生他们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内心脆弱,遇到挫折容易掉眼泪。平时不爱说话,上课不爱发言,注意力也不集中,总是爱溜号,做事也是丢三落四。班上还有一类学困生,他们是家中的二胎,从小在长辈的溺爱下长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脾气大,高兴时学一点知识,不高兴时,说什么我也不学,他们要么没有什么理想,对未来很迷茫,要么理想脱离实际特别不现实,光空想从未努力去实现。再就是这类学困生容易自暴自弃,在学习上信心不足,受到点挫折就不愿继续努力。
二、制定措施,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了解到他们的学困原因后,我制定了几项转化措施,首先就是适时适度的教育。适时适度教育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适时地进行教育。在学困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这时候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学困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鼓励并给以具体帮助;在学困生悲观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学困生有进步时,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在全班面前对其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被老师表扬、被同学肯定的喜悦,增强其进取心,促使后进生愿意付出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一方法在我班的学困生中运用的特别成功,我们班有个学困生叫刘亚鑫,这个学生从小父母就离异了,他一直跟随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他特别渴望母爱,但是又获得不了母爱,因为这个他经常偷偷落泪,内心极度自卑,话也不多,表达能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不好。这学期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也不高,公布成绩第二天学校组织春游,其他同学都在兴高采烈的又吃又玩,他自己跑到一个角落里哭,刚开始我以为是他不入群儿,同学忽视他,所以难过,问过后,他一直摇头否认,我又问他是不是家里没有给带好吃的?他打开书包给我看又一直摇头否认,我看了看周围,以为是大学生欺负他了,所以才哭,问他是不是?他又摇头否认。最后我急了,问他到底为什么?他磕磕巴巴的说了两个字,考试……..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昨天公布了成绩,他没考好,所以一直在伤心难过,我内心突然间感到很欣慰,因为他在意学习不好这件事。所以我拍了怕他,告诉他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所有,成绩不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我还组织全班同学给他鼓励打气,让学习好的同学多监督他多帮助他。之后的月考,他的成绩有小幅度提升,但是提升的空间不大,他又开始不自信起来,我找他谈话,他也总是唉声叹气,我告诉他,他也只是基础差些,基础差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补回来的,但是只要坚持住,多努力,肯定能赶得上。我又在班级表扬他月考比期中考试有提升,对他进行鼓励,增强进取心和学习的信心,这次期末复习,他认真完成我布置的任务,而且上课也开始发言,也愿意和其他学生多交流。
三、采取措施,用爱心和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1.与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我们班有一个叫赵久强的学困生,因为从小受到家长过度溺爱,所以脾气很差,这个学生发起脾气来不管不顾的,拿棒子石头打其他同学,而且发起脾气来很难制止住,来找老师理论也是大吵大闹的。永远都是别人的不对,在与他相处的五年里,我甚至都想到过要放弃他。但是这个孩子身上也有闪光点,他自信心强,上课爱举手发言,在学习上有创新,想法大胆可实施。这学期开学,我把他调到了第一排,上课时对他严加管教,他回答完问题后我及时表扬他,他脾气不好,经常与别的同学有矛盾,我批评完他后继续关心他,他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成绩虽然上升不大,但是学习习惯变得好了起来。和其他的学生相比较,学困生更需要温暖、信任、爱和关怀。所以,我一直告诉我班的这些学困生:老师并没有遗弃他们,他们也是被老师关心爱护的学生。只要他努力了、用心了,成绩是一定能上去的。老师是相信他们的。平时多去鼓励学困生去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火把: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
2.用爱心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做为老师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动态,根据学困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与学困生进行交流。我班有的学困生特别好动好玩,我在课间就跟他们一起玩,融入他们中间去,在玩中给学生讲讲道理,规范课堂秩序引导其上课认真听讲;对于那些作业不按时交和书写潦草的学生,先减少其作业量,要求及时完成,书写工整,以示老师的关爱,按老师要求做到的,及时表扬鼓励,使其树立信心慢慢与其他同学齐步前进。
3.提高课堂艺术性,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究其原因主要归为以下几种。第一、学生觉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并被落了下来,待到想学时却学不明白了。第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学校学习时间,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完全照顾到这些学生。时间长了,问题自然是越来越多。成绩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第三、学生在学校学习新知识后,回到家没有及时复习巩固,时间长了,很多学会了的只是也就逐渐忘记了。针对于第一种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学习的能动性培养起来了,开始主动地学习了,效率自然得以提高。此外,学困生由于心理上怕说不好而不敢开口,我一般尽量将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这样学困生便逐渐地敢于开口,愿意开口。时间长了,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习惯成自然,消除了畏惧心理,就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了,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4.帮助学困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
学困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后,还得得帮助他们制定出学习计划。
有一类学困生他们原来的知识基础较差,而且由于某些外因,他们意志颓废,没有奋斗目标,对学习厌倦,我班的李文博属于这类学困生的典型,通过家访后,我了解到,这个学生的家庭组成较为复杂,亲生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感情破裂离异了,亲生父母离异后由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并且有了新的孩子,这个孩子很可怜,从小就一直跟随姥姥住在一起,由姥姥姥爷抚养,姥姥姥爷年岁大了,而且还没有什么固定的收入来源,这个孩子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没有人能辅导监督他的学习,久而久之,他在心理上放弃了学习。全面了解他的情况后,我给他制定了阶段性学习目标和长期性的学习目标,由于他原来的知识基础较差,课后我单独找他及时督促他复习巩固当日所学知识。让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如果有一点点成功,老师给予肯定,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5.增进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想进步更快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多利用家访、电访、网访等手段,经常与家长联系。多找些学生的进步方面和家长共勉,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信心。在校期间老师督促,在家庭的学习作业靠家长督促。只有学校与家长能够紧密配合,共同的努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四、采取激励机制,提供展示平台
能不能看到学困生的闪光点,这是班主任能否积极主动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做好学困生转化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要细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如我班一位女学困生上课时不喜欢积极发言,但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好听。我就抓住这一点,上课经常提问她,并经常当着全班学生表扬她回答问题即正确,声音也好听。希望全班学生向她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她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明显增多了,而且声音很洪亮。
五、抓学生转化工作,要持之以恒
学困生转化就像温水泡茶,慢慢泡,茶才会越来越浓。尽管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有进步,但有时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的情况。此时,作为教师能不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到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能有成效。学困生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所以,转化工作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反复点,促进其飞跃。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作为教师必须看清这一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会把学困生的转化过工作坚持下去,并努力做好它。
一、了解学困生家庭背景、学习困难的原因
我们班上有这样一类学困生,他们要么是留守儿童,要么是单亲家庭,他们常年在校住宿,父母都忙于生计在外打工,没有太多时间管孩子。这几个学生由于常年缺乏家庭教育,自制力较差,惰性较强,和父母感情也不深。而且这几个学困生他们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内心脆弱,遇到挫折容易掉眼泪。平时不爱说话,上课不爱发言,注意力也不集中,总是爱溜号,做事也是丢三落四。班上还有一类学困生,他们是家中的二胎,从小在长辈的溺爱下长大,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脾气大,高兴时学一点知识,不高兴时,说什么我也不学,他们要么没有什么理想,对未来很迷茫,要么理想脱离实际特别不现实,光空想从未努力去实现。再就是这类学困生容易自暴自弃,在学习上信心不足,受到点挫折就不愿继续努力。
二、制定措施,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
了解到他们的学困原因后,我制定了几项转化措施,首先就是适时适度的教育。适时适度教育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适时地进行教育。在学困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慰籍,这时候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学困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鼓励并给以具体帮助;在学困生悲观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学困生有进步时,哪怕只是小小的进步,也要在全班面前对其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被老师表扬、被同学肯定的喜悦,增强其进取心,促使后进生愿意付出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进步。这一方法在我班的学困生中运用的特别成功,我们班有个学困生叫刘亚鑫,这个学生从小父母就离异了,他一直跟随爸爸和奶奶一起生活,他特别渴望母爱,但是又获得不了母爱,因为这个他经常偷偷落泪,内心极度自卑,话也不多,表达能力弱,学习成绩自然不好。这学期期中考试他的成绩也不高,公布成绩第二天学校组织春游,其他同学都在兴高采烈的又吃又玩,他自己跑到一个角落里哭,刚开始我以为是他不入群儿,同学忽视他,所以难过,问过后,他一直摇头否认,我又问他是不是家里没有给带好吃的?他打开书包给我看又一直摇头否认,我看了看周围,以为是大学生欺负他了,所以才哭,问他是不是?他又摇头否认。最后我急了,问他到底为什么?他磕磕巴巴的说了两个字,考试……..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昨天公布了成绩,他没考好,所以一直在伤心难过,我内心突然间感到很欣慰,因为他在意学习不好这件事。所以我拍了怕他,告诉他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所有,成绩不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我还组织全班同学给他鼓励打气,让学习好的同学多监督他多帮助他。之后的月考,他的成绩有小幅度提升,但是提升的空间不大,他又开始不自信起来,我找他谈话,他也总是唉声叹气,我告诉他,他也只是基础差些,基础差也不是一天两天能补回来的,但是只要坚持住,多努力,肯定能赶得上。我又在班级表扬他月考比期中考试有提升,对他进行鼓励,增强进取心和学习的信心,这次期末复习,他认真完成我布置的任务,而且上课也开始发言,也愿意和其他学生多交流。
三、采取措施,用爱心和耐心做好思想工作
1.与学困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我们班有一个叫赵久强的学困生,因为从小受到家长过度溺爱,所以脾气很差,这个学生发起脾气来不管不顾的,拿棒子石头打其他同学,而且发起脾气来很难制止住,来找老师理论也是大吵大闹的。永远都是别人的不对,在与他相处的五年里,我甚至都想到过要放弃他。但是这个孩子身上也有闪光点,他自信心强,上课爱举手发言,在学习上有创新,想法大胆可实施。这学期开学,我把他调到了第一排,上课时对他严加管教,他回答完问题后我及时表扬他,他脾气不好,经常与别的同学有矛盾,我批评完他后继续关心他,他学习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成绩虽然上升不大,但是学习习惯变得好了起来。和其他的学生相比较,学困生更需要温暖、信任、爱和关怀。所以,我一直告诉我班的这些学困生:老师并没有遗弃他们,他们也是被老师关心爱护的学生。只要他努力了、用心了,成绩是一定能上去的。老师是相信他们的。平时多去鼓励学困生去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火把: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
2.用爱心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
做为老师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动态,根据学困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与学困生进行交流。我班有的学困生特别好动好玩,我在课间就跟他们一起玩,融入他们中间去,在玩中给学生讲讲道理,规范课堂秩序引导其上课认真听讲;对于那些作业不按时交和书写潦草的学生,先减少其作业量,要求及时完成,书写工整,以示老师的关爱,按老师要求做到的,及时表扬鼓励,使其树立信心慢慢与其他同学齐步前进。
3.提高课堂艺术性,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学困生之所以学困,究其原因主要归为以下几种。第一、学生觉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对于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并被落了下来,待到想学时却学不明白了。第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加之学校学习时间,教师精力有限,不能完全照顾到这些学生。时间长了,问题自然是越来越多。成绩下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第三、学生在学校学习新知识后,回到家没有及时复习巩固,时间长了,很多学会了的只是也就逐渐忘记了。针对于第一种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生动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中乐,学中仿,学中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学习的能动性培养起来了,开始主动地学习了,效率自然得以提高。此外,学困生由于心理上怕说不好而不敢开口,我一般尽量将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这样学困生便逐渐地敢于开口,愿意开口。时间长了,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习惯成自然,消除了畏惧心理,就能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了,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4.帮助学困生制定学习计划目标。
学困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后,还得得帮助他们制定出学习计划。
有一类学困生他们原来的知识基础较差,而且由于某些外因,他们意志颓废,没有奋斗目标,对学习厌倦,我班的李文博属于这类学困生的典型,通过家访后,我了解到,这个学生的家庭组成较为复杂,亲生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感情破裂离异了,亲生父母离异后由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并且有了新的孩子,这个孩子很可怜,从小就一直跟随姥姥住在一起,由姥姥姥爷抚养,姥姥姥爷年岁大了,而且还没有什么固定的收入来源,这个孩子属于典型的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没有人能辅导监督他的学习,久而久之,他在心理上放弃了学习。全面了解他的情况后,我给他制定了阶段性学习目标和长期性的学习目标,由于他原来的知识基础较差,课后我单独找他及时督促他复习巩固当日所学知识。让他们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如果有一点点成功,老师给予肯定,分享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5.增进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对于学困生来说,要想进步更快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然而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不能满足学困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多利用家访、电访、网访等手段,经常与家长联系。多找些学生的进步方面和家长共勉,增进家长与学生的信心。在校期间老师督促,在家庭的学习作业靠家长督促。只有学校与家长能够紧密配合,共同的努力,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取得很好效果。
四、采取激励机制,提供展示平台
能不能看到学困生的闪光点,这是班主任能否积极主动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做好学困生转化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要细心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以此为起点,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如我班一位女学困生上课时不喜欢积极发言,但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好听。我就抓住这一点,上课经常提问她,并经常当着全班学生表扬她回答问题即正确,声音也好听。希望全班学生向她学习。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她上课回答问题的次数明显增多了,而且声音很洪亮。
五、抓学生转化工作,要持之以恒
学困生转化就像温水泡茶,慢慢泡,茶才会越来越浓。尽管学困生在转化过程中有进步,但有时在转化中因外界因素干扰和心理情绪波动而出现反复的情况。此时,作为教师能不心灰意冷,要及时找到复病原因。这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转化工作才能有成效。学困生的心理活动是十分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所以,转化工作并非一次就可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抓住反复点,促进其飞跃。
总而言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作为教师必须看清这一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会把学困生的转化过工作坚持下去,并努力做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