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作者】 周艳红
【机构】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新关幼儿园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概括出一切事物,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基础。
一、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实验表明,儿童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世界,每个人艺术的天分,正是从孩提时代的想象力开始萌发的。表面上看,儿童的想象力显得可笑而幼稚,但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健康成长是非常珍贵的,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富于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幼稚的,幼儿想象有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幼儿时期是人创造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培养想象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想象和发明创造紧密相联,在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称:想象力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想象力是幼儿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时空上的延伸,是有意识的大脑思维活动,是幼儿所具有的内在潜力。在幼儿教育阶段,能否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对其在以后的成长中能否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有效的方法。
在幼儿教育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引起他们注意、让他们产生兴趣、激起他们思考的人物、事件、情景等主题,经常性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科学活动,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中,把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比如:老师在组织小朋友活动前,准备好磁铁、回形针、电池、小灯泡、导线、纸片、放大镜、橡皮泥、海绵、水、小木块、凹凸镜等材料。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各种材料,老师一边指导孩子做各种简单的科学活动,一边启发孩子发现问题。活动结束后,再问小朋友发现什么问题没有,结果孩子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为什么灯泡会发光?为什么海绵会吸水?为什么纸飞机会飞?等等。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玩一玩、想一想,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好奇心强了,对科学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较长时间地、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探索。因此,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大班画《一片森林》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幼儿会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叫着“笛笛……嘟嘟……”边唱着儿歌:“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你瞧,幼儿已经置身于自己的想象中去了,俨然就是一名列车员。幼儿园应当经常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在轻轻松松的游戏氛围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
教师要留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不要定格幼儿的思维,更不要扼杀幼儿的想象。让孩子们异想天开。传统的教育往往很死板,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太阳是圆的,没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孩子想象的天性。当今的素质教育,正是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五)通过故事的讲述、文学作品的欣赏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
儿童时期幼儿还不具备阅读能力,他们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有时对自己非常熟悉的故事,幼儿会把基本的内容说出来。儿童故事是具备浓厚幻想色彩的,非常贴近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想象具有夸张性和多变性。在幼儿听故事时其中的人物、情景、情节都能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幼稚的心灵,唤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篇故事不一定都要讲完,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填充,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幼儿会想出不同的结果,有的会把动画片或漫画书中的内容加进去。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的提高幼儿想象的积极性。
随着对幼儿教育研究的深入,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保护幼儿的探索精神,不断挖掘幼儿的思维潜力,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一、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实验表明,儿童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世界,每个人艺术的天分,正是从孩提时代的想象力开始萌发的。表面上看,儿童的想象力显得可笑而幼稚,但对他们思维能力的健康成长是非常珍贵的,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富于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幼稚的,幼儿想象有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幼儿时期是人创造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培养想象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想象和发明创造紧密相联,在人类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曾称:想象力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人类的创造性活动无一不是想象的结晶,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二、幼儿想象力培养的途径与策略
想象力是幼儿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时空上的延伸,是有意识的大脑思维活动,是幼儿所具有的内在潜力。在幼儿教育阶段,能否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对其在以后的成长中能否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科学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有效的方法。
在幼儿教育中,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氛围,抓住发生在幼儿身边的每个能引起他们注意、让他们产生兴趣、激起他们思考的人物、事件、情景等主题,经常性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科学活动,让他们陶醉在充满乐趣的想象活动中,把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比如:老师在组织小朋友活动前,准备好磁铁、回形针、电池、小灯泡、导线、纸片、放大镜、橡皮泥、海绵、水、小木块、凹凸镜等材料。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各种材料,老师一边指导孩子做各种简单的科学活动,一边启发孩子发现问题。活动结束后,再问小朋友发现什么问题没有,结果孩子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为什么灯泡会发光?为什么海绵会吸水?为什么纸飞机会飞?等等。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玩一玩、想一想,久而久之,孩子们的好奇心强了,对科学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较长时间地、专心致志地进行科学探索。因此,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活动,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例如:大班画《一片森林》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树木,然后请幼儿自由讲述他们看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树,怎样的树干、怎样的树叶、怎样的树枝——通过幼儿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造出一幅关于树林的作品。结果教师将会发现,孩子们画出了千奇百怪的树木,可能有人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的树木”那又怎样!不是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嘛: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可以请幼儿在自己画的这片树林里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幼儿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三)游戏可以推动幼儿的想象,使其处于活跃状态。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发展游戏情节,展开自己的想象。比如,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幼儿会骑在小凳子上,嘴里边叫着“笛笛……嘟嘟……”边唱着儿歌:“一列火车长又长,运粮运煤忙又忙,钻山洞,过大桥,呜——到站了——”,你瞧,幼儿已经置身于自己的想象中去了,俨然就是一名列车员。幼儿园应当经常开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把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充分调动起来,在轻轻松松的游戏氛围中,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
教师要留给幼儿自由的空间,包括思想上的,行为上的,不要定格幼儿的思维,更不要扼杀幼儿的想象。让孩子们异想天开。传统的教育往往很死板,直接告诉幼儿天是蓝的,太阳是圆的,没有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孩子想象的天性。当今的素质教育,正是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想象。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五)通过故事的讲述、文学作品的欣赏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
儿童时期幼儿还不具备阅读能力,他们很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有时对自己非常熟悉的故事,幼儿会把基本的内容说出来。儿童故事是具备浓厚幻想色彩的,非常贴近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想象具有夸张性和多变性。在幼儿听故事时其中的人物、情景、情节都能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幼稚的心灵,唤起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在讲故事的时候一篇故事不一定都要讲完,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填充,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幼儿会想出不同的结果,有的会把动画片或漫画书中的内容加进去。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又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的提高幼儿想象的积极性。
随着对幼儿教育研究的深入,幼儿想象力的培养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作为幼儿教师要不断学习、善于思考,善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保护幼儿的探索精神,不断挖掘幼儿的思维潜力,这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基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