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育研究
Educational
Research
主办: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16开
ISSN: 1002-5731
CN: 11-1281/G4
邮发代号:
2-277
投稿邮箱:jyyj79@126.com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育研究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能力培养之我行——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年历》教学案例
【作者】 梁海英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武当特区草店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数学课程标准》中认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综合实践活动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己进行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长应用意识的课程。它倡导学生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方式开展学习,强调指向学生的经验、生活实际和社会需要,实现各类课程资源的重组与整合,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怎样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下面,我借助《制作年历》一课,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认识与做法。
《制作年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56-57页教学内容的一个实践活动。通过制作年历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体验月分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星期,让学生学会看日历,会用日历,会制作日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一、收集日历,萌发应用意识
由于三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一定欠缺,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年历,同时体验年历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年历,它们有什么特点。
整理收集回顾
师: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年历,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年历的信息?(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位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汇报收集的信息。)
生1:每份年历都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每个月是31天,4、6、9、11月,每月是30天,2月在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这些与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一样。
师:不错!这些内容是年历中最基础的部分,还有哪些组了解到了和他们不一样的信息?
生2:我们组还发现大部分年历一张纸上展示一个月,或者是12个月在一张纸上。
师:你们组是从年历外在形式来观察日历,做得好!我们收集信息的时候,要讲究一定的顺序,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
生3:我们还发现每个月月历的最上面一行都是从周日开始到周六结束,都表示了有5个周日到周六的排列。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都是有5个周日到周六的排列?
生4:因为一个月最多有5个周六、周日。
生5:我们也发现了这个信息,而且我们还发现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和下个月的第一天虽然不在一个月,但从星期上他们是连在一起的,比如3月31日是星期六,那么4月1日就是星期日。
生6:是啊,我们只要知道了每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就能做出该月的日历。
师:其它组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它是年历制作最关键的一步!我们要表扬这一组的同学,不仅发现了这一信息,还把它表述的这么清楚。
......
生活中年历的收集和整理,不仅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而且探索出了制作年历应注意的问题,为制作年历做好知识上和经验上的准备。同时发现年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加深学生数学应用的理解和体会。
二、组织亲历实践,增强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重要特征。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不仅超越、拓展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和教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质疑、合作及服务中获得发展。较之其他课程,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探究和动手。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1、讨论、制作年历
了解了制作年历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做2015年的年历,让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确定制作步骤。我们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关键的一步是哪一步,日期的填写首先要知道1月1日是星期几。
学生讨论之后确定制作年历分为三步:一、布局设计,二、填写日期、核对日期,三、美化加工。提醒学生2015年的1月1日是星期四,注意2月份的特殊性,避免发生连环错误。学生开始制作日历。制作年历的过程除了巩固了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并与手工劳动、美术多学科融合,让学生感到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2、展示与交流
在制作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制作的年历,使学生发现不同小组制作的年历的优点,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借鉴,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同时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时,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制作年历最终是为了使用它,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年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到从自己制作的日历上找到“元旦”、“五一”、“六一”、“教师节”这些节日在星期几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或者为了让这本年历有着特殊的意义,小组成员在上面写上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在日历上用特殊的图案标识每个组员的生日等。
总之学生只有通过亲生去实践,去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作用,其数学应用意识才得以培养,同时这一活动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力、动手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为学生各方面数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三、反思实践过程,深化应用意识
活动反思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增强学生活动的信心,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反思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实践探究过程?能否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
怎样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下面,我借助《制作年历》一课,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认识与做法。
《制作年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56-57页教学内容的一个实践活动。通过制作年历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体验月分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星期,让学生学会看日历,会用日历,会制作日历,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推算能力。
一、收集日历,萌发应用意识
由于三年级学生生活经验有一定欠缺,我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年历,同时体验年历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了解日常生活中都有什么样的年历,它们有什么特点。
整理收集回顾
师: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年历,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年历的信息?(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位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汇报收集的信息。)
生1:每份年历都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每个月是31天,4、6、9、11月,每月是30天,2月在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这些与我们前面学习的知识一样。
师:不错!这些内容是年历中最基础的部分,还有哪些组了解到了和他们不一样的信息?
生2:我们组还发现大部分年历一张纸上展示一个月,或者是12个月在一张纸上。
师:你们组是从年历外在形式来观察日历,做得好!我们收集信息的时候,要讲究一定的顺序,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也可以从部分到整体。
生3:我们还发现每个月月历的最上面一行都是从周日开始到周六结束,都表示了有5个周日到周六的排列。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为什么都是有5个周日到周六的排列?
生4:因为一个月最多有5个周六、周日。
生5:我们也发现了这个信息,而且我们还发现每个月的最后一天和下个月的第一天虽然不在一个月,但从星期上他们是连在一起的,比如3月31日是星期六,那么4月1日就是星期日。
生6:是啊,我们只要知道了每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几,就能做出该月的日历。
师:其它组的同学有没有发现这一点,它是年历制作最关键的一步!我们要表扬这一组的同学,不仅发现了这一信息,还把它表述的这么清楚。
......
生活中年历的收集和整理,不仅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而且探索出了制作年历应注意的问题,为制作年历做好知识上和经验上的准备。同时发现年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加深学生数学应用的理解和体会。
二、组织亲历实践,增强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体现在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的重要特征。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不仅超越、拓展了原有的课堂教学和教材,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在探究、质疑、合作及服务中获得发展。较之其他课程,它更有利于学生的参与、探究和动手。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和动手,就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1、讨论、制作年历
了解了制作年历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做2015年的年历,让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确定制作步骤。我们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关键的一步是哪一步,日期的填写首先要知道1月1日是星期几。
学生讨论之后确定制作年历分为三步:一、布局设计,二、填写日期、核对日期,三、美化加工。提醒学生2015年的1月1日是星期四,注意2月份的特殊性,避免发生连环错误。学生开始制作日历。制作年历的过程除了巩固了所学的年月日的知识,并与手工劳动、美术多学科融合,让学生感到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观念,同时也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2、展示与交流
在制作完成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制作的年历,使学生发现不同小组制作的年历的优点,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和借鉴,培养学生向他人学习、与人沟通和交流的习惯。同时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时,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制作年历最终是为了使用它,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年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感到从自己制作的日历上找到“元旦”、“五一”、“六一”、“教师节”这些节日在星期几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或者为了让这本年历有着特殊的意义,小组成员在上面写上一句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在日历上用特殊的图案标识每个组员的生日等。
总之学生只有通过亲生去实践,去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作用,其数学应用意识才得以培养,同时这一活动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力、动手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为学生各方面数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可能。
三、反思实践过程,深化应用意识
活动反思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增强学生活动的信心,培养和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同时反思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实践探究过程?能否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引出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课堂中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有效策略和能力,以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